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4-01-30 · 圖片2

幼兒早識字真的會破壞想象力嗎?NO!

對于幼兒該不該識字的爭論歷來很多。識字的好處,這里就不多說了。
今天主要說說讓很多家長最擔(dān)心的一個問題——教幼兒早識字,到底會不會破壞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曾經(jīng)我也很擔(dān)心這個問題,所以一直忍著不教,直到雪球三歲半的時候才正式教她認字。
那么幼兒早識字會破壞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這個觀點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我查閱了很多資料,最后只找到一篇論文詳細地介紹了這個觀點。
這篇論文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周洪飛在1999年 《學(xué)前教育研究》上發(fā)表的《識字和不識字幼兒圖書閱讀的比較研究》。
為了了解識字和不識字幼兒進行圖書閱讀時究竟有何不同,周洪飛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選取四所一類幼兒園的60名大班幼兒 ,以識字測驗的得分為基礎(chǔ) ,將這些幼兒分為高識字幼兒組(17人)、中識字幼兒組(20人)和低識字幼兒組(23人),三組之間識字水平差異顯著。

測試內(nèi)容為三個方面:觀察記憶力、想象力 、理解力。
測試材料是ABC三套圖文并茂的故事讀物 ,A材料測試觀察記憶力, B材料測試想象力, C材料測試理解力。

先讓幼兒看A材料, 2分鐘后收材料 ,讓幼兒根據(jù)對主要形象特征和背景的感知回憶,完成相應(yīng)的填色和添畫練習(xí)。
接著讓幼兒看B材料,,讓幼兒看看想想 , 編有趣的故事,然后再對指定畫面進行對話和心理活動的想象 。
最后讓幼兒看C材料 , 并對故事的情節(jié)方面提出帶有關(guān)鍵性的五個問題, 讓幼兒回答,測其理解力。

結(jié)果是高識字組幼兒觀察記憶、想象得分率低,理解得分率最高;低識字組幼兒觀察記憶、想象得分率最高,而理解得分率為最低;中識字組幼兒則界于兩組之間。

實驗中發(fā)現(xiàn),高識字和部分中識字幼兒更關(guān)注文字 , 往往一拿到書就逐字逐詞逐句進行點讀,即便是看圖也屬印證文字性的,因此,高識字幼兒閱書后, 頭腦中對畫面特征的表象是模糊的。
并且,高識字幼兒往往受文字表象的束縛 , 對畫面的想象性較淡薄,在編故事和想象人物對話及心理活動時,常常直接念書上的文字,因而觀察記憶力、想象力兩項得分明顯均低。

低識字幼兒主要接受來自于圖畫的信息。圖畫具有視覺形象性特點,生動的視覺表象能提高幼兒閱讀的積極性。同時,與文字信息相比,圖畫信息整體同時性地映入幼兒視覺通道, 其視覺的廣度和心理上的認知廣度都更拓展了, 這使得他們在觀察記憶項目中產(chǎn)生了積極效應(yīng)。
在想象性實驗中,由于低識字組幼兒不受文字的約束, 他們往往看圖仔細,想象馳騁, 有些已突破作品和知覺經(jīng)驗的束縛。

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識字對正確理解圖書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所以高識字組幼兒理解得分率最高。

基于上面的研究,周洪飛最終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識字有利于對圖書內(nèi)容的理解, 但它使幼兒對圖書畫面的觀察記憶以及想象受到局限 。

這篇論文的內(nèi)容,似乎完美詮釋了幼兒早識字會破壞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這個觀點。
但事實并非如此。
周洪飛在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
中識字組和高識字組幼兒對無文字想象的得分均明顯高于有文字想象。因此,綜合這一結(jié)果,可以說明“高、中識字組被試想象類得分低是由于自身想象力不佳”這一猜測是不正確的,是圖書上的文字限定了識字幼兒對繪本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對話的想象。

可見,識字并沒有破壞孩子自身的想象力。

而且周洪飛得出的“是圖書上的文字限定了識字幼兒對繪本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對話的想象”這個結(jié)論,也是有問題的。他沒有理解繪本中的圖畫與文字之間的關(guān)系。

