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你還是把英語在當成一門學科來看的。但有很多人是把它當作一門語言來看的。有什么不同?就說中文吧,學校里也有語文課啊,一上就是十幾年。難道在家讀點中文故事就不用上語文課了?還是反正都要上語文課,在家就不需要讀書了?
兩者并不矛盾。那些出了書的大神們,他們可能一開始就是奔著留學去的,所以人家上國際學校什么的,是一條很正常的路。比起學會英文,國外的學習方法更需要孩子們適應,所以上國際校的原因并不那么單純。
?
不打算出國的,就不用額外花時間學英語了么?我覺得不是,全國上下誰上學的時候沒上過幾年英語課,可是真的能好好應用的占多大比例?多個技能多條路,至少不要讓英語成為羈絆孩子事業(yè)的絆腳石吧,畢竟目前多數(shù)行業(yè)的領先技術學術文檔還是英文寫的。
那些大神寫的多半都是如何啟蒙,啟蒙之后呢?還有很多東西不是蹦蹦跳跳玩玩鬧鬧就可以學會的,學得的這部分恐怕就得交給老師了。就像咱們誰中文說不好?可不見得人人都能教語文。
推薦你再看下蓋兆泉老師的書,她講的更全面,不僅僅涵蓋啟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