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很簡單了……以前口頭禪還有一句,死了就死了。
2歲多的時候跟我討論過,還想好遺言了,大意就是他死了,我跟他爸就再生一個,所有的玩具都給他,他的一切全由下一個孩子繼承。(瀑布汗的我……)
看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小池塘,賣火柴的小女孩,為娘都是哭到不行……他呢,一點兒事兒都沒有(′?ω?`),丟我一句死了就是死了……
可能他的童年是在兩個地方跑的,而且這家伙的記憶力很驚人,哪個奶奶這次沒有看到,追問之下,我就告訴他,那奶奶去世了。自家太太太爺爺去世了,也是哦知道了的表情,出去爬山亂晃,有時候能看到墳地,我也會跟他說,只是陳述事實,會表示遺憾,但不添油加醋。所以他可能覺得這是個很正常的事兒,人總會死的。
家里養(yǎng)的東西……也常常就掛了(((?Д?;))),然后某熊就摸摸的陪著爸爸埋尸體……,我有時候想我的荷蘭豬了,他會安慰,估計只是不希望我傷心。這一點我抓住∑( ̄□ ̄;)教導他,好好活,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但媽媽會傷心,不希望我傷心,就得好好活⊙﹏⊙∥目測有效。
目前剛4歲,最近正好跟孩子討論求生節(jié)目,里面有一段一個人陷入困境,沒吃沒喝,去抓個魚就會有鱷魚圍上來,孩子直接來一句吃鱷魚。不怕死么?死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餓死,拼一下都有機會。(實際上那位求生者最后也是這么做的。)
討論另一個求生的,同樣沒吃沒喝,快死了,這時候撿到一個剛死的兔子,吃還是不吃,我家那只堅決選擇不吃,因為兔子可愛,餓死也不吃死兔子,但我話題一轉(zhuǎn),你死了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這時候他估計明白了點東西,不再是死就死了,而是好吧,我吃,(那表情是生不如死……),估計稍微懂了點了吧,起碼沒甩我一句,讓下一個孩子來繼承(?д?≡?д?)
另外木乃伊,科普書之類的都能很好的說明死亡(理智),其他的一些關(guān)于死亡的繪本(感性),根據(jù)自己的孩子選擇吧~
有一點就是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死了可以死,但活著必須好好活(′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