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8-07-22
我家就很簡單了……以前口頭禪還有一句,死了就死了。

2歲多的時候跟我討論過,還想好遺言了,大意就是他死了,我跟他爸就再生一個,所有的玩具都給他,他的一切全由下一個孩子繼承。(瀑布汗的我……)

看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小池塘,賣火柴的小女孩,為娘都是哭到不行……他呢,一點兒事兒都沒有(′?ω?`),丟我一句死了就是死了……

可能他的童年是在兩個地方跑的,而且這家伙的記憶力很驚人,哪個奶奶這次沒有看到,追問之下,我就告訴他,那奶奶去世了。自家太太太爺爺去世了,也是哦知道了的表情,出去爬山亂晃,有時候能看到墳地,我也會跟他說,只是陳述事實,會表示遺憾,但不添油加醋。所以他可能覺得這是個很正常的事兒,人總會死的。

家里養(yǎng)的東西……也常常就掛了(((?Д?;))),然后某熊就摸摸的陪著爸爸埋尸體……,我有時候想我的荷蘭豬了,他會安慰,估計只是不希望我傷心。這一點我抓住∑( ̄□ ̄;)教導他,好好活,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但媽媽會傷心,不希望我傷心,就得好好活⊙﹏⊙∥目測有效。

目前剛4歲,最近正好跟孩子討論求生節(jié)目,里面有一段一個人陷入困境,沒吃沒喝,去抓個魚就會有鱷魚圍上來,孩子直接來一句吃鱷魚。不怕死么?死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餓死,拼一下都有機會。(實際上那位求生者最后也是這么做的。)

討論另一個求生的,同樣沒吃沒喝,快死了,這時候撿到一個剛死的兔子,吃還是不吃,我家那只堅決選擇不吃,因為兔子可愛,餓死也不吃死兔子,但我話題一轉(zhuǎn),你死了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這時候他估計明白了點東西,不再是死就死了,而是好吧,我吃,(那表情是生不如死……),估計稍微懂了點了吧,起碼沒甩我一句,讓下一個孩子來繼承(?д?≡?д?)

另外木乃伊,科普書之類的都能很好的說明死亡(理智),其他的一些關(guān)于死亡的繪本(感性),根據(jù)自己的孩子選擇吧~

有一點就是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死了可以死,但活著必須好好活(′ω`★)
回應 舉報
贊5
收藏

推薦閱讀

隨著孩子的成長,死亡相關(guān)問題不可避免會被提及的。

第一次談到相關(guān)問題是一歲多聽了賣火柴的小姑娘之后,問我為什么小姑娘見到她奶奶第二天就死了,對于這個問題我猝不及防,敷衍了事說她奶奶在天堂等著她,所以她是去天堂見奶奶了。小嘟還特地追問小姑娘的奶奶是王母娘娘嗎?.......那段時間聽多了童話故事,在她的認知中死亡就是去了天上,例如《海的女兒》等

孩子第一次對于死亡表示很悲哀是幼兒園大班(不到6歲),那是在看了《西頓動物記》之后,讀了紅頸鶴一家的悲慘遭遇她哭了,說為什么就沒有...
16歲
想法
我家孩子很早就接觸、討論并理解了“死亡”這件事。我覺得不用避諱這個話題,而且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大約在她4歲時,有一天在街上問我:媽媽,為啥其他小朋友都有奶奶,我沒有奶奶?我說因為奶奶已經(jīng)去世了。當她搞明白人去世就是死了,死了就是再也看不到人的意思后,當街痛哭一小時,誆都誆不到。當時我告訴她,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就像花會開會落一樣。奶奶去世了,但是奶奶沒有消失,天上的月亮就是奶奶的笑臉。

過段時間,她又琢磨著,回來問我奶奶真的沒有消失?我說真的。人由原子構(gòu)成,人去世了,但...
想法
我覺得面對或者理解“死亡”,我自己都不能做到心平氣和,要在這方面引導好孩子,真的很難。看見有花友因為宗教而讓此事變得簡單和從容,心里還是很羨慕的。希望我們也有能和宗教結(jié)緣的那一天吧。

