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chuàng) rq cen
雖然是有關(guān)高中學習的文章,但拜讀后,感覺也適合能自學的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沒那么聰明的娃,急于進度,不如拉深度!急于進度的超前學習,對不夠聰明的娃似乎意義不是很大,等老師講課時,超前快拉時遇到不會的依然不會,因為老師講的往往也是課本上那些,比有些習題淺的多!
下面是正文~
拷貝自公眾號 高中學習助手 原創(chuàng)日期5月9日
相信很多同學都聽老師強調(diào)過要做好課前預習,很多老師甚至會反復強調(diào)。成績優(yōu)異的師兄師姐在分享學習經(jīng)驗時,也總是會提到做好課前預習。可以看出,從老師和學生的角度,都認為做好課前預習對于學好課程非常重要,今天專門討論下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課前預習為什么重要
主要有三條理由:學習不可能一次就學會,更加有效地利用老師講課,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習能力普通的正常人來說,學習新知識時不可能一次就學會,總是要磕磕絆絆、來來回回地反復琢磨思考。有時候遇到一個詞語怎么也理解不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時候?qū)τ谝粋€公式怎么也想不明白它為什么成立,有時候要用到以前學過的知識卻一時想不起來,等等。這些都是學習過程中非常常見的正?,F(xiàn)象。
這些正?,F(xiàn)象導致學習往往不能一鼓作氣、一帆風順、一蹴而就、一日千里。而是經(jīng)常要卡在某一句話或某一個公式那里,反復琢磨、來回推算,甚至一卡就是幾十分鐘、幾個小時也很常見。有時候忘記了以前學過的內(nèi)容,導致對當前的知識學不下去,需要仔細回憶一下,或者翻翻舊課本、上網(wǎng)查資料、直接問老師同學。
每個同學卡住、遺忘的內(nèi)容往往各不相同。有些同學覺得非常順理成章的道理,另一些同學就覺得莫名其妙、不可理喻,得費很大力氣才能想通。而另一些同學了熟于心的公式定理,有些同學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凈,跟沒學過似的。這些也都是學習中很正常的現(xiàn)象。如果你以前沒遇到過,以后肯定會遇到。不要懷疑是不是自己智商太低,別人覺得簡單的自己卻不理解,也不要懷疑是不是自己智商太高,從來沒遇到不懂的,所有人都是如此,沒有例外,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正是由于學習中總會遇到卡殼、反復、遺忘的情況,實際上每位同學的具體學習過程應當各不相同,甚至截然不同。但是老師一堂課上要同時教好幾十名同學,只能根據(jù)多數(shù)人的理解情況,按照固定的時間安排講下去。對一些共性的難點問題會多花些時間,但是對個別同學才有的困難就無法在課堂上照顧到。其實很多同學都有這樣那樣各不相同的個別問題,所以也沒有誰吃虧誰占便宜的說法,大家都得互相“犧牲”。
這種感覺很像全班同學一起看偵探電影或動畫片。電影中的有些劇情具有很強的線索暗示意味,有些同學當時就看出來了,個別同學當時沒看出來,但是為了絕大多數(shù)同學不能再回放前面的鏡頭,電影要一直順溜地播放下去。等到偵探開始分析推理的時候,講到有些前因后果時,可能有些同學就不太明白,但是同樣為了絕大多數(shù)同學也不能就暫停在這里,等個別同學想明白了再繼續(xù)播放。更別說有同學中途跑出去上廁所,怎么一回來發(fā)現(xiàn)冒出來幾個新角色,他們是誰,是干什么的?也不能再回放或者暫停等他們。如果真要根據(jù)每一個同學的需要,反復回放、不斷暫停,一個小時的電影一整天都看不完。
因此,看偵探電影的最好方式是:自己一個人看電影,或者很少的幾個同學一起看。想在哪里暫停就在哪里暫停,想回看哪個鏡頭就回看哪個鏡頭,確保每個地方都能看懂,萬一看不懂了,暫停慢慢想,實在不行,往前回放!
