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通往幸福之路

2024-12-24 04:46 原創(chuàng) · 圖片9










孩子出生后我們便開始了親子閱讀之路,懵懵懂懂六年多。這是一篇我在學校做的閱讀分享,也記錄下來,鼓勵自己和孩子更好的努力。

1.親子閱讀的美好。

親子閱讀像一座秘密花園。孩子小時候我們讀過一套書,小雞球球系列,里面有一個角色叫刺猬利利,為了戰(zhàn)勝狐貍,刺猬利利急中生智,給小雞球球頭上戴了栗子殼。爬大珠山的時候,我們看到栗子殼就會說刺猬利利。前幾天我說為什么不可以呢?我和孩子同時發(fā)問,這句話出自哪里呢?我們倆不斷排除,終于找到了答案,《邁克瑪麗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機》,這樣的時刻,快樂又神奇,那種會心一笑,眼神相交,那一刻的小秘密,是讀書帶來的屬于我和孩子的特別時光。

親子閱讀搭建生活的小細節(jié)。

做為成年人,和孩子溝通,不能一味講道理。故事里的感染力往往勝過說教。例如,《說你好很帥氣,說謝謝是天才》這本書,讓孩子喜歡上甜美的禮貌用語。我們也常用《哲學鳥飛羅》這套書里面的故事來發(fā)問,如果是我們,會如何處理呢?讀鑿壁偷光的故事,孩子問,媽媽,匡衡破壞建筑物呢,這不對吧,他肯定沒學過道德與法治。這個話題接下來又可以延伸很多。前幾天,孩子上廁所,低頭擦屁股,吆喝樓臺倒影入池塘。我哈哈大笑問為何出此言,孩子說低頭觀察了一下馬桶的便便。讀過的詩,讀過的書,其實都在孩子腦海里存著去。

2,路是走出來的,語言是讀出來的。

孩子都自帶天賦。我家孩子出生后中英文同時閱讀,一歲半左右,他讓姥姥讀英文書,姥姥說你媽媽才會讀英語,這時他才明白原來語言有區(qū)別。通過讀書這一件事,我家孩子大約在四歲時,先是英文開始磕磕絆絆讀出來,到五歲多,做到了自主閱讀,現(xiàn)在,英文閱讀和外國同齡人持平。到了六歲多,慢慢能自己來讀中文,很多字不認識,全靠感覺順起來。到了一年級,班主任老師在班級倡導讀每天讀書半小時,學會了拼音的我們讀得更是如魚得水,這半學期,讀了幾部大部頭。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孩子會形成語流,建立良好的語感。每個孩子的內心其實自帶一套語言系統(tǒng),往往是成年人畫地為牢,窄化了語言這個概念。

讀書讓孩子的語言更豐富。我家孩子經(jīng)常會說一些暖心的話。例如,媽媽,謝謝你這么用心得陪我成長。早晨醒來會說,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一年級之前的暑假,我們一起看了電影《機器人瓦力》,孩子說,媽媽,當科技高度發(fā)達,人就沒有做人的意識了。那一刻我是震驚的,這是認真思考的答案,這也是讀書帶來的彩蛋。

3,親子閱讀之路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親子閱讀培養(yǎng)的是一種習慣和耐力。親子閱讀六年多,讀書在我家已經(jīng)變得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我們抓住的是早晨起床,晚上睡覺之前的時間。做到了一年級之前,每年都能達到讀書四千本左右,一年級的記錄也是每月一百多本。旅行路上,酒店里,我們行李箱和包里必備的一定是書。去一個城市旅行,我們也會特意去當?shù)刂麜甏蚩ǎ瑢ふ椅覀兿矚g的書。例如上次去北京,在王府井書店七樓的一個小角落,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公共自助區(qū),淘到了三十多本好書,也感受到了北京濃厚的文化氛圍。我們也會選特定的書在特定日期讀。例如,《今天是星期六》這本書我們經(jīng)常會在周六拿出來讀。讀一讀,就會感受到休息日的那種放松。二十四節(jié)氣,國內外傳統(tǒng)節(jié)日,也都會有單獨的書單。在閱讀過程中,孩子也漸漸有了耐力和獨處的能力。上了一年級,我做飯的期間,孩子能獨立學習,我認為這歸功于這些年讀書的定力。(照片內容)

推薦一個免費又好用的App。我們家書多了之后,關于書的記錄成了問題,有時候我也會買重。孩子一歲多時接觸到一個免費app,小花生。里面有一個家庭圖書館,可以詳細記錄孩子讀過的書籍,會按照你的記錄,明確給孩子分析每月讀書數(shù)量,中英文比例,虛構非虛構比例,甚至分析孩子的喜好,以便做出調整。父母的努力,是孩子前行的指引。孩子不說,但是會察覺。這幾個月,我跟著王旭老師閱讀打卡,孩子也看在眼里。前幾天,我生氣發(fā)了火,孩子看著我說,媽媽你今天是不是沒讀你的育兒書。(圖片展示)

4,親子閱讀和學校教育的合體

親子閱讀這條路有多長呢?讓我想起來《為愛朗讀》這本書里的一個片段,孩子讀大學了,爸爸隔空電話給孩子讀書,這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慰藉,更是家風,親情和思念吧。所以,請試著把親子閱讀當成一份幸福,去滋養(yǎng)自己成長起來的身軀,而不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因為書籍,不僅是毛姆所說的精神避難所,更是人間天堂的樣子。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就這么讀下去就行了嘛,僅僅是拿起書就可以嗎?是的,當前途未知,我們要做的就是先行動起來,努力試一試,一邊讀一邊思考。要邁出腳步,才會找到路,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上周日,我跟大學一個漢語言學副教授上了一堂課,他孩子初一上學期讀完了資本論和置身事內這樣的十多本大部頭,我問自己我的孩子如何能一步步過渡呢,這就是接下來我要努力的路啊。

孩子進入學校后,老師開始教他們一些技術層面的東西,他們會學習到寫字,寫作,閱讀分析與理解。但是這些術的層面,需要有量的閱讀作為基礎。有量的閱讀來做鋪墊,孩子才會更好的領會技術層面的知識。其實老師們傳遞的技能有時家長用起來也非常實用。昨天老師在群里引導了一下孩子讀書技巧這件事,我想,我的稿子也應該這樣讀一讀,沒想到,張口讀了兩遍,還真是發(fā)現(xiàn)了不少錯誤。(圖片說明)

親子閱讀一路走下來,我從一個兒童閱讀小白開始一點點學習,自己讀書,假期到外地聽課,開始慢慢享受親子閱讀帶來的福利,感謝海王路小學打造的書香校園,在這個場域里讓我們聚在一起,更好地閱讀。

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謝謝大家的聆聽,祝愿大家在閱讀的道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快樂。


回應2 舉報
贊2
收藏7
1年前
這個讀書的姿勢哈哈我家??娃一個樣
1年前
將將 這個讀書的姿勢哈哈我家??娃一個樣
隨意風。想咋樣就咋樣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止言慎行
止言慎行
2018
作者熱門日志
唯有堅持  贊44 · 收藏18 · 評論5
刻意練習  贊25 · 收藏16 · 評論3
你糊弄的,只是自己  贊16 · 收藏15 · 評論7
本末倒置的思考可能傷害孩子的根本  贊17 · 收藏11 · 評論9
君子不器—教育之思考  贊16 · 收藏10 · 評論10
了解自我,免除焦慮  贊16 · 收藏10 · 評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