孩子父親去世后,我媽就提醒我要早點把真相告訴孩子,不能瞞著他。我也知道瞞著的傷害更大,但是也不知道怎么開口。三歲半多的孩子,其實隱約也知道發(fā)生了很不尋常的可怕事情,所以他每天睡覺前都會重復地要求“明天你帶我去找爸爸”,重復地問“我想爸爸了,爸爸到底去哪里了?”我只能在黑暗中偷偷地流著淚,找著各...
9歲
想法
看到大家推薦了很多繪本,很多感性的認知,我就補充一個偏理性的觀點吧!理性和感性同時進行!

娃還3歲不到,對死亡的概念其實是模糊的…但從開始了解世界開始,“死亡”就是不可逃避的話題!目前對“死亡”的教育大部分關(guān)乎自然界,感覺自己很“冰冷??”!

娃是個小小恐龍迷,涉及的不僅是“死亡”,還有更大范圍的“滅絕”!

但隨著科普的進行,愈發(fā)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理解“死亡”概念的過程,會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宏大的世界觀!擁有一個大格局!等再大一些對人的死亡應該會有一個更加理性的認知!
...
12歲
想法
死亡對孩子來說是個很沉重的話題!特別推薦下面這兩本書!

千萬別放棄,這本告訴孩子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要放棄生的希望!

要幸福地活著,這一本卻告訴孩子活著的意義!

兩本書都讓人動容,對于生死,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對生命有著這樣的態(tài)度就很好了!我自己第一次讀這兩本繪本的時候,也被深深打動了!

死神先生1: 千萬別放棄 死神先生2: 要幸福地活著
16歲
想法
1.看一些有關(guān)死亡的書籍,比如:《獾的禮物》《小魯?shù)某靥痢泛汀断穆宓木W(wǎng)》:《不老泉》也是是一本很棒的書。

2. 讓孩子適當了解一些宗教信仰:比如生死是一種生命的輪回。

3. 清明節(jié)帶孩子一起掃墓,小朋友會慢慢去理解的。

4. 人生是向死而生的,所以才會理解生命的意義,過好每一天。

5. 理解生命的延續(xù)?!断穆宓木W(wǎng)》中,Wilbur 后來和夏洛特的子孫們成為了好朋友。微笑著活下去,充實生活的每一天。

Bridge to Terabithia 小魯?shù)某靥?/a> 獾的...
9歲
13歲
想法
孩子大班也問過關(guān)于生死的問題,對于成人的我來說也是懼怕死亡的,于是在網(wǎng)上搜了搜合適的繪本,感覺《一片葉子落下來》算是孩子最能接受的,比較自然,再提死亡就不會哭的稀里嘩啦啦
6歲
13歲
想法
清明節(jié)就是很好的死亡教育的契機。然后繪本諸如《爺爺變成了幽靈》《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等都很溫暖的講述了死亡,孩子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16歲
想法
一片葉子落下來,目前覺得最合適的一本繪本。在不可回憶的過去,因著這本書的支撐,和寶寶度過了最難過的歲月。

一片葉子落下來
8歲
15歲
想法
老大在幼兒園的時候,也問到過這樣的問題,每次說到人都有一死無法接受,哭著叫著就是不讓媽媽死,要和媽媽永遠不分開,我也沒怎么糾結(jié),不分開就不分開吧!現(xiàn)在小二了,能夠正確理解了死亡,也能欣然接受了!昨天復習繪本《長大做個好爺爺》,還告訴我說“爺爺睡著了,再也醒不過來了就是死了”,這要是放在以前,又得大哭一場了!
Zed&Zelda
Zed&Zelda
2014
作者熱門分享
【流水賬】馬熊媽17年的英語進程  贊27 · 收藏138 · 評論52
要不要給孩子用Kindle類閱讀器  贊23 · 收藏63 · 評論63
2019??的聽單  贊6 · 收藏60 · 評論3
【更】~教材與我與我兒  贊6 · 收藏41 · 評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