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經常有的一個困惑是,如何為寶寶選繪本,什么時候開始為寶寶讀繪本,整理一下小羕零到兩歲的繪本閱讀特點,總結如何為寶寶選擇繪本:
一、繪本閱讀的起點是寶寶出生開始
小羕的繪本之旅是從一出生就開始了,最早的繪本是黑白卡片,然后過渡到大色塊的彩色卡片,這些是可以幫助寶寶練習追視,培養(yǎng)寶寶對卡片的興趣。
二、撕咬書是小寶寶對書籍感興趣的表現(xiàn)
再大點大概三四個月吧,我開始給小羕讀書,同小家伙并肩躺在床上,書舉在頭頂,一邊翻書,小羕一邊看抓過來撕,那段時間我是固定用兩本繪本給她看,撕完用透明膠粘上,反復撕粘。也會溫柔的告訴她,要愛惜書,不要撕,哈哈,盡管這句話當時她還不明白。我是很愛惜書的,所以沒舍得拿更多的書供她撕,這兩本反復粘貼的書也成為了這個階段閱讀的留念。
因為小寶寶主要靠嘴巴認識這個世界,一歲以內的寶寶撕咬書就是表示對書感興趣,她不撕不咬不理才是對這個東西無感的表示,所以拿出一兩本盡情讓她探索吧,大概十個月左右小羕不再撕書了。
三、不同種類的繪本的閱讀體驗
不同寶寶興趣會有所不同,準備多種多功能書吸引寶寶關注書對書感興趣。小羕九個月之前,看書就幾秒鐘就跑開了。于是我就買了各種奇奇怪怪像玩具的書。用了一個月左右她開始對書感興趣。
1、洞洞書:每個寶寶從興趣點真的很不一樣,好多繪本大咖媽媽都分享寶寶最開始會很喜歡洞洞書,從洞洞書開始喜歡上閱讀。但小羕對洞洞書一直不太感冒,擺弄兩下就放棄了。一直到現(xiàn)在兩歲也沒有對洞洞書表現(xiàn)太強烈的興趣。不過有兩本洞洞書,杜萊的圓形小人和方形小人,小羕非常喜歡,喜歡的原因不是洞洞而是內容,一歲半左右開始給她讀,認識形狀就是從這兩本書開始的。
2、觸摸書:小羕對書的興趣是從觸摸書開始的,她被書中不同材質吸引,逐漸興趣就越來越濃厚,喜歡觸摸不同的材質,興趣點在識記和學說話上,看到喜歡的圖案和認識的圖案會很開心,十個月左右看她對著那張圖笑,就說明她記住并認識了那個圖片。強烈推薦的一套書是小不點的觸摸書,這是小羕第一套愛上的書,并且到現(xiàn)在都很喜歡,會要求拿出來看,一邊看一邊摸,推薦給了好幾位寶媽,寶寶都挺喜歡的。尤其書里小動物的毛非常逼真。
3、有聲書,我基本把趣威系列的買全了,南極熊的也買了幾本,開始那本動物聲音的和米卡生日會的很喜歡,停了一段時間沒看,十一個月大突然開始害怕有聲書,所有的電子有聲書就被放箱子底了,兩歲后不再害怕,擺在她平時玩的小桌子上,經常自己過去擺弄幾下。
4、帶玩具(小動物,小鈴鐺)的書,異形書,能吸引一下注意力,但很快沒興趣,書里內容難,她看不懂,估計也得兩三歲才能看懂。目前兩歲也沒表現(xiàn)出太大的興趣。杜萊的光影變變變小羕一歲半左右開始很喜歡,晚上關了燈照出影子給她看,杜萊系列很經典,有收藏價值。
5、洗澡書,買繪本當當送了一本,能飄在水里,奇怪的存在,不知設計者腦洞怎么打開的,難道要培養(yǎng)孩子長大了一邊泡澡一邊看書么?我和小羕都無感,兩歲了也沒表現(xiàn)對這種設計表現(xiàn)興趣,對內容倒是有興趣,讓媽媽講了兩次。小羕很喜歡佩奇的書,買了一套佩奇習慣養(yǎng)成,書籍的材質也說可以洗澡看,我也沒有讓她在洗澡時看,再喜歡書也不用爭分奪秒到洗澡時看啊,看書本來是一種安靜的時光,洗澡是動起來的歡樂時光,總是感覺這個跨界太奇怪,個人偏頗的人是吧。
6、布書,小羕小的時候很動心,買了好些布書,現(xiàn)在回頭看真心很雞肋!關于撕書前面談到了,終究是要培養(yǎng)寶寶對紙質書籍的興趣的,家里的布書,小羕也一直不太喜歡,也沒怎么讀。布書也沒有被作為小羕書柜的收藏書籍。
7、識物卡片:無論大的小的,小羕都非常喜歡,勝過一切昂貴的繪本。我覺得這識物卡片可能是分齡最好的閱讀題材之一,尤其大人掌心大小的小卡片,寶寶翻看容易,小羕一歲左右開心的時候能自己看二十多分鐘,一張一張看。小羕從九個多月一直看到了一歲半,在中文學說話識物階段,卡片發(fā)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一歲半后大部分卡片的內容自己能說出來了。
7、硬紙板書
就是每頁是個紙板,特別厚,小寶寶手指還不太靈活的時候,方便翻閱,不容易撕壞,很沉。小羕特別感興趣的也不是這個材質的設計,而是其中一套書的內容,特別推薦這套嬰兒啟智繪本,其實就是簡單的道道線條,但應該是符合幼兒的心理,媽媽用有趣的方式閱讀,比如多用擬聲詞,小羕從半歲到兩歲一直很喜歡這套書,小時候讀起來就會哈哈大笑。
