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學校語文老師對語文學習的要求,逐項解讀,并制定合適自己孩子的三年級語文學習計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從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五個方面對小學語文各年級的教學目標進行了明確,其中3~4年級的目標如下:
一、 識字與寫字
??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 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
??有初步獨立識字的能力,會運用音序法、部首法查字典、詞典;
??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地書寫習慣。
二、 閱讀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初步學習默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語句意思,體會關(guān)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能復述敘事性作品大意,感受作品的生動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guān)心人物命運,與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 誦讀優(yōu)秀詩文,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感情,展開想象,領(lǐng)悟詩文大意。
?? 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積累語言材料。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
??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樂于與同學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 三、 習作
??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地所見、所聞、所感,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
?? 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 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新鮮感的詞句。
??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語句。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課內(nèi)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 口語交際
??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能簡要轉(zhuǎn)述。
??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地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
五、 綜合性學習
??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地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結(jié)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用書面或口頭方式表達自己地觀察所得。
??能在教師指導下組織有趣味地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 在家庭生活中、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由以上標準中五個方面來逐一解讀三年級語文課程對孩子的要求:
三年級要求孩子具備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能夠借助工具書如字典或詞典進行識字、解釋關(guān)鍵詞等學習活動,多音字增加也要求孩子逐步學習、掌握;同時三年級進入大量積累詞匯的時期,積累關(guān)鍵是詞語,而且是大量詞語的積累,這些好詞好句可以通過語文課堂學習、課外書目閱讀、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積累。書寫方面要正確、認真、規(guī)范,為以后的大量書面表達奠定基礎(chǔ)。
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堅持課內(nèi)外書籍的閱讀,專心讀書,帶著疑問讀書,邊思考邊讀書,帶著工具書讀書;讀書方式可以是朗讀、默讀、略讀;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結(jié)合實際生活,理解書中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能夠復述書籍主要內(nèi)容;體驗詩文的美好,背誦優(yōu)秀古詩文。
習作,學習寫作文,用心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事物,將所見、所聞,結(jié)合所思采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尤其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物或事情,并使用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作文注意修改,多說、多寫、多修改,勤于練習。習作意在培訓孩子書面表達能力、觀察力、感知力、邏輯思維等能力。 口語交際,多溝通,能夠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不懂就問,能夠聽明白別人表達的意思并能復述,能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生動表述給別人。
口語交際意在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感知力、理解力、邏輯思維能力。 綜合性學習就是培養(yǎng)孩子將以上四方面的內(nèi)容綜合應用的能力,不論是那個科目的學習最終將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觀察自然、觀察社會、提出問題、搜集資料、解決問題,用自己的口頭表達或書面表達方式將這個過程呈現(xiàn)出來。
在對三年級語文學習目標解讀之后,制定我們的三年級語文學習計劃,以課內(nèi)學習為基礎(chǔ),課外閱讀為拓展:
??課內(nèi)語文學習(老師的要求)
預習:課本至少大聲讀3遍,讀熟。用筆圈出課文中的生字。默讀課文,提出問題自行查找資料(至少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通過想、問、查等方式先嘗試解決問題。預習達到要求:獨立識字能力,質(zhì)疑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養(yǎng)成認真預習的習慣。
作業(yè):自覺、認真、及時完成作業(yè),書寫工整。
復習:熟讀課文、聽寫字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配備課后練習冊。
檢測:每單元同步檢測,期末語文試卷測驗。
閱讀:每天至少讀書半小時;培訓專心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讀書動筆的習慣(批注);培養(yǎng)邊讀邊思考的習慣(質(zhì)疑);培養(yǎng)帶工具書閱讀的習慣(查資料)。
作文入門:多說 多讀 多寫(日記、周記、循環(huán)日記)多改(修改符號)多鼓勵。
學習過程中關(guān)注學習效率、學習習慣、專注程度。
??家庭課外
作業(yè):每天檢查孩子作業(yè),發(fā)現(xiàn)并幫助孩子解決作業(yè)中的難題,通過翻閱語文書,看課堂聽課情況,進行針對性關(guān)注。按照要求開展好詞好句積累。把每一次書面表達都當成練字的機會,認真對待。
錯題本:將作業(yè)、課后練習、隨堂測試中的錯題及時改錯,并整理到錯題本中,每周再次檢驗。詞語表的詞,每周聽寫一次。
閱讀:小古文或誦讀,每天一篇,熟讀后錄音。古詩一天兩首背誦。自主課外閱讀,按照老師要求開展閱讀,鼓勵多用字典,自己閱讀資料。閱讀在小花生打卡。同步也通過聽故事、旅游、戶外等形式拓展視野。
作文:鼓勵孩子每周至少寫兩篇日記,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并認真批注,鼓勵修改,鼓勵多使用積累的好詞好句。
語文的學習貫穿人的一生,明確每一階段的目標,逐步開展,學以致用,且行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