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5-03-06 · 圖片2

原來說的不做教輔是指除校內的?

我們校內可以算是一點教輔沒有發(fā)。老師留的作業(yè)都是家長自行監(jiān)督:做計算,讀熟課文,圈圈生字。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8歲
16歲
想法
小學階段也許還有比學業(yè)更重要的 是一些軟實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耐心且堅定的培養(yǎng)的能力,比如:情緒管理能力,社交情感,心態(tài),堅毅品格,自主學習,自我管理……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父母長期堅持,但又很難體現(xiàn)在成績上,。但是,這些能力是學科能力的基石,甚至推進器,幫孩子從“他主”過渡到“自主”,積極應對人生的每個階段,讓孩子會受益終生。
回頭看,在哥哥身上很多方面我們沒做到位,甚至缺失的,也導致了很多問題,學業(yè)表現(xiàn)也并不理想,在面對更大的學業(yè)壓力時,不能很好的適應。
所以現(xiàn)在我們在和弟弟一起學習,幫助他培養(yǎng)這些能...
7 4 4
10歲
想法
關于進階娃要不要做課內教輔 第一,戰(zhàn)略層面:原版英語,大量閱讀,奧數(shù)拔高三板斧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總戰(zhàn)略。由于課內相比之下簡單,如果不求短暫名次要求和分數(shù)追高,這樣是完全可行的,按部就班我們搞了三年半。
第二,操作層面:涉及到具體實施,數(shù)學課內是否要刷題?語文閱讀理解是否跟上?我認為也有必要,如果一點題目不做,考試的時候不一定不會,但是因為熟練度和題型問題,很可能犯意想不到的簡單錯誤。
第三,時間層面:1-3年級可以放非常少的時間在課內教輔,簡單準備一本根據(jù)情況抽測卷子即可。4-6年級建議加入專項練習部分集...
6歲
14歲
想法
寫過一篇日記,對于我家老說,#書店# 主要是閱讀?,F(xiàn)在想想,還有就是睡眠。從小學入學,姐姐就保持9點睡覺,六點半起床的習慣。老母親送完她去學校,還能去單位附近的24小時書店看上一個小時的書。想想還挺懷念那段時光的~~~~~~~
匿名花友
想法
所謂重要性的排序,個人認為是綜合家長操心的程度和孩子花費的時間而言的,具體到我家娃的小學階段,則是睡眠第一,早睡早起自然醒;健康第二,牙眼身高一個不少;玩耍第三,自娛自樂釋放天性;社交第四,小學友誼延伸至大學;學習第五,鼓勵自學、雜學和試錯。
3歲
9歲
想法
小學最重要的事…… 1-3年級,我都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很滿,演講,思辨,閱讀,拉丁,單簧管,畫畫,口語,游泳……學科類輔導一個也沒上。數(shù)學,普娃一枚,奧數(shù)夠不著;語文,就是閱讀;英語,雖然跟進,但抓得不緊。一圈下來,我覺得親子關系挺重要的。不管干什么,先得把親子關系處理好,孩子愿意相信我,我也懂孩子,好像這就不錯。
馬上就要四年級了,課外班已經(jīng)在減了。感覺現(xiàn)在需要有更多的時間去見世面,見眾生,見天地。無論學了多少,最終還是要實踐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這個道理。多出去走走,看看,感受感受,才...
8歲
想法
說的挺有道理的。我家校內主要是跟著學校,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額外多了一本默寫能手,主要是檢查一下語基。每天會堅持語文的閱讀,一般10-15分鐘。英語主要是打卡,繪本閱讀堅持的一般。數(shù)學計算用的時間最多,思維拓展也有幾道題。因為是低年級,所以還有一周兩次的乒乓球課和一周一次的美術課。
11歲
想法
學習方面重要的事。
語文是閱讀。包括泛讀,文學常識的積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名著賞析聽精講等。校內:字詞聽寫。
數(shù)學:校內跟住老師進度認真完成作業(yè)。校外跟著天天練思維,做一做,練一練。
英語:閱讀,聽力,口語輸出。寫作輕易用不上,除非考試。
9歲
11歲
想法
小學一年級培養(yǎng)學習習慣,剩下的小學時間,數(shù)理化提前學,初高中的內容太多,提前學孩子初高中還能有些時間在興趣愛好,語文就是海量閱讀,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不行,到了初高中無法深入學習。
8歲
想法
女娃 目前二年級下,大量時間用在了學武術,不到6歲開始學武術一直到二年級上 幾乎都是天天上武術,一節(jié)課2小時?,F(xiàn)在因為各種原因 一周四節(jié)左右,其余時間都在學英語。
8歲
想法
看了文章 搞不清什么是教輔了 那些課外的東西不也是教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