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2022年8月開始的 RAZ 閱讀之路,到2022年12月時讀完了aa,每天10-15分鐘。所以按照這個速度的話,一年應該可以讀三個字母吧。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最大問題是,覺得孩子的認知能力不能跟上 RAZ 的內(nèi)容。他現(xiàn)在讀a有一些吃力,喜歡回過頭去讀AA的東西,每天只讀一本新的,其他他愿意讀啥就讀啥。
選擇RAZ這條分級路線的原因有點兒搞笑,因為第一次接觸就是RAZ。朋友買了紙質(zhì)書,我就很好奇。后來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還讀了紅火箭的letter那個系列,孩子興趣缺缺。也是在小花生上逛了許久,看到花友們堅持的經(jīng)歷,備受鼓舞。既然是被大家證明行之有效的一條路,那么我覺得還是可以繼續(xù)嘗試一下。剛好找到了拼班團,試錯成本也不是很高,于是就這么稀里糊涂入了坑。
每本新書先用 Listening 模式聽一遍,聽的時候我順便也學一下發(fā)音,同時琢磨一下每一頁要怎么講。聽完再進 Reading 模式,我一頁一頁給 Neo 講一下這都是什么(中文講),講一頁,念一下那頁的英文。過完一遍這本書就結(jié)束了,不聊connection,不做quiz,主要覺得 Neo 的認知還達不到。讀新書是有星星的,出星星的時候,我就跟 Neo 一起大聲歡呼~我們是用 RAZ 的 APP 讀書,讀完的星星也是有動畫的。
對于認知能力已經(jīng)發(fā)展到可以做 quiz 的小朋友,我這邊是建議做一下 quiz。先英文播一遍題目,老母親翻譯一下,再播答案,翻譯一下,然后讓孩子選。后面慢慢就不翻譯答案,再慢慢就連題目都不翻譯了(得至少讀完兩個字母吧,依據(jù)情況調(diào)整)。因為一般就那么幾種句型。他懂套路了,連猜帶蒙,應該也差不多。實在答不對,在重新閱讀的基礎(chǔ)上,家長再翻譯問題和答案也不遲。朋友家孩子比我們大幾個月,已經(jīng)上了半年幼兒園,親測可以完成 quiz,這是認知水平已經(jīng)到了。
如果是讀過的,也還是聽一遍,讀一遍,不過讀的時候,他不問,我就不講了,直接讀,然后讓他跟讀。他愿意讀,就讀。不愿意讀,我就翻到下一頁。有時候,為了增加互動性,我會讓 Neo 自己翻書,翻頁過程有動畫,還沒怎么見過世面的 Neo 就很喜歡這樣的互動。
Reading 模式我讀完會看 Neo,示意他讀一讀,有時候他讀,有時候不讀,有時候只讀最后一個單詞,那么我也不強求。
在分級閱讀的過程中,每天都閱讀是最重要的。不一定要求很長時間,哪怕今天沒空,或者孩子比較皮,只讀一本新的,那么幾個月堅持下來,也是可以讀完一個字母的。一年下來,就可以讀至少3個字母。初期的閱讀內(nèi)容很簡單,不用花很長時間,但是會給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里,老母親會盡力去回憶書里學過的單詞,碰到之后,就問一問小崽子。彩虹屁一定要給足,很夸張的手舞足蹈那種。我如果 Neo 自己說了一個新詞,或者一個新句子,我還會迫不及待地去找孩兒他爹 show off。然后要求孩兒他爹也一起來跟我給 Neo 吹彩虹屁。這一點很有效,娃有時候心情好,就會愿意說一點單詞或者句子。
至于發(fā)音的問題,剛開始,老母親本著能聽懂就行的原則,沒太強求。但是讀完 aa,開始讀 A 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只要保證原版音頻輸入比例,根本不用擔心。
這里再重復一下我的懶人閱讀法:每本新書先用 Listen 模式聽一遍,聽的時候我順便也學一下發(fā)音,同時琢磨一下每一頁要怎么講。聽完再進 Read 模式,我一頁一頁給 Neo 講一下這都是什么(中文講),講一頁,念一下那頁的英文。如果是讀過的,也還是聽一遍,讀一遍。
發(fā)現(xiàn)了沒?即使是我也會讀,但由于我們每次都是先聽一遍(過程中看著對應圖片),再讀一遍。孩子的原版音頻輸入比例與我讀的音頻比例是1:1的。最后我家小崽子張口,是原版音頻的口音,我才覺得自己真是多慮了。
這個感受在《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一書中也得到了印證,作者安妮花園在書中寫道:“如果確實需要和孩子說英語,那不如和孩子一起看原汁原味的東西,讀繪本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親子閱讀是沒有人能替代的,是孩子成長必經(jīng)的階段。而且,最好為孩子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語語音資料。”
原汁原味的英語語音資料保證了孩子的聽力輸入,那么就不會被家長的 Chinglish 帶偏了。但是,對于安妮花園的讀原汁原味的英語繪本這個建議,我在實踐過程中卻遇到了困難。原版繪本的難度并不像分級讀物那樣可控,非常難選到合適的繪本,我試了很多本,最后 Neo 只喜歡其中一本,聽了很多遍,達到了想說的熟悉度。所以,如果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進行英語啟蒙,那么最好還是分級讀物為主,原版繪本為輔這樣來。
至于安妮花園的孩子為什么不用呢?我想了想,大概因為分級讀物那部分循序漸進的工作由學校承擔了吧。安妮讀的是加拿大的小學,跟國內(nèi)孩子的教育環(huán)境還是不一樣的。
根據(jù)蓋兆泉在《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guī)劃師》一書中的介紹,她家的小牛娃還有一種 RAZ 的讀法,最開始就只使用 Listen 模式,邊看圖邊聽。聽完就繼續(xù) move on,Reading 部分留著等娃學自然拼讀之后自己讀,用來練習自然拼讀。這樣做有個前提,就是孩子的聽力詞匯量要先積累到300-500詞,并且認知水平要能達到擁有基本的讀圖能力。所以,蓋兆泉在《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guī)劃師》中建議,3 歲再開始英語啟蒙就可以,不用操之過急。
不過蓋兆泉家的小牛娃是一個讀圖型選手,并且一直喜歡新的故事,不喜歡重復,所以可以一路一次性刷過去。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還是比較喜歡重復的,比如我家 Neo,一本書不攔著能讀十幾二十多遍。All kinds of buttons 那一本,不知為何他超喜歡,根據(jù)小花生的不完全統(tǒng)計(有些次數(shù)老母親偷懶沒錄上),他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把這本書讀了31遍了。我沒有逼著 Neo 去重復閱讀其他書,只要求他每次都要讀一本新的。期望他能早日碰到另一本感興趣的書,然后瘋狂重復閱讀,繼而學會一個新的英語句式吧。??????
