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跟孩子講死亡,讓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附書單)

2020-4-3 13:14 原創(chuàng) · 圖片9

死亡是個沉重的話題,很少有父母主動跟孩子談起,即使孩子問我們通常的回答也更傾向于回避。我們可能會告訴孩子“人死后會去天堂,變成天使”或者“那個人去了很遠的地方,不再回來了”。 

成年人了解面對死亡的痛苦,就想要保護孩子,但我們忘了他們也有為生命的流逝感到傷心的權(quán)利。

一般2,3歲的孩子對于死亡會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到5歲以后逐漸清晰的理解死亡。

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提到這個問題,更多的還會再問一句“你死了以后,還會愛我嗎”。這個時候他們關(guān)心的并不是死亡這件事,而是我們對他的愛與陪伴,是否一直都在。

所以,我們要先去接納孩子的情緒,再根據(jù)情況去讓孩子了解死亡這件事,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重點可以告訴他爸爸媽媽會的愛會一直陪伴你,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更坦然的來討論。

其實,死亡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理解死亡可以讓孩子更好的珍惜生命。

繪本,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讓孩子去感受生命。關(guān)于這個主題的繪本有很多,今天精選幾本與大家分享。

《小傷疤》

推薦年齡:5+

這本書封面大片的紅色包裹著小男孩,表達著無比強烈的情感。膝蓋上那一小片紅色,是他的“小傷疤”嗎,與傷痛坦誠相見。

“如果媽媽不在了,生活就跟從前大不一樣了。要怎么保留她的味道,要怎么收藏她的聲音?要怎么做,才不會忘記她?”

外婆說“只要你摸摸自己的心,媽媽就一直在那里”

這本書的文筆細膩,描繪出了孩子失去媽媽時內(nèi)心的痛苦,不安與恐懼,在最后小男孩終于接受了這件事,與自己和解。

這本書不只是寫給孩子,也讓大人們清晰的看到孩子面對失去親人這件事時內(nèi)心的變化。

《大象的算術(shù)》

推薦年齡:5+

這是一本特別的生命主題繪本,將復(fù)雜的從生到死簡化成了算數(shù)題。一生看起來很長,過起來也許很短,生命的概念很模糊,這本書就是將這種模糊具體化,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過程,理解最后都會面對死亡的必然。

《獾的禮物》

推薦年齡:6+

獾是一人讓人信賴的朋友,他總是樂于助人。他已經(jīng)很老了,幾乎無所不知,知道自己要死了,他去世的時候覺得自己自由了,不再需要身體了。朋友們得知了這件事都感到悲傷,但是想起獾留給大家的“禮物”又讓這個故事充滿了溫暖。

這本書更多的是讓我們?nèi)ジ惺苌囊饬x,生命終會逝去,但留下的回憶會繼續(xù)溫暖那些我們愛的人。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推薦年齡:6+

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面對死亡和接受悲傷的圖畫書。全書的色調(diào)都是散發(fā)著原木氣息,讓我們?nèi)ジ惺苌c死是再自然不過的生命輪回,而跟著小男孩布魯諾,一起經(jīng)歷爺爺?shù)碾x去,將在體會到傷痛與不安的情緒之后,收獲成熟和對生命的感悟。

《活了100萬次的貓》

推薦年齡:4+

這本書太經(jīng)典了,被譽為“讀100萬次也不會厭倦,超越了時代的名作。”

一只貓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愛過它,為它的死亡哭泣,可它一次沒哭過直到遇到一只美麗的白貓,它才第一次知道為什么而活。

愛與被愛,活著與死亡,怎樣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不悔的人生顯得尤其珍貴。

《祝你生日快樂》

推薦年齡:5+

這本書面對的不再是親人的離開而是朋友。當那個跟自己玩耍的好朋友,有了生日約定的好朋友不能再如約出現(xiàn),我們該如何面對和理解,如何去感受生命的另一份禮物呢?

希望孩子們在讀完之后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一片葉子落下來》

推薦年齡:5+

這本書通過一片葉子經(jīng)歷四季的故事,來展現(xiàn)生命的歷程,闡述生命的價值,用詩意的語言讓孩子去感受:我們?yōu)槭裁匆钪?,為什么會面對死亡,該如何擁有完整的人生?/p>

“春天來的時候,已經(jīng)落下來的葉子不會再回來,但生命一直都在……”

《爺爺變成了幽靈》

推薦年齡:5+

這是一個溫馨的鬼故事。并沒有用太多的語言去渲染情緒,但就是這樣祖孫間的淡淡的故事,讓我們感受死亡只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必慌張,不必恐懼。

《也許死亡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

推薦年齡:6+

如果共讀了許多繪本還是不知道如何與孩子討論死亡,這本書或許是個范本。

書中并沒有太多的情節(jié),而是通過爺孫間的對話來直接的討論死亡,不回避,不弱化,客觀的討論又帶著一些溫暖。書后還附有心理專家對于“如何和孩子討論死亡”的具體建議,對家長來說是很好的指導(dǎo)用書。

??????

以上選了幾本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與大家分享,另外還有一些繪本,篇幅原因不再詳細介紹,書目推薦給大家做參考:《我永遠愛你》《長大做個好爺爺》《再見,艾瑪奶奶》《栗子樹下的秘密》《安德烈的愿望》《當鴨子遇見死神》《外婆,再見》

還有一本清明節(jié)繪本《中國記憶·傳統(tǒng)節(jié)日 清明節(jié)》。

不管我們怎樣回避,死亡都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事情。與其過度保護不如坦誠相告的同時充分表達對孩子的愛,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撫慰孩子因未知而感到焦慮不安的心。

愿你和孩子可以從今天的繪本中獲得成長與溫暖,愿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段有意義的人生。

關(guān)注我,我們共同陪伴孩子成長。


回應(yīng)6 舉報
贊9
收藏85
5年前
????????????
5年前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和孩子說出生的事了
5年前
還有一本《后來呢,后來怎么了》作者吉竹伸介
5年前
多謝分享 宮西達也的死亡繪本也不錯
4年前
多謝分享,有空買起來
4年前
做主我生活 還有一本《后來呢,后來怎么了》作者吉竹伸介
多謝多謝,馬上去搜一下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馨馨的小星星
馨馨的小星星
2016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