以下內(nèi)容來自公眾號魚Sir家長圈整理
這兩年,有關(guān)小四門的中考討論在家長圈熱度很高,尤其是2023年北京發(fā)布了中考新政策后,取消小四門的傳言就更多了。
直到今年,北京教育部才官宣落地了這件事:
2025年起,北京中考的計分科目減少至6門,包括語文、數(shù)學、外語、物理、道德與法治(變?yōu)殚_卷)以及體育與健康。原來的小四門不再計入中考總分,改為等級考試,以ABCD四個等級劃分。
這件事對于我們廣大家長來說,可以得到哪些提示呢?是不是真的如網(wǎng)上所說,給學生大大減負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下這個話題。
01
傳說中的初中小四門,到底是指哪些學科呢?
小四門這個詞,流傳最廣的應該是北京中考的四門課:生物、化學、歷史、地理。
這四門為什么要加個“小”字,就是因為它們單科分值是80分,低于語數(shù)英三門的100分。
不過我們看了下網(wǎng)上其他解讀,發(fā)現(xiàn)小四門版本還挺多:
看來每個地區(qū)的中考都有自己的小四門。
我們把部分教育發(fā)達地區(qū)的中考科目做了匯總:
綜合來說,小四門并沒有一個官方的定義,但家長們普遍把除了語數(shù)外體之外的中考科目,統(tǒng)稱為小四門。主要有: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道法。至于怎么組合,就看當?shù)刂锌嫉囊?guī)定了。
別看這幾門加了個小字,可過來人家長都告訴我們,一點不能放松。
它們單科雖然分數(shù)低,加起來分值占總分的比重卻不低,非常拉成績。
我們不止一次聽到身邊朋友說:“語數(shù)英因為小學一直抓很緊,上了初中沒太大問題,結(jié)果初中成績被拉開,卻是因為小四門。”
因此,進入初中后,很多家長把“小四門”也抓得異常緊,孩子們則不堪重負。
這次北京中考新政策把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改為等級考試,成績不計入中考分數(shù),考試科目總量直接從9門減少到5門。
對孩子們而言,新政似乎導向“減負”,但如果仔細分析,好像又有點把問題留給將來解決的味道。
02
如果真“放掉”小四門,可能會給高中學習挖坑
我們看到網(wǎng)上有很多評論,說北京這一次改革是未來中考的風向標,其他省市也會慢慢跟上腳步。
這個其實不太好下定論。
因為在中考科目的問題上,全國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
一直以來,中考都是以市級為單位進行自主命題,每個省份的各個城市之間的錄取模式、分數(shù)批改都有差異。
盡管2024年多數(shù)省市開始落地統(tǒng)一命題,但從目前進度看,要全面實現(xiàn)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因此,家長們千萬不要被網(wǎng)上的某些言論帶偏了,覺得自己孩子馬上也會迎來小四門的“免考”,因而對這些科目的學習掉以輕心。
我們建議,家長們還是更應該關(guān)注當?shù)刂锌颊撸凑债數(shù)厍闆r來規(guī)劃孩子的小初學習。
推薦關(guān)注:
??當?shù)厝嗣裾倬W(wǎng)
??當?shù)亟逃荚囋汗倬W(wǎng)
??當?shù)亟逃龔d官網(wǎng)
我們再大膽試想一下,即使未來小四門都不計分?那孩子是不是真的可以“放掉”了呢?
