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讀分級?簡單的聊起來沒意思?看看這位媽媽的手把手實際干貨!直接復(fù)制就能上手!

2017
2014
2020-12-13 23:12 原創(chuàng) · 圖片15

寫在前面:本文首發(fā)于公號無敵大薇薇,主張通識教育,從語言到全學(xué)科,從三觀到批判性思維,幫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為積極的終身學(xué)習(xí)者。

上周給大家做了兩天的講座,詳細(xì)說了分級讀物怎么回事怎么讀,其實主要是在和大家聊閱讀的本質(zhì),以及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xí)慣和思考習(xí)慣。

很多媽媽都表示獲益匪淺。但是最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們的一位課群媽媽,她家Peter是公認(rèn)的英語小牛娃,三年級的小男生,是很多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還獲得過希望之星全國英語演講比賽湖北省一等獎。

Peter媽媽不僅全程聽完了講座,還主動做了記錄,把第二天關(guān)于繪本精講的內(nèi)容總結(jié)出來,寫了一篇長長的心得,有講座里的精華內(nèi)容,還加入了自己的觀點和后續(xù)計劃。非常干貨。所以我干脆把她的這篇分享發(fā)到公號里,和大家共勉學(xué)習(xí)。

這里也放上一段Peter的英語演講視頻。

文:Peter媽媽,坐標(biāo)武漢 

雖然昨天的講座是面對低幼兒童的,但是我覺得還是特別有收獲,這個收獲來源于聽講座的過程中,也有在講座之后的回味和感動。

這個講座我是從頭聽到了尾,這不是我第一次聽薇薇老師的講座了,但是就像她在講座開頭說的那樣,她的講座可以N刷,確實每次聽都有新的收獲和體會。

我是一個9歲男孩的媽媽,孩子爸爸特別忙,我也有我自己的工作,這兩天的講座是在我一邊陪伴孩子寫作業(yè),一邊聽講座記筆記的過程中完成的。所以在聽的過程中,如果繪本是我家孩子特別感興趣的,他也會湊過來聽一下,我的大多數(shù)收獲和感動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

1

《Moms do so much》

讓我真正明白什么是“有效閱讀”

這個繪本放到以前,我是絕對不會看的,也更不會拿給孩子看。為啥?太簡單了。可是昨天聽了薇薇的講座,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看法。抓住我的是這樣一句話:“我們怎么樣讓這個閱讀真正有效?我不是說光認(rèn)字,是閱讀怎么有效?

圖片

我開始仔細(xì)傾聽:“OK, first let’s look at the cover page and read with your children together. Moms do so much. OK you call me mom, but let’s look at here. 你平時叫我媽媽,在這里是moms,為什么呀,因為有好多好多媽媽,好多媽媽就是moms,那如果一個爸爸就是dad,那好多好多爸爸就是dads......”

當(dāng)時我就特別激動,這不就是單復(fù)數(shù)的語法嗎?果然,薇薇馬上說道:“其實你就能夠給孩子帶一點點小語法進(jìn)來了,對不對,但是你并不一定要求說,“你記住啊,單數(shù)復(fù)數(shù)啊,怎么變形啊,什么s怎么加es怎么加?!蹦阕尯⒆酉扔幸粋€概念就好了?!?/strong>

我家兒子學(xué)習(xí)單復(fù)數(shù)的血淚史我就不想贅述了,原來在如此初階的分級閱讀中就能解決。

當(dāng)然,孩子的關(guān)注點和我是不一樣的,相對應(yīng)于單詞,他更愛圖片,這個分級繪本中的每個圖片他都很喜歡,我就和他一起看,一起讀,一起思考。

2

一個單詞“trunk”

讓我再次審視總結(jié)歸納的重要性

在聽薇薇講解繪本的過程中,我會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講法給正在寫作業(yè)的兒子一起分享。

比如,薇薇說到大象的鼻子,她先說“l(fā)ong long nose”,接著又說到了trunk這個詞。

我就會問兒子:“Peter, do you know how to say the long long nose of an elephant?”

孩子馬上說:“Of course, trunk!”

我繼續(xù)模仿薇薇的講法:“Do you know that the word trunk has three meanings?”

