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九龍?zhí)恋囊袊H學校,在當?shù)仡H負盛名
拼爹媽
香港教育制度分為本地和國際兩個體系。幼稚園均為私立或政府資助,并無公立幼稚園。小學到中學,本地和國際體系明顯區(qū)分并行。
本地體系包含公立、私立及政府直接資助學校(簡稱“直資學?!保┤N類型;國際學校超過50所,包括英、美、澳、德、日本、新加坡等國際學校。高等教育院校共17家,其中8所接受政府財政資助的大學認知度更高。
孩子進入哪個體系接受教育,幼稚園是關(guān)鍵第一步,這令香港幼稚園的競爭顯得尤為激烈。近年來,不少父母雙方都非香港人但在香港出生的“雙非”兒童返回香港就學,令競爭進一步白熱化。比如,拿報名表都要通宵排隊,在靠近深圳的北區(qū)幼稚園,去年更出現(xiàn)了家長連著三日通宵排隊拿報名表的情況。
九龍?zhí)潦窍愀蹅鹘y(tǒng)的名校區(qū)和豪宅區(qū)。一家較為有名的基督教幼稚園近日公布了K1(幼稚園小班)的收生情況。超過4600位報名者錄取125名,錄取比例為2.7%,也就是說100個孩子里面只有不到3個能進,真可謂百里挑一。
面試文化,在香港深入民心從孩子抓起。香港收生一般提前一年進行,意味著3歲上K1的小孩,需要在2歲時參加面試。如果要在2歲時進入小小班以獲得更大機會入讀心儀學校,意味著寶寶們一歲半不到就要開始面試。
制作精美的個人簡歷已是指定動作,對孩子家庭背景的展現(xiàn)是重頭戲。一位從事藝術(shù)工作的媽媽,為兒子能進入一家中等口碑的幼稚園,將她個人畫展的所有新聞報道全都放進了孩子簡歷中。
為了準備面試,香港父母們還要參加講座,了解各家學校的面試題目類型。針對孩子升小面試開設(shè)的補習班,長期熱門。
升小競爭比幼稚園入學相對透明,本地學校體系內(nèi),公立學校采用評分制和校網(wǎng)分配結(jié)合制度,私立和直資學校全港公開招生,獨立面試取錄學生。
世襲制是本地學校體系內(nèi)的一大特色。所謂世襲,一般是指如果父母或兄姐是該校學生,孩子便有優(yōu)先權(quán)進入該校。公立學校在第一輪中采用的評分制,世襲或有和學校辦學團體相同宗教信仰都是加分因素。
香港媽媽Ronnie為了女兒能進入九龍?zhí)撩?,借了住在九龍?zhí)劣H戚家地址報名參加派位。派位結(jié)果公布前一晚,Ronnie緊張得一晚沒睡著,當知道女兒被派到傳統(tǒng)名?,斃Z后,眼淚奪眶而出。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每年派位結(jié)果公布時,新聞片段里總能捕捉到興奮、流淚和懊惱不已的家長們。
扭曲的教育系統(tǒng)
本地學校擇校難,國際學校亦如此。盡管有超過50所國際學校,但受歡迎的總是那幾家名校,而其他韓國人國際學校、日本人國際學校等非英語國際學校,卻存在一定程度上招生不足情況。
國際學校名校的候選名單(waiting list)長到需要排兩年才有機會面試,國際學校的擇校費項目也花樣百出,如20萬港元的面試提名權(quán)、500萬港元的資本憑證。只有錢是不夠的,學生家庭背景也是重要因素,甚至有學校在報名表中將家長可為學校帶來哪些正面幫助作為問題之一。
香港教育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2至2013學年,香港國際學??商峁┘s38700個學額。該局早前委托顧問所做的研究顯示,到2016至2017學年,香港將有4200個國際學校的小學學額缺口。
每天早上,近萬名跨境兒童從深圳到香港各區(qū)上學,還有部分兒童獨自在港留宿,由保姆或中介人士代為照顧。這些兒童的父母們大都認為,香港的教育優(yōu)于內(nèi)地。
從一些排名看確實如此。在英國培生集團2012年公布的全球教育系統(tǒng)排名中,香港位居全球第三位。反映基礎(chǔ)教育水平的“國際學生評估(PISA)”2012年全球測試排名中,香港繼續(xù)位列前茅。
但實際上,香港的本地教育系統(tǒng)一直充滿爭議,香港父母們備受煎熬。香港的教育仍是傳統(tǒng)填鴨式教育,學校唯學業(yè)排名是重,學生補習情況嚴重。
屈穎妍曾是一位媒體高層,有了三個孩子后她選擇當了全職媽媽,也讓她對香港的教育系統(tǒng)有了更深看法。她感覺到香港教育問題不少,家長變怪獸、怪獸逼港孩,大家都浮沉在教育漩渦中半死不活。
她在暢銷書《怪獸家長》里說,她一直等待成立一個反畸形教育的群組,可她一直等不到,香港家長們邊罵邊隨大流,連她自己也不過是人群里不甘心又不敢造反的其中一位家長。
每位家長拼命拔苗助長催谷孩子成長,香港小孩拿了很多證書,卻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不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一屋子證書,沒有一張是學做人的”。
一位中資機構(gòu)高管的孩子在某國際名校就讀,他告訴本報記者,香港精英父母對孩子的保護有時令人不可思議。學校安排十年級的孩子們到內(nèi)地游學一年,香港父母們很多都不同意,最后去的很多是在港工作的外籍高管人士子女?!拔腋嬖V我兒子,以后你的競爭者就是這些愿意去了解中國內(nèi)地,更有遠見的父母的孩子們?!?/p>
大學生PK藍領(lǐng)
2001年時香港成年人平均教育水平為初三,香港科技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及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告訴記者,“現(xiàn)在提高了一些,是因為自2008年開始香港在公立學校實施十二年免費教育,必須念完中學,這明顯提高了香港成年人的平均教育水平?!?/p>
香港的大學入學比例有了明顯提高。雷鼎鳴說,以前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二十年前只有約2%。目前,香港的大學入學率有18%。
根據(jù)香港教育局最新數(shù)據(jù),2013年15歲及以上的人口中,有20.4%的教育程度是小學及以下的水平,有51%是中學水平,而僅有7.8%是專上教育水平以上(即大學以上)。
大學比率相對提高,卻面臨著社會就業(yè)并未增加的問題。雷鼎鳴說,不少香港大學生不愿意干藍領(lǐng)工作,比如建筑扎鐵工人,薪水比大學生還高。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史美倫曾擔任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一職。她告訴《第一財經(jīng)日報》,香港大學生現(xiàn)在有很多怨氣,“發(fā)現(xiàn)競爭比以前強了,但自己的競爭力未必很爭氣”。
她認為,香港應增加對教育的投資,自身增值提高競爭力,香港大學生們應該打開心胸,不要只想留在香港?!叭绻麄冊敢獾脑?,世界可以是很大的?!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