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前一直是家委,沒給老師送過一分禮,但是積極為班級事務(wù)工作和忙碌。自認為是個難得的好家委,和老師關(guān)系融洽。對于不聲不響地小丫來說,既不受到過分關(guān)注,也沒有被排擠打壓。這大概是一個小孩兒可以自由自在生長的最好狀態(tài)吧。
老師人不錯,起碼在我的觀察中,人品靠譜。會有某些積極的家長跟老師有較為親近的接觸,孩子由此得到了額外的照顧,個人感覺不見得是好事。
我是個出力的家委。小一時,班級需要布置和裝飾,我設(shè)計的班級后面的墻面。平時學(xué)校布置的各種文字工作,我基本負責(zé)。老師為此請我吃飯。感覺不送禮,還讓老師請吃飯的家長沒幾個,我覺得這樣的老師也沒幾個。
其他家委也各展神通,還不都是為了孩子。有專門幫老師收各種費用的,運動會、大合唱、出游……各種活動,很多家長都出錢出力,也有樂得啥也不管,只給錢的。小學(xué)家委不過如此。
好處大概也是有的。因為我對老師沒要求,就是希望能給孩子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什么三好學(xué)生,各種出頭露面的事兒,統(tǒng)統(tǒng)隨機隨緣,孩子有興趣就參與,沒有興趣就隨她。小丫看書的專注,老師注意到了,也很好地給予她保護。有一次,老師說,有次自習(xí)時,其他同學(xué)在寫作業(yè),小丫在看書,老師也想提醒她寫作業(yè),但是看她看得專注,就怕自己貿(mào)然提醒,嚇到她,哈哈,等到感覺她好像看完了一張,才走過去,提醒她。這份體貼也屬難得。
四年級的老師也是如此。
五六年級的老師……一言難盡了。讓孩子吃了一些苦頭。前任家委全部換掉,完全以利益聚集起來的家委,相互之間失去信任不說,搞得班級雞犬不寧,事情一波接一波,那位老師自己焦頭爛額,又拿學(xué)生出氣。一個好好的班級四分五裂,孩子們備受摧殘和折磨。我們也算是見識了。
但人生不過如此,守得云開見月明。孩子也由此歷練了心智和性情,反倒是一種獲得。
如今初中老師的寬厚讓孩子尤其覺得放松與安慰。班級氛圍非常好。一個人品好的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班風(fēng)的必要保證。群也好,家長關(guān)系也好,全靠班主任的引領(lǐng)。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家委會,但是有需要時伸手,沒有需要的時候不添亂。如此而已。
做好自己,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也是對老師的一種配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