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四年級,娃寫作業(yè)到八點(diǎn)多,玩耍洗漱后就到9點(diǎn),基本沒有親子共讀的時間。而且我也要盤二寶。
但是我們一年級基本每天都要親子共讀。二年級間斷地親子共讀,書目也由帶拼音的升級到無拼音的。到了三年級,我們階段性地共讀,升級了材料,變成散文而不是故事。
我個人感覺有條件的(時間)還是堅(jiān)持共讀吧。其實(shí)你也堅(jiān)持不了多久了,等到高年級作業(yè)量上來后,你想親子共讀你都覺得占用她睡覺或者自主閱讀的時間。
我親子共讀一開始是想領(lǐng)著她讀整本小說,共讀了三四本后,她上道了。我又想著拉一拉,帶到無拼音的書,于是選擇了《佐賀的超級阿嬤》《時代廣場的蟋蟀》等書。幫她成功過渡到無字的書。又為了拉閱讀速度,印她讀了一些系列叢書的一本,然后閱讀速度和范圍就擴(kuò)大了很多很多。
再后來,我又用同樣的方式拉了別的。比如我想拉孩子讀那種很厚字很多的書,密密麻麻那種。我就選了《永遠(yuǎn)講不完的故事》,我真的是一頁一頁地讀,讀到她自己嫌棄我慢。至此,我順利拉她進(jìn)入密密麻麻的書的世界。再也不是《小豬稀里呼嚕》的拼音書,也不是《窗邊的小豆豆》稀疏的文字書,也不是《時代廣場的蟋蟀》小楷本薄薄的文字書。
最后,我在三下,想拉她看更多的成人也讀的故事書,最好是一套一套地,方便再拉閱讀速度和閱讀量。于是我又開始讀《射雕英雄傳》,一開始她不太想聽我讀,因?yàn)槲医o她讀就浪費(fèi)她自己讀沈石溪的時間。最后也成功帶她入坑。至此,她沒有時間留給我親子閱讀,我也沒有時間陪她讀。感覺挺可惜的,親子共讀其實(shí)特別好,我一邊讀一邊賞析給她聽,和她討論。她也讀給我聽。就在床上,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那樣的時光特別好,只是現(xiàn)在作業(yè)太多,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