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字非常好。在考慮給QQ買點音樂欣賞碟片,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呢。我其實開始對虎媽的方法還是開始有點明白,小孩子要學好音樂,大人也不能太外行,就拿著鞭子在旁邊逼。我認為自己還是要補點音樂知識和欣賞水平的。感覺自己還是有興趣的。
【對菜鳥而言,如何逐步欣賞古典音樂?】
簡單說,欣賞古典音樂與欣賞爵士樂的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從泛聽到精聽。
所謂泛聽,很好理解,在你做家務,看雜志,上網等等的同時隨便放上一盤莫扎特或是巴赫的選集就可以。這種所謂的選集太容易從網上找到或是買到了,比如EMI出過的莫扎特系列、Decca的極致系列,DG的111周年紀念系列,等等。
我以莫扎特或巴赫來舉例并不是因為他們的作品多么容易理解,是因為往往會讓你感到舒服,這個“舒服”的定義是不會影響你正在做的事情。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只要不選擇交響,不選擇歌?。ㄟx段除外)就可以,因為那些需要你正襟危坐,騰出一整塊時間來聽。
泛聽的目的是,當你聽到旋律悅耳的,使你覺得特別“舒服”的音樂時,記下它們,記下作曲家與曲目名稱,這是培養(yǎng)樂感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你大可做個測試,下一次聽到這個熟悉的曲目時,看你能不能很快反應出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名字又是什么。
下一步是精聽,在精聽之前,你需要對一些最基本的樂理常識,古典樂的各個曲式有所了解,推薦你看一套視頻教程,耶魯大學的開放課程系列中的“聆聽音樂”[1],其配套的CD[2],相信在你看過之后會領悟到很多東西。
你也可以選擇讀一些書,有關西方音樂歷史的書,明晰各個時期的古典音樂的特征,對應時期的代表作曲家及他們的作品就可以了。
精聽,你可以考慮從不同作曲家入手,也可以考慮按不同時期來聽。精聽與泛聽的唯一區(qū)別就是音樂不再充當你做家務,看雜志,上網時的背景。你可以花一整塊時間從頭到尾聽完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也可以琢磨一下莫扎特如何靠譜寫《費加羅的婚禮》來講述博馬舍的這出喜劇。
總歸,選擇你感興趣的就好。
來源:知乎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