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樓主的問題,想到今早給娃娃按摩眼睛時,娃娃分享給我的一點閱讀體會。娃娃最近在讀一些名人自傳,讀的過程中娃娃對犯錯這件事有了些許不一樣的感受:
娃娃從費曼自傳中摘錄了一句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一生中把所有錯誤都犯過了,就知道什么事不該做了,而這一生也就完了?!保ň渥哟笠馊绱?,可能我記得不準確,有差異哈)而查理芒格的聰明之處就是去研究別人的錯誤和失敗,從中吸取教訓,不讓自己重蹈覆轍。所以我們要重視錯誤,更應該反思錯誤,重視和思考錯誤是人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nèi)基說:“不能思考是愚蠢,不愿思考是固執(zhí),不敢思考是奴性”,我們之所以經(jīng)常性犯同樣的錯,比如作業(yè)中的各種小錯,就是覺得這些錯誤無所謂,從不重視錯誤,更不愿、不敢反思錯誤,長此以往,形成習慣,留給自己的將會是什么不言而喻。即便從眼前來說,不重視自己作業(yè)和考試中的小錯,總是重復性出錯對于時間也是一種無窮的浪費,既然都會,何必出錯、改錯,有無數(shù)遍重復改錯的時間不如拿來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兒。
哈哈,對于樓主的苦惱,我也曾深有體會,個人覺得除了規(guī)矩好習慣之外,更多地還是要和娃娃一起端正好態(tài)度,尤其是重視錯誤的態(tài)度。這種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問題大多出在審題、計算等錯誤項上,利用錯題本,和娃娃一起分析一下導致審題出錯的原因有哪些,想想哪些措施可以幫忙避免,計算類錯誤主要出現(xiàn)在哪一領域,比如小數(shù)乘除法?分析一下每次出錯的根本是什么,從中發(fā)現(xiàn)看似簡單的小錯,其實有很多可能還是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夠,經(jīng)常性地復盤錯題,重視錯誤的原因,才能端正態(tài)度,減少無謂的犧牲
羅里八嗦說多了,樓主莫怪
?
窮查理寶典
卡內(nèi)基自傳(2018新版精裝, 完整全譯本, 與《林肯傳》《富蘭克林自傳》《洛克菲勒自傳》并稱美國四大傳記)
別逗了, 費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