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摸不著的“恰到好處”

2016-3-19 13:33 原創(chuàng)

兒子上個學(xué)期被老師批評得有點兒多,尤其是期末的時候,竟還被叫了一次家長,搞得我也是有些招架不住了,拿不準到底該怎么對付他。打擊重了,怕打失了他的個性;輕了,又怕他沒有切膚之痛,無關(guān)痛癢。于是,為了怎樣才算料理的“剛剛好”而糾結(jié)不已。

一日,跟朋友閑聊又自然扯到了孩子身上,我大倒苦水,跟她描述我收到老師告狀短信的時候如何頭暈?zāi)垦?,接到老師電話的時候簡直都能屁滾尿流。誰知她聽了之后來了一句,我太羨慕你了!

我錯愕不已,如此境遇,怎可能還會招來艷羨?

朋友接著說了下去。她說,我兒子從來就沒被告過狀,他老師只給我打過一次電話,我一開始看是老師打來的還挺高興,心想終于惹點兒事兒了,可誰知老師只是說他褲子弄濕了,叫我給他送條褲子。唉,我多希望能接到一次老師的告狀電話啊。

聽完她的話,我忍不住大笑了起來。這番安慰著實奏效,你看,人家想被告狀還告不成呢!

我想起有一次跟另一個朋友聊天時,她講起她的女兒,說是叫寫作業(yè)就寫作業(yè),叫練琴就去練琴,乖的不知如何是好。我說這多好啊,我兒子要是有這一半也好啊??伤f,我覺得不踏實,你說她現(xiàn)在那么乖,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就一下子還給我了?

聽了她的話,爆笑之余,不由得覺得有些悲摧,我們這些做媽媽的,是不是有點兒太zuo了!好像無論孩子怎樣,都有發(fā)不完的愁,擔(dān)不完的心!

說老實話,為父為母的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想法呢?

比如說,如果自己的孩子老實,你希望他不要太老實,最好也能像XXX一樣調(diào)皮一點兒,老實的孩子比較沉穩(wěn),調(diào)皮的孩子比較靈巧,最好一半一半;

比如說,如果自己的孩子乖順,你希望他不要太乖太順,最好也能像XXX一樣叛逆一點兒,乖順的孩子比較省心,叛逆的孩子比較有主見,最好一半一半;

比如說,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內(nèi)向,你希望他不要太內(nèi)向,最好也能像XXX一樣來點兒人來瘋,內(nèi)向的孩子善于思考,外向的孩子善于交往,最好一半一半;

再比如說,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敏感,你希望他不要太敏感,最好也能像XXX一樣什么事出門就忘,敏感的孩子心思細膩,粗放的孩子心胸寬廣,也最好是一半一半。

反過來說,如果自己的孩子太調(diào)皮,太叛逆,太外向,太粗放,你肯定更是安心不到哪兒去,擔(dān)心他在外跟人打架了,發(fā)愁他很容易就被人拐走了,生氣他如果不結(jié)結(jié)實實打一頓就根本記不住自己犯過的錯。情急之下,說不定還會被逼亮出殺手锏說,你看看人家隔壁王二狗!

這簡直就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村上春樹曾經(jīng)在一篇討論年齡的文章里說,經(jīng)常糾結(jié)于自己年齡的人不妨換個想法,其實“不管多大年紀都無所謂,無非就是個恰到好處的人罷了”。他還自我解嘲說,自己“長相不英俊,腿也不長,還五音不全,又不是天才,細想起來幾乎一無是處。不過我自己倒覺得‘假如說這樣恰到好處,那就是恰到好處啦’”。

由此看來,“恰到好處”這個詞其實帶有很大的欺騙性,看似有據(jù)可依,讓我們不知疲倦地去追求,希望能夠踏踏實實踩到那個點,希望那個讓人操心的娃即使不完美,至少也可以無限接近之。可實際上,到底什么叫“恰到好處”,還不是全憑自己一句話。

所以,調(diào)皮的,老實的,乖順的,叛逆的,不管他/她是個怎樣的孩子,只要我們少一些對比,少一些左思右想,或者少一些完美主義,那么他/她也“無非就是個恰到好處的人罷了”。

就像我,之前還給兒子立了家規(guī),規(guī)定他每周罰站不得超過三回留堂最多一回,現(xiàn)在想來也是好笑。于我而言,這是一種讓人心安的平衡,可是換做別人,有可能早就忍無可忍了。

每個人的“恰到好處”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就不必自尋煩惱了。

其實我這么說,好像有自我安慰之嫌呢!

有,就有吧!


回應(yīng)2 舉報
贊4
收藏1
9年前
作者心情起伏看來是多數(shù)家長心態(tài),有時候自己孩子在媽媽眼里滿是缺點,我們總是帶著銳利的眼睛把孩子一眼看穿,也是多數(shù)家長通病。但在你眼中缺點又有可能是別人家長優(yōu)點
9年前
以前的家長只是把養(yǎng)孩子當(dāng)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部分?,F(xiàn)在很多幾乎把育兒當(dāng)作了職業(yè),過于沉重。把握好度,是比較重要的。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加加媽媽
加加媽媽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