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英文童謠。
熟悉曲調,并慢慢增加可理解性輸入。
2.親子閱讀繪本、分級、picture dictionary。
視孩子喜好重復閱讀,適時擴增孩子感興趣的主題或人物的相關書籍。到一定程度后為防止孩子偏科,要注意每樣學科的均衡閱讀。
3.觀看原版動畫、紀錄片。
開始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動畫開始,前期大量反復觀看,再慢慢大量泛看。一開始可以以娛樂為主,慢慢要利用動畫學習科普、數學,然后引入各類型的紀錄片。
4.聽音頻。
一開始聽的童謠、親子閱讀的書籍、孩子著迷的動畫的音頻,可以給孩子重復聽。慢慢裸聽繪本、分級、章節(jié)書。
5.親子英文對話、讓孩子跟讀錄音或是復述故事錄音、讓孩子回答分級讀物上的問題。
這都是為了讓娃開口。一開始要盡量用娃看過的書和動畫里的單詞和句子和娃對話,當娃自己過家家時會自言自語大段大段地冒英語時,親子英語口語捉襟見肘的媽媽就可以歇歇了(當然最好還是精進下以期和娃有更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孩子的輸入和輸出間會有一段沉默期,要嘛加大親子英語口語,要嘛再靜待花開。
孩子愿意開口講英語后,可以在一些配音軟件上讓娃錄音,先不求準確,呵護孩子開口說英語的興趣,然后再慢慢提高要求。
因為娃主動說要參加一個英文比賽,所以現(xiàn)在幾乎每天都會要求他在喜馬拉雅聽上錄音,幾天錄下來娃有時會不知道說啥,就讓他就著看過的科普記錄片說一說,或是讓他自己找本書看下后用自己的話說故事。
為了精讀、為了讓娃能用英文深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娃能自主閱讀后,會帶他就一些分級或是教材進行討論。
6.等娃年齡到了,閱讀精度上去了,會報個寫作班,讓專業(yè)人士引導娃的寫作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