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Jim Fay表示:“每個人都需要感知到,我們正在做著貢獻,甚至是一個小小的孩子。倘若沒有做家務,孩子們無法感受得到自己對家庭的貢獻。”
心理學家Roger W. Mclntire說:“一個孩子應該有一些責任。”
聽起來尚可,如何實施呢?
------
原則:
1.拋掉完美主義。
可能你看不過去了,想跳起來幫忙,但,效果就大大被削弱了。
2.別推遲。
太小了,干不了。太低估孩子了。孩子是通過做中學習到的。
3.別吝嗇夸獎。
做完了再夸過程?在過程中,找亮點,適當鼓勵,也別過多,打斷干擾。
4.一致性。
做家務每種的流程,保持一致,不一致會使得孩子失去做的期待,并希望他人代勞。
------
制作家務表
改天實例。本次暫略。
------
是否應該給予津貼獎勵?
大多數(shù)的專家表示:“通常不應該津貼獎勵?!?/p>
具體原因和具體情況區(qū)分如下:
1)家務,一部分是關乎責任,一部分關乎學習家事的技能。孩子們不應該將重心,關注在掙錢。是的,孩子需要學習如何理財,但無論如何,不是通過他們本應該去做的家務而習得理財。
2)尤其是對于幼齡孩童,千萬勿將兩者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幼童對金錢的驅動力不強,從而選擇不做家務。
3)例外情況:大一點的孩子,且已經知曉責任如何做時,金錢能成為良性驅動力,使得他們做日常家務任務中的額外家務。
適齡家務:(年齡是一個范圍,具體看孩子發(fā)展發(fā)育)
2~3歲
·將玩具收好
·將寵物食盆填滿
·將衣服放進衣籃
·擦干灑水的地方
·撣灰
·將書和雜志摞起來放好
4~5歲
以上家務增加:
·鋪床
·倒垃圾桶
·把信或者報紙帶回來
·擦桌子
·拔雜草(如果有花園的話)
·用手持吸塵器清理碎屑
·澆花
·在洗碗池中,洗塑料盤
6~7歲
以上家務增加:
·臟衣分類
·擺桌上的餐具,收拾桌子
·幫忙做和打包午飯
·保持臥室整潔
小包子看完時鐘,就看洗衣機,然后,手翻蓮花似的,原來,他是想表達,這兩個都會轉。現(xiàn)在愛上了澆花,正如蒙臺梭利書中建議,1歲可以讓孩子澆花,小包子有模有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