孩子的興趣一下子被我吊了起來:“Really?”

我提示他:“It can refer to the main part of the tree.”孩子眼珠一轉(zhuǎn),興奮地回答:“是樹干, Trees have roots, trunks, branches and leaves! 那還有一個意思呢?”

我接著引導(dǎo)他:“We can see it every day. It is one part of a transportation. Every morning, we use it to go to school or go to work.”

”Mummy, I got it! 后備箱,我們家car 的 trunk.”孩子馬上大聲高興的說出來,我也被他中英夾雜的表達(dá)逗樂了。然后我倆還一起畫了個圖來加深印象。

圖片

這種一詞多義,或者是同義詞替換,薇薇在其他講座,和我們的課程里,也說到過好多次。她也經(jīng)常提示我們,中文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講解。

3

所有的媽媽都愛孩子

英語親自閱讀是深化親子感情的利器

薇薇說,讀繪本不能光讀字,還要去挖掘繪本的深意,互動的,有親子感情的閱讀,會打動孩子,那孩子自然就會跟你交流。還是以《Moms do so much》為例:

圖片

在講這個繪本的時候,Peter回答“媽媽為我做了很多,平時給我做飯呀,媽媽給我讀書啊,媽媽帶我上學(xué),還有有很多很多事情?!?/p>

我就把這段話現(xiàn)學(xué)現(xiàn)用到我兒子身上,我說:“從這個繪本,我們可以得出一個conclusion,一個小小的結(jié)論:every mom loves her baby”,兒子自然而然的接話道:“Yes, just like you and me!”我瞬間淚目。

當(dāng)然,不忘再給他代入我們在大課上學(xué)到的一句話:

My mother is busy every day. She takes care of everything in our family.

4

字母”o”的發(fā)音講解

瞬間破解孩子做辨音提時遇到的困難

薇薇說,父母可以引導(dǎo)孩子去發(fā)現(xiàn)相同的字母,不同的發(fā)音。比如“Moms do so much”,look at here, there are three Os. But the three Os has three pronunciations. 第一個O發(fā)的是“ɑ” (美式音標(biāo))的音,do里的o發(fā)的是/u/的音,而so里的o發(fā)的是/ou/的音。

所以我們就知道,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單詞里是有不同的發(fā)音的,就像我們平時做的辨音題一樣對嗎?只要平時注意細(xì)節(jié),堅持積累,考試看到這樣的題就不會怕哦!

不需要讓孩子來記住這些所有的東西,但是你在不停的說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他就會聽到這些,那么他下回他就會知道,比如遇到辨音題就會知道怎么去做,很輕松的找到那個發(fā)音不同,因為平時經(jīng)常說。

5

優(yōu)質(zhì)的輸出

一邊閱讀,一邊做英語看圖說話

在講座上,薇薇講到了RAZ的一本叫做my new school 我的新學(xué)校的繪本,還是和前幾本保持一致的風(fēng)格,首先關(guān)注畫面,再關(guān)注情節(jié),順便討論。還有告訴了我一個新方法:帶著孩子做看圖說話,比如下面這圖片:

圖片

Look at this picture. We can see the students sit around, sit a circle, and their teacher is reading a book to all the children.  同時,不忘記問問孩子:“那在你的學(xué)校/幼兒園里是這樣子的嗎?”和孩子聊聊他們的校園生活。

第二個打動我的地方是思維拓展提問——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圖片

這個問題太贊了,因為當(dāng)我問出這個問題是,我家Peter就開始做了一個小小的英文的Presentation:

We live in big city with so many tall buildings and with a lot of cars. But you know in the country, there are less cars and no tall buildings. 

But we can find mountains and plain ground. Mummy, you know, I went to the countryside with my best friend. I like that experience because I can play all around.

當(dāng)時我都驚呆了,原來輸出可以這么簡單,選對方法,選對問題,孩子就愿意并且優(yōu)質(zhì)輸出了。

6

講座后的拓展閱讀

在講座最后的兩本繪本(也是分級讀物),是我最喜歡的一本《run in and skip》,正好和我家Peter現(xiàn)在在學(xué)校做的運動是一樣的,他們也在訓(xùn)練跳長繩。

圖片

于是,我就原版照搬薇薇的講法,開篇我是這樣模仿的:

在看這本書之前呢,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們在學(xué)校現(xiàn)在正在學(xué)習(xí)什么運動呢?孩子馬上回答道:“跳長繩啊!”