實驗中給孩子看的圖文并茂的圖畫書,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繪本(當(dāng)然還有純圖畫無文字的繪本,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nèi))。

曾經(jīng)兩次獲得過凱迪克獎金獎的美國畫家芭芭拉·庫尼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說出了繪本中圖畫與文字之間的關(guān)系:繪本像是一串珍珠項鏈,圖畫是珍珠,文字是穿起珍珠的細線,細線沒有珍珠不能美麗,項鏈沒有細線也不存在。

我國的繪本界大咖彭懿曾經(jīng)說過:在絕大多數(shù)的繪本里,圖畫與文字呈現(xiàn)出一種互補的關(guān)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種所謂的交互作用。一本繪本至少包含三個故事:第一個是文字講述的故事,第二個是圖畫講述的故事,第三個是文字與圖畫相結(jié)合而產(chǎn)生的故事。我們讀繪本,其實讀的就是這第三個故事。

現(xiàn)在看出來周洪飛的問題在哪里了吧。
繪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讓你看著圖畫去想象的,而是讓你看圖文講述的故事,孩子對這個故事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識字的孩子對繪本的理解力得分高,反而證明了識字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赤裸裸的好處。

而且周洪飛在實驗中得出的“識字使幼兒過于關(guān)注文字,使得他們對圖書畫面的觀察記憶以及想象受到局限”這個結(jié)論,本身也是有問題的。
他這個結(jié)論換種說法,就是說“圖畫會比文字更具有想象力”,這個說法非常偏頗。
因為很多時候,文字反而比圖畫會帶給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間,相比文字,圖畫反而有時會妨礙、甚至扼殺我們的想象力。

比如,我們來看看經(jīng)典繪本《爺爺?shù)募t臉頰》這本書的的第七個跨頁。這個跨頁的左邊是文字頁,右邊是圖畫。

一個人看繪本的時候,目光是從左面一頁移到右面一頁的。這樣一來,識字的孩子先看到的就是文字,而不是圖畫了。識字的孩子先讀到的是這樣一段文字:
一次,爺爺散步時在森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雙翅膀。他把翅膀安在自己身上,在空中很快地飛了一圈,然后把翅膀又放回到草地上。
然后,才去看右邊的圖畫。
而不識字的孩子,因為看不懂文字,看到文字頁自然就會跳過去,先看圖畫,然后聽家長給他讀文字。

你一定會不以為然:先看文字,后看圖畫,和先看圖畫,后看文字,又有什么區(qū)別呢,還不都是圖文合奏?
不,太有區(qū)別了。
當(dāng)讀完這段爺爺幻想的文字,你就用想象力“看到”了一個連續(xù)的畫面,它像一部動畫短片,至少由四個場景構(gòu)成:還是個小男孩的爺爺發(fā)現(xiàn)翅膀,插上翅膀,展翅飛翔,歸還翅膀??赡憧磮D畫,它只是選擇了其中的一個場景:發(fā)現(xiàn)翅膀。

所以說,先看文字后看圖畫,比先看圖畫后看文字,更能激發(fā)想象力。

文字還擁有一種魔法般的力量,它能讓一百個讀者想象出一百片不一樣的森林,一百個不一樣的小男孩,一百種不一樣的翅膀,你心中的畫面,絕對不會與別人心中的畫面重復(fù)。

而圖畫有時反而會妨礙甚至扼殺我們的想象力。

不信我們來顛倒一下順序,先看圖畫,后看文字。當(dāng)你看過這個畫面,再去讀“一次,爺爺散步時在森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雙翅膀……”時,你就會失去想象力,先入為主,想象到的只是與這個畫面一模一樣的森林、小男孩和翅膀。

曾經(jīng)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看過《白雪公主》電影的孩子,畫出他們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結(jié)果,每個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都和電影中白雪公主的形象差不多。而他們讓從沒有看過《白雪公主》電影、只是聽過故事的孩子來畫時,每個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都不一樣。

