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3-12-31 · 圖片3

雞娃沒有意義,陪伴才是目的

專八畢業(yè),211 碩士,從兒子 18 個月開始英語啟蒙,同時開始中文親子伴讀,至今 4 個半月。

我是這么計劃的,暫時來看,北京中考新鄭,今年 9 月份已經(jīng)修改,歷史生物權重降低,

體育和物理權重提高,

三大主科地位暫時難以撼動,而且英語更最終考察實操,聽力和口語都獨立于筆試,單獨考察了,也就對實用性英語的考核,實錘了。

三大主科,除了數(shù)學靠天賦(我的基因里,數(shù)學就是湊數(shù)的,這點我很理性,不僥幸),

語文了英語,都可以通過提前布局,來獲取領先優(yōu)勢,所以決定,18個月開始中英閱讀和應用的培養(yǎng)。

四個月過去,堅持早晚親子閱讀,中間只中斷過 2 天,一次點讀筆讓他丟床底下了第二天才找到,

一次公司年會,到家都后半夜了??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英語主動詞匯 10 幾個,被動詞匯 30;

中文主動詞匯,最近一周暴漲,四、五個字短路都出來了:爸爸沒了(爸爸上班去了),媽媽在家呢(媽媽剛出差回家,姥爺領他出去玩,他哭著喊出來的),

白天嘴里更是兩個字兒的往外蹦詞兒,非常搞笑

上周圣誕節(jié)的后一天,也學著某紅書,利用氣球和整理箱,跟他玩起了“夾腿送氣球”的游戲,小家伙玩得不亦樂乎,渾身出汗了還要繼續(xù)玩,只是我玩不動了哈哈。

后面又拓展,把Ari抱進整理箱,我彎著腰,用手拽著行李箱在客廳漂移,他一樣很開心。

這算是一項素質教育了。也和寶媽溝通,明年買一個蹦床,讓他鍛煉下身體協(xié)調,彈跳和平衡,這個對于男孩成長,還是很有幫助的。

其實不在學啥,網(wǎng)上明白人已經(jīng)很多了,學歷的杠桿優(yōu)勢已經(jīng)消失殆盡:以前經(jīng)濟增長,投資多,崗位多,

現(xiàn)在極度內(nèi)卷,985 博士去街道辦,海龜?shù)囊鐑r也都肉眼可見地下降,我國內(nèi)普娃,何德何能,以為能拼的過他們?

況且,看到清北畢業(yè),也不過月薪 8000,擠在北京的出租屋里,坦言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在北京買房,這和我當年二本來到北京,一毛一樣啊。

那我看到這個,肯定會放棄讓我兒子過度雞娃,一不現(xiàn)實,二沒意義。

不如把心收回來,目標放平,只管輸入,不管輸出,

只管陪伴,不管反饋,主打一個問心無愧順其自然。

網(wǎng)上說的不錯,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不必羨慕別人的花朵。

我想說的是,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花,我只是把他當花來培養(yǎng),還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

但是,他是花朵還是玉米棒子,我都能欣然接受,花朵好看,棒子能吃,他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最重要的是,我能接受,他也能自洽,這就非常難得了,因為知足,就是最大的幸福。

回應2 舉報
贊3
收藏1
1年前
你應該叫苞米才對
1年前
一路凱歌 你應該叫苞米才對
??
發(fā)布

推薦閱讀

9歲
14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沒有追劇,微博上《小舍得》的片段也看了個大概,覺得從每個角色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孩子很小的時候,我一直信奉快樂教育,那時我是南儷,覺得我這樣的高知家庭急吼吼地干什么,啥也沒教傻玩到四歲,機緣巧合走上雞英語的道路,于是慢慢入了雞媽媽的群。好在那時的雞媽媽群講究的是親力親為的技巧,群里建了幾個學習小組,我與那些媽媽相互分享游戲手段,快樂雞娃。快上小學了,奧數(shù)的風刮起來了,好在我地處偏僻,學而思遲遲沒來開拓這片荒地,那時也沒有什么網(wǎng)課,我只能繼續(xù)親力親為刷奧數(shù)。二...
26 29 18
8歲
14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我家絕對葷素搭配,雞娃不累型。
4歲開始,每周跑中央音樂學院,跟老師啟蒙小提琴。到六歲,上一年級,因為老師演出太多而且小朋友不喜歡而放棄。
一年級開始,我們的周末就是各種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小朋友看過丹麥的兒童芭蕾舞,愛樂樂團的交響樂,話劇,合唱,兒童劇……
博物館方面,小朋友最愛國博,國家博物館四層青銅器展覽,我們連刷過四次,每次對著穿越千年的美麗,都被震撼。地下二層基本展,我們也刷過三次。此外,因為《故宮里的大怪獸》,小伙子也特別愛故宮,加上故宮的甲骨文博士阿姨特別喜...
25 13 22
16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終于聊《小舍得》了。周末剛追了劇。感覺寫的太真實了。劇中情節(jié)天天發(fā)生在生活中。
敢問哪個家長沒有替孩子寫好演講稿,再讓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背。
敢問哪個家長沒有徘徊在“雞”與“不雞”之間。
敢問哪個家長沒有在痛罵孩子以后,又忍不住心疼孩子。
說說我家的情況吧。
身處北京最佛系的區(qū),比鄰北京最瘋狂的區(qū)。
從學前到現(xiàn)在六年級,我的心態(tài)也有搖擺不定的時候。
學前時候,學畫畫,學電子琴,學書法。試過一圈發(fā)現(xiàn),唯有畫畫時候,孩子眼中閃現(xiàn)著專注的光。所以,其他興趣班都砍掉了,一直堅持素描和...
36 16 7
“素雞”派(看重素質教育)… 仔細想了幾天,覺得還是“素雞”?!八仉u”的同時,無意收獲“葷雞”。

