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1-09-09

我和小花生

進入小學的第三天,也就是一年級的9.3日,我看到幼兒園群里,其他小朋友媽媽發(fā)的小花生公號的文章,眼前一亮。
從此以后,小花生就成了最好的陪伴,書房書籍的錄入,每天閱讀記錄,育兒心得。。。。都記錄在小花生上。
當然最大的收獲還是來自花友們的育兒經驗,可以說收獲頗豐。順便也用積分換了幾套書。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8歲
10歲
想法
話說,實習結束后回學校上課的第二天,課間休息在廁所門口偶遇一位戴口罩向我頻頻微笑的女同學,我定睛一看此人我并不認識,心想一定是她認錯人了。于是,我走到她近前,禮貌地以微笑回之,然后說了一句,“你好!我們好像不認識吧,你是不是認錯人了?”

只見,這位口罩女俠搖了搖頭后,摘下口罩以真面目示我,并用肯定的語氣回答道:“沒有認錯,我認識你,你是我兒子班上的實習李老師,對嗎?我兒子是子恒?!?br/>
我恍然大悟,驚呼一聲,這么巧。你原來是子恒的媽媽,咱們太有緣分了。

子恒媽媽也隨之應了一...
6歲
想法
我們都在經歷一場處心積慮的雞娃騙局

公眾號看到這個標題!震驚到不行??!

他里面講:法國哲學家基拉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三角欲望”。人的欲望是由他人引起的,當你觀察到眾人都在追逐同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判斷它是有價值的。而驅動這種欲望甚至不需要事實,只需要制造瘋狂追逐的假象,就能讓你掉進從眾心理的陷阱!

而這背后的沉沒成本,不僅僅只是浪費錢,更有可能浪費了孩子的最大資源——有無限可能的年少時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恰好最近看一位博主(杰西就是二狗媽)說,很多能力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是...
8歲
14歲
想法
清風明月 #親子教育# 終于走到樂壽堂,第二次看大禹治水玉山,還是非常震撼。
出樂壽堂,小朋友看到“引清風”“挹明月”,說為啥要寫這兩個詞?我猜也許是收了蘇軾影響吧“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聽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曾是乾隆做太上皇住的地方,養(yǎng)老之人,沒有了權利,只剩清風明月可以不因地位的轉變而更改態(tài)度吧。然后提醒小朋友小時候在拙政園看“與誰同坐軒”,就是蘇軾的“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小朋友說:“也許明月清風就象征著古人想要歸隱不爭了吧”
?一邊聊一邊拍照...
9歲
想法
親子閱讀為愛記錄??day4
往回翻翻圈以前親子閱讀記錄的很少,所記錄的再往回看也很搞笑,除了照片之外的一種親子時光記憶吧。
生活都有不易的時候,跨過一個坎需要不斷努力。如果不跨出現(xiàn)在的舒適區(qū),將在未來很長時間處在恐慌區(qū)。輕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已經到來,每個人都在做分享,做自己擅長的事,輸出價值出于愛。幸福在這樣的時代,我們能汲取的資源也更豐富和便捷。
8歲
想法
周末標配 又到了熱乎乎的天氣,又可以三個人一起喝咖啡了。
娃娃的是去茶堿的芒果飲料,我和隊友還是老樣子,美式咖啡或者馥芮白。
人生最難得是美好和安靜吧!
家里很少有雞飛狗跳的時候,也是家庭環(huán)境美好的源泉之一!
對于孩子,對于家庭,盡力,用心,就好.#親子教育#
8歲
想法
今日份親子共學:

親子共讀:
共讀 5本繪本,親子游期間帶的都是比較輕便的親親科學圖書館系列,??也很喜歡

今日親子游參觀:

中國老牛兒童探索館
孩子太喜歡了,科學知識和游戲相結合,比較適合3~6歲小朋友參觀。模擬廚房和超市依然是他的最愛,晚上讀《圣誕節(jié)》這本書時我問他想要的圣誕禮物,他說想要一套大廚???????的衣服和廚房。

反思:

①參觀博物館時要詳細了解開館時間,今日由于沒有查詢好,以為老牛館全天開放,上午去的太晚導致行程有點亂。
②所有北京場館最好提前一天...
今天例行三個月一次的涂氟外加一顆窩溝封閉,
越大越不好哄,洗個牙搞老半天,后來涂氟我直接讓隊友上,結果都不知道窩溝做了沒???♀?。
后來被拉去拍片子,說是疑似蛀牙,好在最后虛驚一場,不過也給老母親敲了敲警鐘,牙線不能斷,不能偷懶,一定要每天堅持用。
醫(yī)生說很多蛀牙都是在兩個大牙的牙縫間????,也確實身邊聽有蛀牙的娃說就是大牙間蛀了。
小家伙對這個拍片的機器新奇不已、左看看,右摸摸~
【安水如: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瑜伽,不在繁雜體式上下功夫。因為,越簡單,越是好的。只要你懂得重復去做。專注去做。用心去做。

而最近,我都直接走路,慢跑,及俯臥撐的了。并在呼吸,走路,慢跑,俯臥撐,乃至于在日常的活動,如刷牙,敲字,說話等里去訓練自己的自我觀察的覺察之力。

對這,打好基礎,夯實基礎。很重要。 不然,哪天,孩子惹了自己,或做了什么事兒,自己就極有可能會是快速成為憤怒的小鳥,而失去自我觀察的覺察之力的。

而在育兒面前,缺乏自我觀察的親子陪伴,在我看來,那基本...
2022堅持最久的一件事:親子閱讀 小朋友2022年9月上大班,也滿6周歲了,這一年里,我們堅持得最久的一件事是:親子閱讀,每天大概25-45分鐘。不過今年的親子閱讀中,識字的目的性更強一些,閱讀的內容也從繪本過渡到了橋梁書。另外,9月份也開始學習硬筆書法了,希望明年9月上小學的時候,能更加輕松一些。明年的一個大目標仍然是堅持閱讀,但并不糾結于親子閱讀還是自主閱讀,只要孩子愿意聽我讀,我就會讀給他聽。
5歲
6歲
想法
添加劑 這次去寧波象山玩,第三天早餐后,隊友就近去便利店買水及一些零食路上吃。準許孩子們自己挑一樣,飲料可,零食也可。
倆只小豬豬,比較有定力,選的都是平時喜歡吃的但很少給他們吃的,一個選了冰紅茶,一個選了類似泡泡糖。

倆個大寶就一言難盡了。
兒子揚言“要和姐姐一樣”,姐姐挑什么,他也選什么——跟著姐姐來;姐姐揚言“要挑大的”,選了一個雜牌的、從沒喝過的、但是特別大瓶的。最后一個挑了“冰鎮(zhèn)西瓜”味,一個挑了“荔枝”味。自以為掙到了,美滋滋地。

一路上,兒子可能還喝了三口,就推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