文字給了我們一雙想象的翅膀,要是不小心,就會被圖畫奪走。圖畫擅長表現(xiàn)空間和具象,卻不擅長表現(xiàn)時間、聲音、味道、事物的因果關(guān)系和人的心理活動、對話、人物關(guān)系等,而這些對于文字來說都不在話下。

比如經(jīng)典繪本《逃家小兔》的第一頁畫的是一只大兔子在追小兔子,下面文字寫的是:
從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離家出走。有一天,他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



如果單看圖畫,我們不僅看不出這兩只兔子是什么關(guān)系,更不知道它們說了什么。
如果你單看文字,不看圖畫,你的腦海里又會浮現(xiàn)出一幅怎樣的畫面呢?不一定是兔子媽媽在追兔子寶寶吧,也許是小兔子和媽媽在說話……

這就是文字的作用。凡是畫不出來的東西,用文字都可以表達出來,文字是抽象的,不是讓你去看,而是去想象的。


好了,啰嗦了這么多,相信你已經(jīng)不再認為過早識字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了。
所以,不管是孩子到了識字敏感期自己想識字,還是父母想教孩子識字,都大膽地去做吧。


參考文獻:
周洪飛,識字和不識字幼兒圖書閱讀的比較研究,《學(xué)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彭懿,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jīng)典,接力出版社,2019-02-01
彭懿,圖畫書應(yīng)該這樣讀,接力出版社,2012-02-01
朱自強,兒童閱讀專家指導(dǎo)書系:親近圖畫書,明天出版社,2016-05-01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7歲
想法
不影響…

讀圖能力
一開始繪本啟蒙時 應(yīng)該就已經(jīng)無形中行成習(xí)慣了…
100層系列 14只老鼠系列以及無字書《不可思議的旅程》還有好多低幼繪本《誰藏起來了》《小金魚逃走了》等…
都能提高孩子讀圖能力、專注力…

識字能力
我們3歲半左右 四五快讀及洪恩識字1300 已經(jīng)刷完 …
最近雖沒有測識字量…但 成語故事書能自讀…

讀新繪本或是百科 依然會自己先讀圖而后才開讀……

15 12 1
8歲
想法
我覺得并不會吧,我女兒不到三歲就識字,但是并不是用四五快讀,用簡單繪本,現(xiàn)在三周也識了大約300來字,其實文字比圖片更抽象,更需要想象力才是,而圖片其實還是直觀的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第1級 春天花兒開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第1級 找彩蛋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第1級 森林我的家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第1級 尼莫朋友多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第1級 雪寶的一天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第1級 蘇菲亞的小鳥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第2級 美麗的心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 第2級 白雪公...
8歲
想法
識字就影響想象力了? 我覺得識字不影響想象力,影響想象力的是天天只刷題,不閱讀。認字和看圖片互不影響,對我家孩子的日常觀察,雖然早能自主閱讀(實際識字量是二年級下,估計不到2千字)但是依然喜歡看圖片,自己翻書都是先看圖片,順便秒幾眼上面的字。
不要為了識字而識字,識字的目的是閱讀,博覽群書才是識字的目的。
順便說一下,如果時間倒流,當(dāng)我孩子還是三歲,我覺得沒必要買識字書,專門識字,花這么多錢還特別費媽,只需要拿著一根指讀棒(強調(diào)不是孩子拿著指讀棒讀,是家長),邊指邊讀,毫無痛苦,你發(fā)現(xiàn)孩子...
10歲
想法
個人覺得不會,但是學(xué)的方法要講究 自己瞎說八說的,沒有理論依據(jù):
1.單從學(xué)業(yè)發(fā)展角度看,孩子識字早、識字多肯定是對學(xué)業(yè)有幫助的。
2.讀圖是天性,好看的圖大家都喜歡看,和識不識字沒關(guān)系。孩子往往更喜歡看圖。
3.細節(jié)觀察是需要引導(dǎo)的,觀察能力同樣需要鍛煉提高,也和識不識字沒有關(guān)系。不識字,聽爸媽講,有些孩子也不會仔細看圖。
4.對想象力的影響,我認為是胡說八道。最早是《讀者》還是什么雜志上一個小故事,美國媽媽狀告幼兒園教自己孩子認字母限制想象力云云。首先這個故事真假難辨。其次就算是真的,法官和這個媽媽也不是...
6歲
想法

