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可傳燈——讀《暗夜傳燈人》有感

2024-8-16 17:04 原創(chuàng) · 圖片3

        本周在書架上眾多未讀書籍中選擇了楊渡先生的《暗夜傳燈人》。剛剛收到此書時很是激動,因為薦書者的感嘆之貌打動了我??上菚r白天奔命,夜晚睡前翻開拜讀幾行就已經(jīng)被深深吸引,但無奈第二天要應(yīng)對雜事頗多,根本靜不下心,讀得斷斷續(xù)續(xù)。數(shù)月后,得虧室外酷暑,終于靜心讀書、喝茶,享受生而為人的樂趣。更有甚之,夜讀給夫君,讀得我倆陣陣唏噓——人物之風(fēng)骨,敘述之真實,文風(fēng)之灑脫……

        每天讀一章,由于信息隔閡,時讀時查,時間匆匆而逝,今日十五點半讀將完畢,余興盎然之時寫下愚拙淺薄之感。

        這是一本令人深思且觸動心靈的著作。從書中細(xì)節(jié)得知楊渡先生乃父輩,出生臺中農(nóng)家子弟,卻如此器宇軒昂,實乃1949那一批精英知識分子在那荒遠(yuǎn)草野之地靈根自植,楊渡先生自此結(jié)了眾多善緣。讀起來,傳奇之感十足。 
閱讀中,時常被熟悉又陌生的語言所感染,細(xì)膩而深情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個在時代暗夜中堅守、傳燈的人物形象。臺靜農(nóng)、陳映真、姚一葦、余紀(jì)忠諸先生,他們或許身處困境,或許面臨重重壓力,但始終懷揣著信念與希望,為社會、為他人傳遞著光明。這些傳燈人來自不同的領(lǐng)域和階層,卻都有著共同的特質(zhì)——對正義的追求、對真理的堅守以及對人性美好的堅信。

        閱讀的過程中,時而生出晚輩的敬仰感念,時而生出青春的感同身受。自己如此幸運,那些黑暗已經(jīng)在傳燈人的努力下消散了,此刻生活在民族偉大復(fù)興之時,能自由地看這樣的文字。兩岸一脈相承,文化是涓涓細(xì)流,會伏流,會潛流,誰也難以估量。書中說:“那樣的年代,那樣的人們,那樣不死的理想主義者,那樣文化傳承者”“有著歷史的視野、生命的格局,以及行持的堅定,也許正是當(dāng)下知識分子最欠缺的”。

        我一凡胎糙人,也應(yīng)反思在生活中的角色和責(zé)任。常常批評、抱怨,卻很少思考自己能夠為世界更美好做些什么。這本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個傳燈人,哪怕只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和感染他人。 
        《暗夜傳燈人》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歷史的書籍,更是一部激勵人心的啟示錄。它提醒著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要保持中華民族骨子里的善良和勇氣,堅守正義,傳承希望的火種。讓我們都努力成為一盞燈,無論光芒多么有限,也可以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

(封面設(shè)計是不是很特別?有種很“舊”的觀感,又因陌生有點“新”的味道。)

(這幅油畫是吳耀忠心中革命者的形象:提著頭向前行的青年。)

(稍稍泄露一隅,意思意思,讀一讀,會覺得有點意思吧。)

(閱讀本書時拓展閱讀了相關(guān)時事、油畫、歷史人物生平等,電影《戀戀風(fēng)塵》《礦工的女兒》等。)

暗夜傳燈人28人有 · 評價3楊渡 著中國文史出版社 / 2016-11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樂盡天真
樂盡天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