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花時間去淘各類書,書上的知識就全裝進孩子的腦袋了?否!?。⊥瑯拥?,花錢花時間去上各種上興趣班,孩子就能掌握對應的技能了?否?。?!
對于小孩子來說,不管是書還是興趣班,家長的參與和陪伴都很重要!所以在決定上某個或某些興趣班之前,先問問自己,我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陪伴,有沒有能力持之以恒地督促孩子練習。如果家長僅僅是抱著“我花錢就行,上成啥樣隨便吧”這樣一副甩手掌柜還望天收的心態(tài)的話,我認為學什么都學不好,緊接著一個一個興趣班都會以“半途而廢”收場,浪費金錢浪費時間。
藝術興趣班更是如此,經常會有前輩說“一入……深似?!边@樣的話。是的,藝術學習的技能性很強,這絕非一朝一夕的時間換來。打個比方:記得小時候,我可以花一個下午在操場上學會騎自行車,我可以花一個下午在溜冰場學會溜冰,花一個下午在游泳池學會游泳,但是我做不到花一個下午就會彈琴。學藝之路是漫長的,是需要下苦功夫來練就一身童子功的。所以一旦決定上藝術興趣班,就更加需要家長的參與、陪伴與督促。
說說我家的藝術興趣班選擇吧!因為是男孩的緣故,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鋼琴和圍棋,二者都能起到開發(fā)思維的作用。在虛心地請教了一些前輩之后,我得知鋼琴和圍棋都相當的耗時間,二者不可兼得,只能二選一的時候,我果斷放棄了學圍棋的念頭。理由是:一、音樂是世界的語言,接受音樂的熏陶,可以提升自身情操。二、對于音樂,我還是懂一些的,可以陪著孩子練琴,而圍棋則是一竅不通也不可能喜歡上。三、鋼琴可以演奏表演,以后大了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能放松心情或內心宣泄。試想一下,如果不聽人勸跟風地盲目又上鋼琴又上圍棋,結果是沒學多久還是會放棄圍棋,鋼琴還不一定能學好,得不償失!
一旦選擇后,就是雷打不動地練習。而我一直~一直~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
從中班開始學琴,學了兩年多,大班快畢業(yè)的時候過了鋼琴六級優(yōu)秀。孩子是屬于感興趣、比較喜歡彈琴的,考級前參加過一次鋼琴比賽得了個銀獎,對孩子的促動也很大。
現在小一,每天堅持練琴,正常一小時,時間緊的情況縮短到半小時。總體來說,孩子算是很配合了,偶爾也會討價還價地在時間和遍數上要求打折扣。
孩子的識譜能力強,反應快。視唱練耳也不錯,能不看鍵盤聽著快速辨別出不同的單音和兩個音。有樂感,聽到喜歡的曲子,回家能自己琢磨彈出來。有樂趣,能自己創(chuàng)作曲子,雙手彈奏,曲調還很好聽。每天練琴的間隙,都要彈奏幾遍自己編的曲子調節(jié)調節(jié),自我陶醉,很有成就感的樣子。
鋼琴老師說后面可以考慮考鋼琴八級,我們一致認為把基礎打扎實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