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之間的不同步。
很多家庭中媽媽在養(yǎng)育孩子上付出和參與更多,甚至很多媽媽覺得只有自己一方在積極努力學習和養(yǎng)育孩子。
作為伴侶和父親,表現(xiàn)出在育兒上的不同步不支持,甚至出現(xiàn)喪偶式育兒,對孩子對夫妻關系都沒有正面影響。
問題的根源還是需要建立共同的家庭價值觀,希望家庭帶給你什么期待的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
2經(jīng)濟條件和陪伴難兩全
考慮和權衡清楚對自己而言更重要的是什么?賺錢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的話,那為了賺錢而完全忽視了父母陪伴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性,是否本末倒置。
無奈之下,需要上一輩或者他人代替父母做主要養(yǎng)育人的如何利用時間與孩子保持互動。
3為什么溝通:
盡量跟孩子多互動。
孩子小的時候你要在孩子身上投資,投資什么呢?投資你的注意力,你的關注、你的尊重、你的愛,到后來他們長大了,有責任感了,他們明明是青少年時期最容易學壞的時候,不容易染上惡習。
??保持聯(lián)系和溝通,定期視頻寫信給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長和情緒
寫信:嘗試把想跟孩子說的話寫出來,感謝他成為你的孩子。上天怎么會對我們家這么好呢?會有你這么好的孩子,我真的引以為榮,我看到別人家人的煩惱,你們沒有帶給我這些煩惱,我很開心。
與上一輩或者其他代替你養(yǎng)育孩子的人做好約定,比如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中,其他的重要原則性問題。
是否想過即使分開也可以為了改善親子關系去做努力,而不是由我們分開這個借口而放棄做努力,只要你有想要改善親子關系的愿望去想去做,就肯定比什么都不開始要好。
4做父母也需要學習。
不同的父母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孩子,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來養(yǎng)育一個完美的孩子,比起工程師科學家,做好父母更需要不斷的學習。
很多家庭中爸爸的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位,作為男性,想一下自我、丈夫、父親這三個自己的角色如何去做,才能讓家庭更好幸福感更強。
很多喪偶式育兒中那個缺失的人找不到著力點,所以選擇逃避,比如我也想?yún)⑴c,但我不知道我該做什么,作為妻子媽媽可以多去學習思考如何提供這個著力點,讓患者參與進來。
只有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投資你的注意力、關注、陪伴和愛,才能回報你一個充滿愛身心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