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嘍啊!
看到有更新,是不是嚇了一大跳?今天說一個可短可短的內(nèi)容。
看到一問題:當孩子之間出現(xiàn)問題,大人怎么去解決?
我的想法是,這個問題,在主語的出現(xiàn)順序上,少了一個。
具體來看是怎么一回事。
帶著孩子去討論
問孩子,在和其他伙伴相處時,你們之間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
為了更好懂,大人先來做示范。
比如我會說:我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我要看這個,她非要看那個,然后我們兩個就都不開心了。這是我們之間的問題,那你呢?
示范完,孩子也就陸陸續(xù)續(xù)地,說出很多例子。
1. 讀書時,兩人互搶抱枕,誰也不讓誰。
2. 玩的時候,被人踩到腳了,特別疼。
3. 自己在那里畫東西,然后誰誰過來大聲吵,讓自己都沒有辦法畫下去了!
總之,會說上很多。我的感受是,內(nèi)心戲真是多,每天都不容易啊。:)
◆
再問:出現(xiàn)問題了,那該怎么辦?
孩子回:Say stop.
行,Say stop. 接著問:在說Stop時,要很大聲,Raise your voice?還是Be gentle?
回:Be gentle.
似乎通了一點,緊接再問一句:What makes you say that? 為什么你會這么說?
有了這樣一個問題后,孩子會解釋出自己的理由。比如,聲音太大,兩個人會吵起來;如果在讀書,全班都很安靜,大聲喊會吵到別人......
總之,他們會有自己的理由,自己的思考。需要我們大人做的,就是給到他們機會,讓他們把自己的思考過程,說出來。
很神奇的一句話:What makes you say that?
......
說完,大人進行補充,把需要他們重點記住的點,再給強調(diào)下。
比如這樣:把大問題,變成小問題。
If we raise our voice, a small problem will become a big problem. And we don't want that. Our goal is to make the big problem small, but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教會具體的方法
之前有提過Kelso's Choice. 說的是,當伙伴之間出現(xiàn)矛盾沖突,應該怎么去解決?列出九種方法。
分別是:
Talk it out.
說出來,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感受。
Share and take turns
輪流,按照順序來
Ignore it
忽略它,不在意
Walk away
走開
Tell them to stop
告訴對方停
Apologize
道歉
Make a deal
商量,找到一個互相同意的方式
Wait and Cool off.
等上一會,先冷靜(冷靜之后再去說)
Go to another game
不爭了,做別的
九種方法,九種選擇;每一個,都是具體的解決問題的工具。
◆
孩子大點的,用這個。
看著好像有不同,其實差不多,分成兩大塊:
Verbal,用語言去解決:
Make a deal, Tell them to stop, Apologize, Talk it out.
Non-Verbal,用行動去解決:
Wait and cool off, Walk away, Go to another game, Ignore it.
屬于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回看開篇那一問:孩子之間出現(xiàn)問題,大人怎么去解決?
根據(jù)剛才說的,是否有通一點?問題的關鍵是,不是我們大人之間要怎么辦;而是,要讓孩子知道,在找大人之前,他們自己,應該怎么辦?
我們要去教孩子,當矛盾出現(xiàn),爭執(zhí)開始,都有哪些辦法可以用。通常的做法是,Two choices before me. 自己先找兩個方式,試著解決;如果不行,再找大人。
如果是那種Big Problem,不是互相之間說說就好的,直接去找自己信任的大人。
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需要用時,就去提醒:What's your choice?What's your choice? Remember, two choices before me.
教方法,教方法,不斷帶著孩子去回顧。從而讓問題的解決,逐漸變成,他們自己可以獨立進行的能力。
這個思路,就是Tools and Strategies的概念,告訴孩子具體具體可以怎么做。而當他們明白了具體有哪些Tools可以用,具體可以怎么做時,當問題真的出現(xiàn),最關鍵的一個反應是,當時的他們不會害怕,不會突然一下卡在那里,不知道要去怎么辦。
◆
有一個視頻,把這些內(nèi)容做成了一個Rap.
好像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這個Rap,因為有很多重復的句子。有孩子在看到時,在那里喊:Oh My! 表示出一臉的無奈~
發(fā)上來,大家也看一下。啊哈哈哈。
說到這里,我們之后見!
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
kelsoschoice.com
photo by Andre Hunter on Unsplash
sevenpeaksschool.org
twitter.com/MrsRyanTweets
關于安妮何:國際學校里,蹦跶十四年。技術流寫文,有理論,有示范,有講解,用輕松又柔軟的語言,闡述復雜的學術理論。運營同名微信公眾號:安妮何(ID:Miss_Annie_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