不會!反而是識字能夠助力3歲半兒童更好地理解繪本中的文字內(nèi)容,進而加深對故事整體的理解。

特別是對于以文字敘述為主的繪本,識字的孩子能夠更自主地獲取信息,減少對家長講解的依賴,提升閱讀的獨立性。

當(dāng)然,從某種程度而言,如果識字過程過于機械、枯燥,的確可能限制孩子的思維靈活性,影響想象力的發(fā)展。

關(guān)鍵在于識字的方式與內(nèi)容。若采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如通過故事、游戲等進行識字教學(xué),孩子不僅不會感到束縛,還能憑借自主閱讀更多內(nèi)容,拓寬知識邊界,進而拓展想象空間。#學(xué)識字# #識...
4 1 1
我和樓主有同樣的困惑。我家娃剛過三歲生日,最近發(fā)生幾次問我字的事情,我覺得有點像敏感期,所以我在糾結(jié)要不要識字的問題。通過理性的分析,我采取了“慢識字”的方法。

1.先說識字到底會不會影響想象力的事。影不影響想象力我不敢說,但是肯定改變了讀繪本時的思維方式,包括畫面想象、思考理解、甚至是記憶。所以能在不識字時看繪本就多看點,鍛煉好這樣的思維能力更重要,就類似于會走之前要多爬一樣的道理。

2.再來說怕錯過識字敏感期的問題。其實如果先不教認字也可能娃會更期待,但是家長卻不敢冒...
6歲
想法
不只在一個平臺上看到這種“認字早影響孩子想象力”的說法,三人成虎,我確實有過那么一段時間的糾結(jié)和擔(dān)心,但畢竟娃已經(jīng)認了好多字,并且認字的熱情持久不減,就順其自然吧!最開始是姥姥教孩子認數(shù)字和字母,因為地墊上有,就地取材很是方便。不得不說一歲多的寶寶真的都是天賦異稟,記憶超群。逐漸過渡到在小黑板上寫著教,那可寫的東西太多了,自然就寫到了漢字。見娃喜歡姥姥更是樂此不疲。之后就是各種繪本和字卡。就這樣在我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娃在兩歲的時候有了兩百的識字量,我也十分歡喜。兩歲多了就偶爾...
2 2
7歲
想法
之前看過一種說法,說小娃識字也是把字當(dāng)圖片在記,她們的記憶過程就像是照相機拍照一樣,是一個整體存儲在大腦里,然后需要用的時候在整體調(diào)出來~

我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我發(fā)現(xiàn),在孩子認識字以后,讓她寫,在告訴她筆畫和偏旁以前,她寫的過程和畫圖無異~
這個問題我們也思考過,在識字的文里,我們也討論過。

1、識字和繪本閱讀的沖突性到底存在嗎?我家孩子看書只看圖,不看字,需要干預(yù)嗎?專家說認字影響想象力,我該怎么讀書?

A1:以前我覺得沖突,現(xiàn)在我覺得認字還是要提前解決。當(dāng)然親子共讀一直要保持,這個不沖突.。

A2:我小時候識字應(yīng)該算早的,我記得我5歲多給我姥爺讀報紙。但是后來不太會看圖片,對于圖紙,說明書上的圖看不明白。

A3:認字早,影響想象力,可是閱讀層次會深很多。我覺得為了保持想象力而不認字是矯枉過正。

A4...
15歲
想法
我覺得會影響想象力。因為,3歲半還是形象思維發(fā)育關(guān)鍵期。太早學(xué)字,會把孩子引到抽象思維上去。以后看書就直奔文字,而不愿意仔細看畫面了。
其實,看大量圖畫書非常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家長不要讓孩子讀圖畫書上的文字。幾行文字無法表達畫面豐富的內(nèi)容。家長可以讓孩子只看畫面,盡情地觀察、發(fā)現(xiàn)、編故事。而不要這么早就教孩子認字。
雪球媽媽
雪球媽媽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