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鬧鐘不到三歲我就和她一起唱古詩了,當年能找到的比較多的就是“婷婷唱古詩”的音頻,于是每周聽一首,一個星期下來,孩子就能自己唱了。5歲以前我也不會講太多詩的意思,主要培養(yǎng)孩子的韻律感。同時那會兒小鬧鐘熱衷于繪畫,就教她用簡單的思維導圖來幫助記憶詩歌,也是很有成效。
幼兒園大班以后,開始一個詩人一個詩人地學習他們的作品,先給小鬧鐘介紹某詩人的生平和主要經(jīng)歷,再結(jié)合每首詩講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這樣孩子就會有一些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不論是朗讀還是背誦都會更有畫面感或親切感。
現(xiàn)在小鬧鐘小學三年級,已經(jīng)對古詩詞有好感了,每天早上都會朗誦古詩,每周就讀相同的兩首,到周末也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另外我們也常一起玩飛花令,為了能贏我和她爸,她還專門用一個小本本,搜集整理了不少含有同一個字的詩句,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和孩子玩些古詩詞游戲,會激發(fā)他們的動力去自發(fā)地學習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