他們都覺得是因為我娃成績好,所以我才講“素雞”。難道不是因為我“素雞”了,所以我娃成績好嗎??
21 3 14
9歲
想法
“素雞”派(看重素質教育)… 我家目前側重素雞,三年級以后會傾斜到葷雞??。
趁著學齡前想多涉獵一些,樂高,足球,創(chuàng)意美術,口才,國畫都在學,娃都很喜歡,等著大一些還想增加聲樂和街舞,看看以后他想繼續(xù)堅持哪項,我都支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的前行!
11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算這會吧。。。但又不是特別葷和特別素。。。
葷的都是媽媽牌的。。。老母親親自上陣亂搞一通。。。
素的,目前在外報班是跆拳道,國際象棋,畫畫。。。我自己教硬筆。。。
暑假會加個游泳。。。
三年級后準備加個毛筆。。
就這樣。
18 1 6
11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我自認為是葷素搭配型,雖然我們語數(shù)英都沒有上課外班,課外只有她自己選的兩個:芭蕾和美術的大師課。。
語文我們基本自己也沒學啥,英文和數(shù)學算是自己在家有一搭沒一搭的在蝸牛般的前進學習吧。。爭取屏住一二年級語數(shù)英都不去上機構,三年級看情況再說,我還是想趁著小多玩玩多看看書。。
素的方面,學了倆但日常玩的還不算少吧,籃球、游泳、輪滑、騎行、滑板,日常跳繩和長時間蹲戶外曬眼睛,娃倒是挺開心,但我的小白娃曬的黢黑??
20 1 3
12歲
想法
勉強算“豪放不雞派”吧 沒上過幼小銜接。
興趣班由孩子決定。
假期沒有提前學,主要完成校內(nèi)作業(yè)和根據(jù)興趣和不足自行安排學習。
沒上過校外學科培訓。
哦,他參加過我自己開的兒童導圖課,算是他難得的校外培訓經(jīng)歷了。
實際上,我不排斥那些補課、刷題的方式,只是看個人有沒有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吧。目的清晰了,任何路徑都是手段。如果需要,孩子愿意自雞也無妨。

雖說不雞,我們的學習生活也很忙,好像也沒閑著。這個暑假,孩子一放假就按慣例做了暑假任務清單,畫了思維導圖,列了具體到每天時間的行動計劃,包括他的娛樂活...
9 5 6
15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孩子教育就是動態(tài)平衡,家長的心態(tài)有時候也是水漲船高。

上學前,沒有所謂的危機感,總是覺得提高能力,素質為主,所以但凡是課外班,都想嘗試,唱歌,跳舞,樂器,美術,思維,運動,真是各個方面都想開花。

上學后,慢慢年級越高越覺得,成績才是關鍵,大語文,奧數(shù),英語這是基本,還想再超前弄點其他。

這些雞娃的過程,就像路上的行人,看到好的,就想換,看到高山就想爬。

所以,雞娃,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能力,其實最考驗的是家長。

家長的穩(wěn)定性,視野,策略,方法,最重要的還有能力,陪孩子...
11 5 3
10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原本以為在國外 讀私立 9年級前沒考試
可以從幼兒園一直讀到高中畢業(yè)沒壓力...
所以5歲以前 我們真的挺愉快教育的...
芭蕾舞 游泳 畫圖 全面展開...
一門學科類的都沒有加 也沒有給她刷分級繪本
這些東西都是我在她五歲半的時候
無意刷某紅書 才知道原來除了她學校里的繪本
市面上還有如此多的分級繪本...
但這個時候她已經(jīng)一年級讀了一半了
我們才開始刷分級...
但是我后來發(fā)現(xiàn)不論她閱讀提高多快
也要等她自己的小組成員都提高了才能一起升級...
很難中途跳...
#認知小窗-認哥
#認知小窗-認哥
2022
作者熱門分享
2 歲娃英語啟蒙半年 300 詞匯量心得  贊9 · 收藏7 · 評論5
英語學習時間花在哪,手機知道  贊4 · 收藏1 · 評論2
紙質書  贊1 · 收藏2 · 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