截止到2023年2月為止,我們的分級閱讀之路行進了6個月了,分享一點點使用心得吧。
關(guān)于聽 - Listening 模式
有些媽媽初次使用的時候,可能會覺得 RAZ APP 的 Listening 模式念得太快了,孩子聽完一句,還沒來得及跟讀呢,就翻頁了。其實,它的邏輯是,在翻開新的一頁時,前面空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給孩子在腦海里反應一下,這個東西是什么,要怎么念。然后,它再播放音頻。經(jīng)過先前的思考,再聽到音頻以后,就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建立一個 connection。單詞和短句就是這樣被記住的。
咱們花友里有嘗試一個字母過 8 遍,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我個人不負責任測試,確實是這樣。我家讀到 RAZ A時,第一本書 All kinds of buttons,差不多讀到第10遍左右的時候,Neo 有了想開口的欲望。我清楚記得,Neo 是讀到第 15 遍的時候,開始正兒八經(jīng)地復述起來。并且,他第一句就想自己造句。
這本書第一頁的句子是 “This button is round.”,他因為已經(jīng)認識了綠色的英文單詞,就想說“This button is green.”。我當時干了一件很后悔,但所幸沒有造成太大影響的事情——糾正了他。明明 Neo 說了一個語法和事實上都正確的句子,我卻因為它不是書上寫的,而糾正了他。糾正完我就后悔了,但是不知道自己后來的解釋他有沒有聽懂。幸運的是,后來他似乎在我的鼓勵下意識到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并且在讀了更多本 RAZ 之后,把這句話抽象成了一個句式“This A is B.”,在高興的時候,Neo 就會使用它。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在 Listening 模式下,孩子就想跟讀,怎么辦呢?點一下屏幕就可以暫停了,等孩子讀完,再點一下,就會繼續(xù)。這一點上,使用紙質(zhì)書的花友們更好控制,是紙質(zhì)書的優(yōu)勢。因為我們用的平板,所以為了控制 Neo 的屏幕使用時間,我設(shè)置了每日 APP 的使用時間限制是10分鐘。如果超過一次,我會酌情延續(xù)一次,但是只要 Neo 讀完在讀的那本書,我就會立馬退出 APP,然后鎖上平板。
在這種情況下,每次 Neo 要求暫停的時候,老母親的心都在灼灼燃燒,語音可以暫停,屏幕時間計時又不會暫停。墨跡的時候,Neo 一天只能讀一本書,還不能催,害怕他失去學習熱情。
那為什么不干脆換成更護眼的紙質(zhì)書呢?其實我們試過,借了朋友的紙質(zhì)版 aa,結(jié)果只是換了個媒介而已,隨著互動方式的改變,已經(jīng)習慣了跟平板互動的 Neo 表現(xiàn)出注意力不集中等興趣缺缺的現(xiàn)象,閱讀跟讀興趣也大大減退。隨著 aa 的閱讀結(jié)束,我們也就沒有再用紙質(zhì)版了。后來我又嘗試了用電腦登錄 RAZ 官網(wǎng)的方式去閱讀,確定了 Neo 就是喜歡平板那種所見即所得的互動方式。電腦的操作邏輯比平板復雜一點,他有點玩不轉(zhuǎn),就也沒有那么感興趣了。
所以,如果能用紙質(zhì)書維持住閱讀習慣的花友們,千萬別輕易換成電子設(shè)備,十分容易回不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關(guān)于讀 - Reading 模式
我家使用 Reading 模式的方法就是,大人讀一遍,然后釋義,孩子依照興趣跟讀。Reading 模式下有錄音、涂涂畫畫、生詞本等功能,可以在孩子興趣減弱的時候,適當引入其中一種,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我們目前引入的有,錄音(Neo 喜歡到最后再聽一遍我們的錄音,而且第一次錄音是有額外星星的哦~)、涂涂畫畫(可以選一個印章在電子書上戳戳戳,也可以選畫筆畫畫畫,印跡會保存,下次讀還有)。如果閱讀過程中,家長有遇到不確定的發(fā)音,可以選擇長按這個單詞,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 Listen,就會單獨播一遍它的發(fā)音。或者,在菜單用選擇 definition,那么就可以在彈窗中看到它的中英文解釋了,同樣有發(fā)音按鈕可以聽取發(fā)音。
在我家的分級之路上,暫時能想到的,就這么多,拋磚引玉,期待收到更多好用的方法,大家一起在分級之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穩(wěn),走得更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