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打卡是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所以打卡是表象,習慣是內核,打卡是手段,習慣是目的。養(yǎng)成習慣有很多手段,打卡是其中之一,也是很有效的一種手段。
如果內心夠堅定,打卡不打卡都無所謂。女兒小時候,我培養(yǎng)她閱讀興趣的初期,從不打卡。我經(jīng)常跟朋友說,有女兒前,我都沒有堅定、堅持地做過一件什么事,等有了孩子,反而創(chuàng)下了很多堅持的記錄。比如,帶她讀書就是其中一項。
女兒四個月時,我開始帶著她親子閱讀,為了培養(yǎng)她讀書的興趣和習慣,每天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雷打不動,一直堅持到她能自主閱讀了,跟我說有些書她要自己看了。
英文啟蒙期也是這樣,每天陪她讀英文繪本、看英文動畫片、聽音頻,也是幾年如一日。在這些堅持的日子,我看到了女兒漸漸愛上書,愛上英文,發(fā)自內心地沉浸在書的海洋,很自然地把英文當成閱讀、生活的媒介,這都是對我倆這么多年的鼓勵。
因為養(yǎng)成了習慣,女兒一年級時,英文老師要求打卡每天一篇閱讀,我倆反而有點不適應。我們每天都讀,所以也不會關注打卡多少天的數(shù)字。
當然,雖然我家沒有打卡,也不是說打卡不好,學習完打卡并不麻煩,而且它也是養(yǎng)成習慣的很有效的一種手段。打卡背后的邏輯是即時獎勵,那種看著數(shù)字增長的成就感無可比擬,那種分享出去繼續(xù)督促自己加油的感受也會是激動萬分。我的朋友和孩子就是打卡分享的牛人,我們眼看著她一天天、一點點帶孩子走上英文學習之路,很是敬佩她的毅力。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榜樣給孩子成長帶來的榜樣作用無可比擬。無論打卡不打卡,如果您想帶孩子走上閱讀或者英文學習之路,現(xiàn)在就邁出第一步吧,因為走出了這重要的一步才能成就以后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