這就是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老師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的具體難處。需要你通過提前預習大致梳理出自己哪里比較清楚,哪里比較生疏,先有個大致的整體感覺,在聽課時就可以有重點地集中精神。特別是有時候老師會講到自己預習時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此時更要集中精力。等講到自己預習時已經(jīng)熟悉的內(nèi)容使,可以不用那么緊張,精神上稍微放松一下。畢竟上一整天課還要寫一晚上作業(yè)都很辛苦,合理分配精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講過,學習是一件非常需要主動性的活動,主動學習的效果遠遠強于被動學習。預習本身就是一種主動學習的過程,逐漸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之后,主動學習的意識也會逐漸增強,學習能力也會慢慢提升。
二、課前預習的準備
做好課前預習,主要做好下面兩方面準備:克服畏難情緒,做好時間安排。
首先是要克服畏難情緒。其實這是最難的。相信大部分同學都是被老師、家長“強迫”學習,很少有自己主動愿意學習的,能從學習中發(fā)現(xiàn)樂趣的就更罕見了。不用裝模作樣,聊天、打球、逛街、打游戲、看影視劇就是比學習有意思多了。但學習還是要學的,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未來能夠獨立、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能夠一輩子聊天、打球、逛街、打游戲、看影視劇的根本。如果對學習沒太大興趣的話,至少對考出好成績、得到稱贊獎勵和更多自由、被同學尊敬仰視等“身外之物”應該還是有興趣的。不管是為了長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是為了眼前的快樂,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都是很重要的。
課前預習不像是當堂聽課有老師現(xiàn)場震懾著你不得不血,也不像是做課后作業(yè)有第二天的檢查批改威懾著你,翻開課本也不像翻看漫畫雜志小說那樣有吸引力。課前預習是一件沒法檢查、全靠自己的學習過程,真正能讓你開始預習的只有你自己。對于克服預習中的畏難情緒,沒有很好的可操作的方法,只能說萬事開頭難,一定要強迫自己翻開書本,認真讀下去想下去,只要開始做到了,在后面的聽講、做題、考試中得到了極大的受益,才會對這種做法有更堅定的信心和動力,形成一種良好的正反饋。越預習成績越好,成績越好越有動力學習,也有越有動力預習。
這邁出的第一步,甚至前面幾步,都只能靠你自己。
其次是做好時間安排?,F(xiàn)在的課程內(nèi)容和課后作業(yè)都很多,很多同學還有豐富多彩的課后活動或者家務要做,也要花些適度的時間進行休閑娛樂放松一下,或者只是睡睡懶覺發(fā)發(fā)呆。但是不管怎么說,學習總歸是最主要的。
首先要明確的是,只要學校不是那種超級高壓,把每天的每分每秒做什么都限制得死死的,也不是進度飛快一年半上完三年全部內(nèi)容的,只要學校是普普通通開學,基本上兩年到兩年半上完全部內(nèi)容,每天晚上或周末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安排學習,那么你就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預習。
課前預習一定要提早開始,提多早呢?從開學前就開始。一般不會中考完就高中開學吧。也不是說中考一結(jié)束就開始拼命學習,該玩還是要玩,該放松還是要放松,但是在距離高中開學至少一周前(理想狀況是一個月前),就要開始慢慢收心了,收心的最好方法就是預習!
此時你還有大把的假期時間,每天只要拿出小半天認認真真地預習就足夠了,既能把狀態(tài)調(diào)整回來,也能達到預習的目的。這時候盡量把高中第一學習各科的課本都草草地看一遍,把第一章的內(nèi)容認認真真地預習一遍(預習的重點內(nèi)容接下來就講),做到對開學第一周的內(nèi)容能夠有備而來。如果老師是根據(jù)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程度布置作業(yè)的話,提前做好預習的同學會比沒預習過的同學要更快地完成作業(yè),也有有了更多的時間預習,這也是一種正循環(huán)。
正式開學后,利用充分預習帶來的良性循環(huán),每個周末抽出小半天的時間,大致看看下一周會學的內(nèi)容。每天晚上抽出半個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預習第二天的內(nèi)容。
三、課前預習的主要方法
課前預習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內(nèi)容:認真研讀課本并思考,適當做些習題,明確聽課的重點難點。
學習的主要工具是課本,課程內(nèi)容的精華都在課本上,因此不論是預習還是學習還是復習,課本都是重中之重。因此研讀課本是預習中最重要的。
