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號“mama教的數(shù)學”。
春暖花開好時節(jié),想必爸爸媽媽們都會帶著寶貝們到戶外去踏春,有時路途遠,碰上堵車更是鬧心,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小“游戲”,只需一支筆和一張紙,就可以和孩子玩起來啦~同時還可以鍛煉數(shù)學思維哦~
畫下面這樣一個表格,很簡單吧!行列數(shù)可以根據(jù)孩子能力設置復雜度。
有序思維
問:在C2位置的是什么圖形?
考察的是從行和列兩個方向的混合檢索,然后再定位。有的孩子會先看行(2C),有的孩子先看列(C2),這都沒有關系。
密碼檢索 畫2個一樣的表格,讓“小特工”在第一個表格中找出“愛心”(第二個表格中)對應位置的數(shù)字,并按箭頭順序寫下“密碼”(249)。
這相比于單一的檢索位置要難一些。不僅要按行列檢索到正確的對應位置,數(shù)字還要按箭頭順序排序。箭頭的指向可以設置得更復雜一些,比如從下方指向上方。
有序思維就是說話、做事都有次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從方法到操作都有一定的順序和步驟。它是數(shù)學的基本要求,做事有條理、思維有層次的人,不管做什么事,ta的正確率都要比別人高,比別人出色。
有序思維是小朋友踏入小學后所需的重要能力——看課表!
方向認知
表格中“愛心”(A1)想去“星星”(C2)家玩,那它可以怎么走呢?
路徑1:往右走2格,再往下走1格;
路徑2:往下走1格,再往右走2格;
這是最近的路徑,小孩子的腦洞比較大,可能會說出很多走法。
可以先向右走3格,再往下走1格,最后向左走1格。
怎么走都可以,繞遠也沒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上下左右”方位的認識得到加強。
舉一反三思維模式
上學時期,數(shù)學老師經常語重心長地說:“要學會舉一反三?!?/p>
可是經常這道題會了,再做一道類似的,又不會做了,怎么辦?
遇到難題又不會了,怎么辦?
刷題效果也不大,怎么辦?
這些問題的原因都是沒有吃透知識點,孩子做一道題就是做一道題,腦海中的知識比較混亂,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鏈。即使刷再多的題,也做不到舉一反三。
舉一反三是掌握了本質之后形式的變化。做對了一次,可能是模仿。兩次、三次都會了,那就是真會了。
針對文中開頭的表格,可以“反”出下面這些問題:
“反”1:“笑臉”在什么位置?
“反”2:把“笑臉”畫到B4上。
檢驗一個孩子是否真的懂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ta來出題,讓ta來進行“反三”。
小小的一個表格,也許內容并不多,但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模式,這才是最重要的。
常見有人問學數(shù)學有什么用,難道就是買菜算找零嗎?數(shù)學這門學科在生活中的直接應用確實不多。數(shù)學不是算術,其本質是思維的培養(yǎng)。在這方面,任何一門學科都不如數(shù)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