這里,我們把眼光看得更遠一點,把高考政策考慮進來,答案其實挺明顯:
小四門的地位,特別是物理、歷史、化學這三門反而更需被重視。
目前我們國家推行的新高考政策有兩種情況:3+3模式和3+1+2模式。
新高考的3+3就是:
第一個“3”指的是:語文、數(shù)學、外語,這三門科目考試參加統(tǒng)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tǒng)一命題,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目前采用3+3模式的省市有:浙江、上海、北京、山東、天津、海南。
新高考的3+1+2就是:
“3”指的是:語文、數(shù)學、外語,這三門科目考試參加統(tǒng)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tǒng)一命題,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下表,看看自己所在省份是哪種新高考模式。
不出什么意外的話,短期內(nèi)后面加入的省份新高考模式都會是“3+1+2”。
既然如此,對于大部分省市的考生來說,物理和歷史,二選一,決定了大學所報專業(yè)的文理科大方向。
而剩下的幾門科目中,化學又比其它科目的“含金量”更高一些,原因如下。
理論上高考(3+1+2)可選的三科組合有12種,即:
但從各大省市高校實際的招生要求來看,很多專業(yè)都限定了選課要求。
??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
??海南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
??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
從這些表里,可以看到,沒有科目要求的專業(yè)大約在45%左右,需要物理和化學兩個科目的專業(yè)高達45%。
也就是說,如果不選物理、化學,可能就會被將近一半的專業(yè)拒之門外。想必家庭不太能接受這樣的結(jié)果。
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初中,對物理化學沒有一定程度的學習,或者打好基礎(chǔ),也許不影響中考成績,但到了高中可能就要“吃苦”了。
同理,如果是堅定選擇文科的家庭,最起碼,初中的歷史就得好好學。
當前,理工科專業(yè),物化生、物化地的組合覆蓋范圍最廣,可報95%的專業(yè)。
所以,從學業(yè)的功利角度說,如果初中真的因為小四門不計入總分,就不好好對待這些科目,那到了高中,孩子們是不是相當于零基礎(chǔ)學習呢?
如此,高中的學業(yè)壓力該有多大?
所以,即使是已經(jīng)取消小四門的北京考生,這些科目也不是說放就能放的。
從現(xiàn)行中高考政策出發(fā),家長和孩子,其實比原來需要更早確定文理科傾向,提前為選科作準備。
小四門肯定不能都放掉,甚至有些科目還得重點攻克。
03
“拿掉”小四門,真的能減負么?
下面,來看網(wǎng)絡上的幾派觀點。
只看語數(shù)英物分數(shù),家長擔心資質(zhì)普通的學生出路
中考是省內(nèi)競爭,考生目標是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 中考新制令學生和家長喜憂參半,有人擔心加劇教育內(nèi)卷化。外界預測學生未來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語文、數(shù)學、外語、物理。加上分數(shù)設(shè)置不高,考生之間的差距會愈小,將令眾多中等生感覺在高中和職高之間徘徊。
不少家長認為,“小四門”是最公平學科,許多肯努力的學生靠這四門托一把,上了重點學校,普娃也有機會跟頂尖學霸一拼,未來都將被趕到語數(shù)外物的賽道上,除了英語,全是拼腦子拼天賦的學科,普娃還有出路?
取消小四門,是很大的缺失
有家長說:取消小四門是很大缺失?!斑@些科目很多都是比較實用,如化學、地理。取消肯定是不合理的,這些只剩下所謂的科目,其實不能體現(xiàn)一個學生的水平,實際的能力跟水平是體現(xiàn)不出來的。”
也有老師說:考試加入道法已有一段時間,取消化學、地理等令人匪夷所思。“不知為何取消,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就覺得中國教育挺失敗的。” 在考試引導教學、不考不看的心態(tài)下,學生將從國中、高中一路到大學都會忽視歷史、地理、生物、化學。
取消小四門,會讓刷題的孩子去職高
也有人說,新制是讓篩選目標盡快落地,讓有硬實力的孩子上好高中好大學,拼了老命刷題的孩子去職高。
外界預估,北京中考新制上路后,理工科迎來大發(fā)展,扣掉道法和體育,中考四個考科中兩個就是純理科,數(shù)學理科好的掌握了上好學校的綠色通道。預期進入高中難度上升,中考會成為大篩子,考察學生知識點背后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靈活應用度。 海淀最近開了很多家長會,對這項變革感到焦慮。北京以外有家長也擔心,北京一旦試點,全國立馬跟進。
本文觀點,大家怎么看?
歡迎留言區(qū)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