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來上海的小區(qū)已經一年了,小區(qū)里有個中庭,是很多孩子、老人散步玩樂的好去處,雙寶放學做完功課,我也會帶他們來中庭玩一下,只是帶他們去玩的時間常常和做晚飯的時間相互沖突,我既想讓他們天天玩,又想幫孩子準備營養(yǎng)健康的晚飯,這該如何是好呢?
有一天帶雙寶去中庭玩時,遇到小區(qū)里另外一對龍鳳雙寶AB寶,同樣也是小學一年級的他們,身邊并沒有任何家長陪伴,兩個人獨自在玩,
我問他們「你們一直都是自己玩嗎?」
兩個小朋友不約而同說「對??!我們從幼兒園就自己玩了?!?/p>
「那你們怎么知道時間回去?」我接著又問
兩個小朋友把手臂亮出來,我看到手腕上的手表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子??!這真是個好辦法呢!同時訓練孩子學會看時間,又同時讓孩子學習獨立,還能讓孩子遵守與人的約定,簡直是一舉三得!心里打定主意如果遇到AB寶媽媽,再跟她好好請教一番,畢竟這樣放得開的家長,不僅在臺灣很少見,在上海更算是異類??!
隔天早上就恰好遇到AB寶媽媽,我把昨天遇到AB寶的事情告訴她,并想教她如何放手孩子自己玩的心路歷程,她大方和我分享
「一開始擔心是正常,久而久之就習慣,只要不出小區(qū)的范圍,我都是讓他們自己玩的。」
「咱們小區(qū)挺大的,你不擔心有什么突發(fā)的狀況?例如遇到壞人或車禍之類的?」我不安地問
「我信任AB寶的能力,關于危險他們已學到很多方法,但是學方法有什么用,還不如親自去面對危險,經驗值才能快速提升?!?/p>
事實上,她說的道理我都明白,不該禁止孩子接觸危險,而是要讓孩子學習面對危險,進而有能力保護自己,可是要信任孩子擁有面對危險的能力,還要同時放下被社會新聞事件恐懼成疾的父母心,真是比登天還難。
我一個人煩惱也不是辦法,不如先和雙寶聊聊天,再決定怎么走下一步。
依著我家伴著飯菜香聊天的慣例(請參閱伴著飯菜香的親子對話),我問雙寶愿不愿意兩個人自己下去中庭玩,男孩子果然都比較勇于嘗試,雙寶哥哥馬上就答應,倒是妹妹有點疑慮
「媽媽,我害怕。」
「你怕什么?」我問她
「因為以前都是你陪我的,你不在我旁邊我會怕。」妹妹說
妹妹的話讓我有點訝異,原來父母的陪伴也會造成孩子的恐懼,這些年我自認是個盡責的好媽媽,卻無形中拉出一個保護圈,把孩子圈養(yǎng)在我認定安全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沒有危險、沒有壞人,還有我的火眼金睛看管著一切穩(wěn)穩(wěn)當當,然而我可以時時刻刻都守護在他們旁邊嗎?
「那你去上學,媽媽也沒陪你啊,你很勇敢自己去了,所以媽媽也相信你可以自己去中庭玩。」我試著鼓勵她,才讓她點頭答應試試看。
終于來到決戰(zhàn)的那一天,喔不!是放手的那一天,我提前幫雙寶買好手表、定好鬧鐘、按好電梯,目送他們兄妹倆進了電梯后,立刻跑到陽臺上關注他們的舉動,一時望不到他們心里不由得緊張起來,好不容易盼來了,只見兩個人彼此提醒來往車輛,安全抵達中庭又相伴一起玩的背影才稍解我的緊張,但是媽媽這顆「擔心」還是放不下來,就這樣整整在陽臺上看了他們30分鐘,一直聽到雙寶按的門鈴聲才回過神來。
原本最害怕的妹妹,成為最開心的孩子,吱吱喳喳開心跟我報告整個過程,她如何跟哥哥合作開大門把腳踏車牽出去、如何注意車子過馬路、在中庭玩時又遇到哪些同學,聽著聽著都惹得我眼眶紅了,那個出生只有1650g,小的讓醫(yī)生護士說像洋娃娃的寶寶,如今可以獨立勇敢去面對外面的世界,親眼見證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做父母最大的快樂。
原來只要信任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學習獨立就會變得很簡單,而媽媽也得信任自己,給自己練習放手的機會,放下那顆被恐懼淹沒的擔心,試著跨出第一步,慢慢地就會越來越淡定,越來越放心,千萬別給自己時間表,強迫自己和孩子要馬上做到,雙寶至今已獨立去中庭玩耍一個月的時間,我才終于改掉躲在陽臺「監(jiān)視」的習慣,安心在廚房里準備晚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