但是,課本內(nèi)容基本上只有精華,缺少了很多不那么重要的細枝末節(jié)、補充說明,這導致全憑自己研讀課本其實非常吃力。這是建議找些其他的輔助資料一起使用,比如我寫的講義(不是廣告)、成績很好的師兄師姐的筆記、口碑好的著名網(wǎng)課(有很多免費的)等。這里要強調(diào)兩點,一是不論多么好的輔助資料,課本始終是最重要的,一定不能離開課本,看完輔助資料后還是要回去認真研讀課本。二是看網(wǎng)課時要帶著腦子去看,不要像看電視劇那樣被劇情帶著走,遇到不太懂的該暫停就暫停,該回放就回放??赐贻o助資料后,要根據(jù)課本再自己梳理一遍。
看完課本和資料之后,一定要做題。能不能解決問題是有沒有學會的唯一判定標準。這時候也不用做難題,就做課本上的課后題、與課本配套的官方練習冊,這兩個是重中之重,盡量在預習時就做完。也可以做學校發(fā)的或同意讓買的練習題,或者自己挑選的。不用做難題,做簡單到中等的題目就行,簡單的題目一定要在預習中全部搞定。
在預習中做題除了加強預習效果外,如果能順便把未來肯定要布置的作業(yè)做掉,又是為以后的預習(或者做別的事情)留出大把時間,形成預習時提前做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后任務量減少——又有大把時間預習。一旦逐漸提高了預習的效果,使得預習的速度甚至超過了學習講課的進度,超前很多就早早把學校統(tǒng)一布置的作業(yè)完成,成就感和收到的贊許也會增強預習和學習的動力,又進入一種良性循環(huán)。
不論預習的效果有多好,聽課還是很重要的(排除老師水平太差的情況)。通過研讀課本和做練習題,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點上的盲點,或者理解上的堵點,如果能自己在預習中解決就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就上課認真聽講,或者課后再專門去問老師。即使是已經(jīng)解決了的問題,也要認真聽課上老師是怎么講的。
前面已經(jīng)提及,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精力很容易不夠用。提前做好預習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有效率地分配精力,老師講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時,精神上可以適當放松;老師講自己不太懂的內(nèi)容或不知道的內(nèi)容時,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有張有馳才能長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時刻緊繃著弦很容易陷入疲憊。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成績好的同學看起來學得很輕松,因為他們在不需要認真的時候不認真,在需要認真的時候非常認真。
四、課前預習的終點是自學
最后提前劇透一些大學學習的重點:全靠自學。就算是名師云集的北大清華,大學生們也主要都是靠自己。其實大學里所謂的“名師”,很多只是科研水平很高,教學水平一般般甚至一塌糊涂。就算老師講得很好,上課的時間非常有限,主要還是得考學生自學。一般來說,課上1小時的內(nèi)容,需要課后花3-5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自習才能消化理解。高中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也是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上的基礎(chǔ)。
在工作中,學習更是只能靠自己。要么很難找到合格的老師,要么某些領(lǐng)域就沒有老師,就算找到了往往學費都很貴,因此工作和的學習只能完全依靠自己,要學什么、要怎么學,都只能靠自己。不過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事情,我講得再天花亂墜,中學生沒有感同身受的話還是沒什么感覺,當作故事聽聽就好,當前還是要學好高中知識。
不過要聲明一點,雖然大學和工作后的學習主要甚至完全靠自習,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習必須以課堂學習為主。
一方面,中學生的學習意愿沒有成年人那么強,必須要有學校的環(huán)境和家長、老師、同學的壓力下才能認真學習。而成年人有更多現(xiàn)實壓力,會更加主動地學習。如果成年人沒有任何壓力,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大會去學習,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都是一樣的
另一方面,成年人能選擇學習自己想要學的內(nèi)容,中學生沒得選只能學規(guī)定內(nèi)容,就跟家長只做自己喜歡的菜所以看起來不挑食一個道理。
更關(guān)鍵的是,各地的高中教材只有規(guī)定的一套,太過于“精煉”,非常不利于自學,老師的作用才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在網(wǎng)上分享講義的原因。大學課本有非常多版本,內(nèi)容非常豐富,很多教材可讀性非常強,前后邏輯銜接非常順暢,還充滿了各種有趣的小知識和名人軼事,因此自學起來更加高效。
總之,學習是一件非常需要主動性的事情,課前預習是發(fā)揮自己主動性的第一步,也是形成越學越好、越好越愿意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