接著我們開始一起回想在跳這種長的大繩的時候,他們都做了什么?首先,我們是不是要run in?。康侥膬耗??到那個rope里頭,到繩子里頭再做什么呢?再跳出來對吧?跳用哪個單詞呢?jump或者skip對吧?所以我們一起看繪本的題目:叫做run in and skip,這個其實就是你跳繩的一個過程。

然后這個時候會讓孩子can you run in ?Oh, yes! That’s right run in and skip. 孩子就特別容易被帶入,這個時候還用害怕孩子抗拒嗎?

還有大課句子的帶入:

Physical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sports .

好的體能是所有體育運動的基礎(chǔ)。

就像是跳繩,它其實也是需要體能的,因為你需要不停的skip/jump。這是我這周才打卡的句子,就這樣被帶入了,孩子聽了,我也記住了。多棒!

薇薇老師也強調(diào)很多次,讀書不能是光讀字的,一定要多和孩子討論。比如這本繪本,就講述了一個孩子之間互相幫助的故事,So we are friends. As the friends, we should help and encourage each other. 作為好朋友,我們要經(jīng)常幫助,鼓勵對方。

這不就是很好的三觀建設(shè)嗎,讀書順便就可以給孩子做了,孩子也一定會在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中一點點樹立起積極的三觀。

圖片

最后Keeper跳得非常好了,那么我們可以再接著問At the end of the story, how do you think Keeper is feeling now? Keeper is so happy because?

因為什么呢,帶著孩子來例舉原因,Because his friends helped him。他的朋友幫助他So, he can skip perfectly,它可以跳得非常的完美跳得非常的棒啊。那你覺得還有什么樣的原因?

正好上周我們也和同學(xué)一起跳長繩了,也有一個同學(xué)像keeper一樣,不會跳,還覺得很無聊,我就問孩子:“如果下次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做?”孩子毫不猶豫地說:“We are friends. As the friends,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We should encourage each other.”

還有一本《A gift for the e emperor》,這本書吸引我的是故事背后的歷史背景。薇薇也給大家做了詳細(xì)講解。

圖片

故事穿越到了鄭和下西洋的時代,正巧我們上周看了《國家寶藏》,講的南京的琉璃塔,也是同一個背景下的故事。我們可以給孩子做這個引導(dǎo):為什么鄭和會去下西洋呢?是明成祖朱棣,他是非常好大喜功的人,他讓鄭和七下西洋其實是為了炫耀國威,去推行自己的這個大國的風(fēng)范。這個時候呢,明朝也開始資本主義萌芽了。我們說的琉璃塔的建造,也是出于同一個目的。繪本和生活又關(guān)聯(lián)上了。

其次,還是詞匯的總結(jié)和運用,比如:brilliant,薇薇又提醒大家,這個brilliant這個詞很常用,表示非常棒,非常聰明啊,非常好,我們可以換成:

It’s cool. It’s wonderful. It’s fantastic. It’s amazing,這都是在夸獎孩子時候的詞可以來回?fù)Q,也可以鼓勵孩子多用。

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我們會就看到一個這個房子我們可以說這次traditional Chinese building,我又想起了之前薇薇推薦的《打開故宮》這本書,于是就又翻了出來。

這個講座一個多小時,值得回憶的細(xì)節(jié)太多了,這只是我隨手記錄下來的幾條。總之,我覺得以后的親自閱讀之路和之前相比,更寬了。

而正如薇薇在無數(shù)個場合下都強調(diào)的那樣:閱讀其實沒有固定的方法,沒有一定的條條框框,閱讀本身就是有意思的事情,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一起愉快的聊天探討,就是幸福的親子時光,是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美好時刻!

THE END


回應(yīng)1 舉報
贊3
收藏15
5年前
相比之下,我刷的太淺了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無敵大薇薇
無敵大薇薇
201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