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大體上規(guī)劃即可,但是不要事無巨細,分秒必爭?;蛘邚脑绲酵恚瑵M滿當當:刷題,背單詞,打球,或者讓大人的焦慮感填充孩子的每一分空白,生怕孩子又遺漏了什么。
一個民族要興旺發(fā)達,不僅要有人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更要有人仰望星空,堅守精神家園。
對于孩子來說,留時間讓孩子與內在鏈接,比任何知識技能都重要!??!性格養(yǎng)育和正確的養(yǎng)育方式比你去學著做怎么做老師雞孩子更重要。我見過太多例子,學前知識技能滿身,但是孩子沒有任何內驅力,只是填補家長安排的每一個時間表格的工具人。等孩子有能力說no后,孩子勃然大怒,你憑什么操控我的人生?憑什么我要學這些?你恐懼我不能繼承你的高知衣缽?你怕我輸在哪根起跑線?其實,哈哈,當你這么養(yǎng)育孩子的時候,你不當?shù)酿B(yǎng)育方式可能才是拖后腿的根本原因。等到上學了,孩子暴露真正問題,又痛心疾首。你以為玩積木,弄個背景音頻可以強化英語輸入,殊不知,你打斷了孩子專注的創(chuàng)造能力。你使出洪荒之力整的schedule可能對于四五歲小娃就是一個笑話。孩子天天整蠱到?jīng)]有時間探索和滿足自己的需求,孩子自己最聰明。天生對未知世界就有探索欲望。灌滿了知識的娃不緊要,最怕灌了半桶水,整到孩子覺得了無生趣,喪失內驅力和探索欲。等到學業(yè)中不求上進,課堂上各種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美其名曰,一定是教師教學方法問題,教的太簡單,我娃太超越。其實,還是先不要質疑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其他同學的智商平均數(shù)。本質是教師的課堂活動由易到難,孩子聽到一半,覺得老媽老爸都雞過我了,聽啥呢?一知半解,后面老師深入了,孩子又跟不上。長此以往…自然學業(yè)也是談不上優(yōu)異的。
恰當?shù)牧舭?,有時間發(fā)呆,有時間天馬行空~這些可以發(fā)展出自主創(chuàng)新,家長不要牽引過度,安排太滿,列出主要計劃,主要完成的重點活動即可。孩子如何幸福生活,或許,多刷幾道題目、多聽幾段英語音頻也不一定能解決呀,是吧?(笑)30年后,到底什么才是核心競爭力才,什么樣的技能才有殺傷力,你想過嗎,想想古時候的斯巴達人,孩子天天練射箭就得了;
人工智能的當今,或許有能力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比技能本身更重要,核心素養(yǎng)比知識技能本身更重要。別說大部分中國人焦慮,連我美國的朋友也焦慮。中國現(xiàn)在貧富差距逐漸拉大,階層日益固話,家長對自身和孩子競爭力的擔憂,所有的焦慮落腳到孩子的教育身上,幾乎全民焦慮,君不見外面各種班滿滿當當。
我始終覺得決定我們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絕對不是我們在孩子年幼時期,雞了(哦,不對,灌輸了)多少知識。如果我能努力修養(yǎng)好自己,影響他,教會他善良、勇敢有責任;在求學路上保護他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還有熱愛深度閱讀,思考能力;這些恐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