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1-01-18
會識字,孩子的閱讀才能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fā)展。

妞的識字主要是外公外婆在教,指讀和識字卡兩種方式交替使用,齊頭并進。

指讀望文生義,即親子閱讀繪本時用手指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讀。識字卡(含掛圖)有兩種,一種是同事送的"人、牛、羊、水、火、山"之類帶圖的二手卡,一歲左右開始用;另一種是外公自制的大字無圖卡,兩歲左右開始用。他們秉承潤物無聲,寓教于樂的理念,將識字教學融入游戲中, 每天使用識字卡二至三次,每次練習十多分鐘,學習新字,復習舊字,區(qū)分形似字,聯想近似字,寶寶說字外公寫,從一堆卡片中找出指定字……記得自然皆大歡喜,忘了也理所當然,不過再教一次,如此不急不躁,靜待花開。

妞識字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不管在家還是出門,目光所及,只要有不認識的字,一定會窮追不舍,問個明明白白。

兩歲八個月,幼兒園入學前老師家訪時,妞便露了一手:翻出《嬰兒畫報》,清清楚楚地指讀了其中的一首童謠。。
回應 舉報
贊4
收藏1

推薦閱讀

8歲
想法
??對于識字這個話題,有兩個靈魂問題擺在面前:

1??學前識字有沒有必要?

2??到什么程度?

各位寶媽們!學前識字真的很重要,認字是閱讀的前提,而閱讀則是各個學科的基礎,且閱讀能力早就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你說重不重要??

再者,大環(huán)境下的小升初需要識字量,你也不想孩子剛以上小學就和其他孩子產生可見差距吧?

??啟蒙到什么程度?
?
漢字3000多個,其中基本常用字560個,學會560個基本可以看懂簡單的書本,而常用漢字807個,次常用孩子1033個,三項共計2...
9歲
9歲
想法
個人認為學前識字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認知接受能力最快的時間段,對語言敏感期就在3~12歲這段時間,那么三歲其實就已經可以開始教他認字了。

可是為什么有人說學前認字不好呢?可能是他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因為填鴨方式認字,比如找個小板凳坐下,大人指著字教孩子讀,如果是大人用這種方式學習,也會覺得非常枯燥,對吧?

可是如果換一種方式,比如是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呢?無意中的告訴寶寶某個標志上的字說的是什么,游樂園里面的標識寫的是什么?或者是去超市的時候順便告訴寶寶,這個是什么水果,多...
9歲
想法
完全沒必要討論,而是一定可以。多認一年的字,意味著什么?只要想明白這個意義,就能得到答案。

1.有的孩子3歲認字,5歲識字2000,然后就萬事大吉,靜等幼升小。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小學也會教認字,只是比別的孩子早認罷了。

2.有的孩子5歲認了2000,然而仍然依賴媽媽讀,聽著多不費力啊。只能說有那么丁點意義,但意義不大。

提早認字就是為了提早自主閱讀,孩子自己去在字里行間體會字的運用,接受新的知識,一般一年的自主閱讀量能到100萬字。這才是意義所在,積累了100萬字的閱讀...
11歲
想法
寒假可以開始認字啦!

找一個小朋友喜歡的主題(我娃的選擇是奧特曼),然后選擇相關主題的認字材料。

App可以用悟空識字,書流行的有:
?
四五快讀

但我堅定的相信,認字是建立在小朋友的需求之上,做父母的任務是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共讀很好的,不要著急,水到渠成!
感覺大家都在說學前有必要認字,那就認吧。

認到多少呢?以孩子興趣,和能夠參與的時間為準。學前600字是學前兒童很受歡迎的教材,它說600字,那我認為這600字是可以用來打底的,上限就是時間和精力范圍內所能達到的值,后面不需要太計較了。

我認為大班幼小銜接,應該計劃好,數語外的底線,以此為基礎結合孩子做基本的計劃,再在此基礎上談可繼續(xù)和深化的內容,這樣壓力會小一點,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牛蛙,雞啥會啥,能持續(xù)向上跑。

合理規(guī)劃很重要!
8歲
想法
很難一概而論。有一句話叫因材施教。不要因為大多數孩子學漢字就去學,也不要因感覺到年齡了就去學。還是要看孩子自己愿不愿意學?

我也算是個走過極端的媽媽。之前,我一直覺得兩三歲教識字太早。老早全學了上學怎么辦?可后來孩子的識字興趣實在太強烈。出門腳下踩的井蓋一定要看看是什么字。沒多久,井蓋上的雨、水、污、表信。。。就都認識了。后來明確的跟我表示過,媽媽教我識字吧,這樣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就能自己看書了。所以我沒辦法被逼無奈,只能教孩子認字了。在我決定教孩子識字之前,她可能已經認識幾...
11歲
想法
因為個人覺得識字后可以通過閱讀自行擴大知識面,所以答案當然是有必要,而且識字量越大越好。

我家娃大概是1歲開始識字的,外公外婆啟蒙,各種路牌、警示牌,標語、燈箱、廣告,看到啥學啥。到兩歲時,已有2~300的識字量,附帶還學了數字和26個字母。出門在外,娃總是很積極到處找自己認識的字。

后來看繪本講故事就順理成章了,幼兒園大班時,已經可以自己結結巴巴讀完芭比二年級分級書。

如今上了小學,能夠自己看喜歡的文字書,沒有出現過因不識字而讀不懂題的問題。前期啟蒙功不可沒啊!
家里小朋友是今年新一小學生,識字1000+入學,感覺這個識字量還可以,在班級里應該算是中等偏上吧,一年級上冊語文書上不認識的字估計整本不會超過五個,因為現在一二年級沒有書面作業(yè),所以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大多是預習和背誦,這些對于識字的孩子來說認認真真的完成也就是十分鐘,如果不認識字,那可能要花時間了。此外,識字之后閱讀的廣度可以進一步擴大,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孩子的知識面。
9歲
想法
1、非常有必要提前學識字。上小學后語數英都有學習任務,還要聽說讀寫背,如果沒有任何基礎一年級會比較痛苦。

2、最低要求是把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字學到基本能認的程度。如果有能力就盡可能的多學,能夠達到基本能自主閱讀的程度為好。
17個月
9歲
想法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還是看孩子的需求吧。到底該不該提前識字眾說紛紜:有人說提前識字不好,影響想象力什么的。。。。。。也有道理,因為看字的時候就看畫少了,而且提前識字如果孩子無法成句的快速讀,讀得慢也會影響理解,所以如果孩子是這樣的情況就別提前學。但是,有的孩子大一點了就對識字自發(fā)的產生好奇心,那就告訴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讀書的過程中說一說就行,有的小孩就是一不小心就能認識上千字的那種識字敏感型,這樣的話學學挺好,能自主閱讀了老母親就解放了呀。

反正我家的情況是介于兩者之間,...
上弦明月半
上弦明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