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1-27
小二生,低年級的學生,個人經驗覺得沒太多說服力。但只說個人感覺的,目前校外培訓以興趣體育鍛練為主。除此之外,在家教點語文,英語,數學。語文類除閱讀經典書目外,還附加晨誦經典誦讀類書目,如詩歌,古詩。感覺經過一段時間,孩子的語感有所加強。個人理解的語文,很多的是培養(yǎng)語感。就好像讓外教教外文,可能不會說你這句語法不對,但肯定會糾正病句,這就是語感。英語類除要求看讀繪本,還要求每日背單詞,積少成多,反復復習。小朋友還小,記的快忘性也大。數學類,還是以做舉一反三類為主。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4歲
想法
“學有余力”是假象。

一個人的學習不是為了應付學校教育,而應當是反過來,讓學校為自己服務,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追逐自己的理想。

所以“學有余力”可能就等同于“學校教的(對于這個學生來說)不夠”。

學校教的不夠,孩子的求知欲沒有被滿足。

學校教的不夠,孩子的腦力沒有得到充分鍛煉。

學校教的不夠,孩子沒有機會經歷面對挫折戰(zhàn)勝挫折的過程。

學校教的不夠,孩子沒有嘗試過創(chuàng)造新事物,探索自己的邊界。

家庭想方設法幫他彌補學校的缺失還來不及,怎能說“學有余力”?

學有余力,就...
由題可知,問主說的是小學階段。

妞的小學過得相對輕松,精力應付課內學習綽綽有余,對于課余時間的娃,我們是這樣安排的:

一、相關學科的提高。數學自雞奧數,英語自雞原版閱讀加網課wonders,語文自雞寫作和古詩詞。

二、課外興趣班。繪畫長笛打擊樂管樂隊合唱團中國舞。

三、自由安排。沒錯!妞做完以上內容后仍有時間想干啥就干啥,包括但不限于閱讀看劇發(fā)呆閑逛打球游泳滑旱冰蕩秋千寫手帳編故事喂流浪貓。
17歲
想法
先說一下我娃情況,五年級了,課內都讓他自己搞定,我是連聽寫都不管的主,他拿手機自己錄音自己聽寫。

至于課外,興趣班只有書法,平時安排做點奧數,英語聽力和閱讀,其他的娃可以自己安排喜歡的中文閱讀,他經常放點音樂,找本喜歡的書看,讓我給煮點水果茶啊熱可可啊

不過寒假安排的任務有點多哈哈哈,但也給他自主時間的
15歲
想法
能相對輕松應付課內學習的娃,你是課外給他報提高班還是讓娃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時間呢?

?答:

語數外,看樓主想報哪個了

若時間多,就報,別太猶豫。否則后悔是將來。

校內成績好,也隨時被秒成渣。

當然,樓主若有更好地開發(fā)豐富娃兒的生活途徑也可以,比如搞科學實驗,搞編程
15歲
15歲
想法
我自己先來回答。小三生了,我們的文化類課外班一直只有一門英語,作為一名從高中開始變成數學渣的媽媽,也知道學好數學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曾不止一次動搖過想沖去培訓班給孩子報數學。孩子的課內部分還是學得相對輕松的,刷題不多但是成績還可以,所以我買了舉一反三給孩子假期里自學,孩子也喜歡這種有點挑戰(zhàn)的題。可是不報班我心里也不太踏實,但是一想到上課加往返路上要占用兩個多小時,課外班還要布置一定量的作業(yè)后就動搖了。總覺得孩子才小學,還是希望他有盡可能多的自由玩耍時間,希望以后回憶起童年的假...
15歲
想法
面對大眾的是普及教育,滿足最低要求而已,想提高只能通過額外的途徑了。

校外主要還是藝術運動個人素養(yǎng)類的,我家的實際情況就是完成校內作業(yè)就OK了,不做其他教輔,以外面學的代替練習冊刷題,螺旋上升的學習了,校內只會越來越輕松吧。
11歲
想法
小學階段還是以開闊視野,培養(yǎng)興趣愛好,做素質教育為主吧,現(xiàn)在就把學習搞的這么窄,以后豈不是越來越窄?

想想未來行業(yè)都是跨界,需要的知識越來越綜合,只抓語數外怎么行?知識的獲取越來越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有開創(chuàng)性思維,所以我會選擇后者。即便是課內的成績不理想,我也會補些基礎的素質方面的東西,因為小學階段那點東西都學不通,一定是哪出了問題,解決根本才是關鍵。
13歲
想法
先看一下學校是什么學校,有些城市公立學校要求減負,學校教的知識偏簡單,考試也是有的難有的簡單,如果是追求快樂教育得學校更是如此。如果是這種學校的學有余力,需要自己再去學習的東西多的很。各種課外的學習提高班和綜合素質提高都很有必要。如果學校本身教的很復雜,則可以考慮給孩子適度放松了。
12歲
想法
能輕松應付課內知識的時候,有征求孩子的意見,補習還是孩子的意愿比較重要,除此之外,生活中確實還有許多值得孩子學習的!人際交往,家務勞動,旅游閱讀等等!如果在才藝方面,孩子有所喜歡,那也可以多多參加課外!做一個豐富多彩的孩子真的很好!
才小一,可能沒多少說服力。

我們學校壓力不大,不用費太大力氣就可以解決校內。我的要求也不高,不非得雙百啊,還是第一名啊,掌握了就行?;丶一揪筒蛔鲂鹊膬热萘耍鲆稽c奧數,然后語文閱讀,英語閱讀。然后就是玩了。
哈哈一笑
哈哈一笑
2011
作者熱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