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知道娃大運動發(fā)育遲緩,走路,雙腳跳也比較晚。至今只喜歡夜跑,各種車車都不玩。還有一件讓姥姥著急上火的事是不會主動說要上廁所,甚至急得姥姥半夜睡不著給我發(fā)微信批判我夜里和出門給她穿尿不濕。上幼兒園前發(fā)愁的只是體育和上廁所,上了幼兒園才發(fā)現(xiàn),秩序感也是個大問題,經(jīng)常被老師投訴她不排隊,總是自己到處溜達,甚至溜達到別的班,被別班老師送回來。做游戲時總是自己發(fā)呆不跟著學。老師評價她無欲無求,不愛理人,對交朋友沒興趣,比較自我。
另外我懷疑她自閉癥譜系已久,雖然與別人交流不少,在有需要時也會主動提要求,但是不需要別人為她做事時,尤其是她自己有啥想做的事情時,就會無視別人和她的交流?!翱贪逍袨椤币矔r常出現(xiàn),比如不停演繪本里一個很短的片段,連續(xù)重復幾十遍,過段時間想起來了又重復幾十遍。
今天去看醫(yī)生,首先做了一個測試,就是圖中這個測試。紀錄一下我還記得的題目。
1.醫(yī)生拿出一個有蓋子的木盒子,說,我們來玩積木吧,晃晃盒子發(fā)出聲音。把盒子放在她面前讓她找積木。(沒找到)
2.醫(yī)生用三塊積木兩下一上搭了小橋,讓她搭一樣的。(她把三塊積木直接摞起來)
3.五塊積木數(shù)一數(shù)(數(shù)對)
4.積木堆高(堆得很高)
5.醫(yī)生拿出一大一小兩個積木,要求大的給媽媽(正確),放回去調(diào)位置,要求小的給阿姨(正確)
6.醫(yī)生拿出一張圖,上面一個老太太和一個年輕姑娘,問她誰比較漂亮(毫無概念,沒有回答)
7.拿出一張圖,上面都是殘缺的物品,比如缺了轱轆的車,缺了一個耳朵的兔子,讓她看有什么不對(對她來說太難了完全不會)
8.三張圖,問哪個星星多(這題問了兩次,第一次一上來就指對,醫(yī)生裝作沒看見,又問一次,她猶豫了很久才又指,指對了)
9.模仿畫十字(她先畫了一條很短的橫線,她說太短了,醫(yī)生說沒事你重新畫。她又畫了一條特別長的線,然后猶豫了一下,開始亂畫)
10.模仿畫圓(畫了一個不太圓的,不過至少是閉合的,被醫(yī)生表揚了很開心)
11.模仿畫正方形(直接說我不會)
12.拿出一張圖上面各種物品,問她下雨天要用哪樣(這題我不懂為啥她沒答出來,下雨天打傘她很喜歡。可能沒特意教過這種問句,回家路上教了一下會了)
13.重復數(shù)字,最多四五位(沒壓力)
14.重復一個長句子(仿佛沒聽見)
此時她發(fā)現(xiàn)了桌上的橡皮,開始不停重復“橡皮這么一擦,就把字擦掉了”這句話,進入自我模式,跟她說啥都像沒聽見。
15.醫(yī)生拿出一個小藥瓶又成功吸引了她的注意,把藥片倒出來讓放回去(順利完成),把瓶蓋擰上(總是來回擰,不會往一個方向。醫(yī)生問你們沒教過嗎?我說教不會呀…)
大運動測試階段
1.向前跳一段距離(做到)
2.單腳站立(做到)
3.單腳跳(沒做到)
4.單腳站立閉眼(做到)
5.扔小球(扔得比較近)
做完測試醫(yī)生跟我的感覺一樣,她對眼前看到的東西描述得不錯,但是腦筋不會轉(zhuǎn)彎,理解邏輯性的問題對她來說很難。
醫(yī)生測試之后,又讓家長做了一大堆測試。值得一提的是我給她做的孤獨癥評估那個問卷,測出來是可疑…不過在可疑里得分算比較低的。而醫(yī)生做出的判斷是暫不考慮孤獨癥,只是單純發(fā)育遲緩。
有點出乎預料的是,大運動還算幾項里比較好的…可能她真的就是比較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