四、如何選擇選擇繪本的難度與內容
繪本難度和寶寶的認知能力是否匹配,很影響寶寶對繪本的喜愛程度。比如小桃子系列,小羕之前看都不看,十四個月后突然開始喜歡,并能在大人懷里安靜的聽完一個故事。如果繪本內容難了她聽聽就會從懷里離開去干別的。繪本也有不喜歡的,一歲多開始不喜歡的她會明確的說,“不要、不要”。
繪本內容選擇原則,借用清華大學寧有權教授的一句話:選擇與寶寶情感體驗或生活經驗有關的繪本。這個選擇適用于不同年齡寶寶選書,也是我一直堅持的。比如,去過海洋館后,我買了一批同海洋生物相關的書;坐火車前買火車相關的書;發(fā)現(xiàn)小羕最近對路上的車感興趣,買一批車相關的繪本;發(fā)現(xiàn)她開始怕黑,買和怕黑相關的繪本,她的怕黑情緒真的得到了緩解,這樣選擇的繪本她會很有興趣。小羕現(xiàn)在生活中看到什么內容,會說書里有,在家的時候想到什么有時會跑到書架那里要找這個書。按照這個原則囤書還有一個好處是家里有豐富的儲備,比如前幾天家里看到一只小蜘蛛,我們娘倆興奮的看完蜘蛛后我把那本講蜘蛛的書講給她聽,她興致很高。另外,我為會按功能為小羕選擇繪本,加入了一些習慣養(yǎng)成的繪本:吃飯的、睡覺的、上廁所的、玩橡皮泥的等,選取一些和生活事件結合緊密的。這也是我的小花生書架里書籍分類的原則之一。
在繪本內容和畫風上,不同寶寶興趣有規(guī)律也有區(qū)別,小羕主要表現(xiàn)為喜愛以小動物為主題的繪本,不太喜歡人物主題的;喜歡科普類的繪本,不太愛生活習慣養(yǎng)成類的繪本;一歲左右喜歡的畫風是大圓禿腦袋小眼睛,呆萌風!尤其一看到卜卜和小桃子就哈哈樂,我也覺得小桃子長得挺喜感的。由于特別喜歡小貓,所有以貓為主題的繪本都很喜歡,我也買了好多本貓咪主題的繪本。
五、培養(yǎng)對書的興趣,就讓書無處不在
寶寶周圍總有書。小羕活動范圍內,一定有書,想讓她覺得書就是玩具。小羕一歲左右時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周末我和小羕爸爸睡懶覺,有時她自己醒了就在我們床邊自己安靜地翻書看,看一會兒過來叫幾聲媽媽,看我還睡自己接著看。小羕現(xiàn)在兩歲了,也會自己翻著看一會兒書。
六、寶寶聽會兒書就跑不是對書不感興趣
有的媽媽親子共讀的時候寶寶聽會書就跑,媽媽就會說我家寶寶不愛讀書,于是放棄了美好的親子共讀。其實寶寶聽會兒書就跑,并不是她不感興趣,書籍對寶寶來說就是玩具,哪有寶寶不喜歡玩呢。
跑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寶寶的注意力時間很短,無法像大人一樣長時間把注意力投注在一件事情上。最開始小羕在媽媽懷里就聽半分鐘不到現(xiàn)在兩歲了,能在媽媽懷里聽20多分鐘,最長的中文故事可以聽一千余字的。她跑來沒關系,媽媽繼續(xù)讀,聲情并茂地讀,然后在玩別的東西的寶寶會被媽媽的聲音吸引過來,看一眼書再跑開,對書籍的興趣就這么一點一點更濃了。小羕一歲半后,會自己選好書要求坐在媽媽的腿上讓媽媽講故事,這個專屬的聽故事席位讓我們母女都很幸福。
二是書籍難度高于寶寶理解程度了,太難得書籍小羕會拒絕聽,所以從寶寶注意力維持的長度可以判斷寶寶閱讀的興趣以及書籍難度是否合適。英文親子共讀,寶寶興趣維持時間明顯短于中文,小羕一歲半開始英文親子共讀,目前兩歲可以在媽媽懷里聽英文繪本的時間應該不超過五分鐘,多數讀的時候會保持跑跑聽聽的狀態(tài),很像一歲左右聽中文繪本的狀態(tài)。
將陸陸續(xù)續(xù)記錄的小羕讀書的特點整理出來,腦中好似又觀看了一遍小羕的成長電影,清華大學寧有權教授說:在寶寶沒有養(yǎng)成讀書習慣之前,不要給寶寶看電視。親子閱讀到六歲左右,可能寶寶會有比較穩(wěn)定的閱讀習慣,并向自主閱讀過度。家里的電視兩年沒開過了,看的動畫片也是媽媽精心選的英文動畫片,愛好閱讀的習慣和勇闖天涯的身心是媽媽最想送給小羕的禮物,作為媽媽很享受這段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
(小羕媽媽2018年2月9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