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平哥”:從高考倒推小初語文規(guī)劃, 每個階段有哪些重點 ...

2023-4-13 11:09 原創(chuàng) · 圖片18

橘子:今天,我們采訪到了“平哥”浦宇平老師,請他聊聊大家特別關心的問題:中小學語文規(guī)劃和階段重難點。

“平哥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他的音頻節(jié)目《讀懂詩人才懂詩》播放量超過500萬,讓不少孩子“沉迷”古詩詞,愛上語文學習...

圖片

他本人,則是擁有10多年教齡的資深語文老師,在“大語文”教學上有很多獨家心得。最擅長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語文學習背后的魅力。

圖片
平哥在參加閱讀分享活動

近些年語文越來越難,分值比重也越來越大:語文好難!如何讓孩子在語文學習上,既順利通過應試關,又能多體會到語文的精髓和魅力呢?

機會難得,這次的采訪,我們就聚焦這個問題,把平哥問了個“底朝天”,因為干貨太多,我們拆成了上下兩篇。今天,會重點分享一個問題:

從高考倒推,中小學各階段語文有哪些重難點?

此外,也聊到了古詩詞、文言文的學習規(guī)劃,以及一些常見語文學習問題的答疑,超級豐富!順便做個預告,「下篇」里會重點關注:如何帶娃在家實踐大語文學習,別錯過!

感謝平哥,來看干貨 ...

圖片
下文由小花生網(wǎng)采訪、編輯,浦宇平老師口述,轉(zhuǎn)載請授權

從高考倒推
各階段語文重難點...

大家好,我是“平哥”浦宇平,很榮幸有機會和小花生網(wǎng)的朋友們聊語文學習。

我們就直入主題吧,首先聊聊大家最關注的問題:既然要過高考關、既然語文考試也越來越難,那么倒推回來,我們?nèi)绾胃缱龊脺蕚?,安排好不同階段孩子的語文學習。

首先,在兩個時間點上,是需要「批量刷題」的。

一個是初三下半學期,一個是高三下半學期。高三也可以是一整年,得看孩子的情況。

這個時候刷題,就是最后在做錦上添花的工作,不是在夯實基礎了,這兩個時間點先跑掉。

再往前倒推,除了這兩個時間點之外,其他時間都是要去積累能力的,刷題反而不該第一優(yōu)先。接下來,我會從高中一路倒推到小學。

高中各階段重點

高一高二的時候應該要做兩件事情,這兩件事合起來叫「夯實基礎」。

一是要提升學習能力,比如閱讀理解答題能力的提升,包括你要讀更難的東西,來提升你理解深度內(nèi)容的能力,這主要是通過閱讀完成的。

高一相對有時間,大量閱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上難度!一定要上難度!到高二下恐怕就不見得有時間讀書了,還要搞數(shù)學呢。

圖片
書單來自小花生社區(qū)花友@Mia Hsu兒子的高中讀物

二是要豐富思想。思想的形成和豐富,就不是一個表達能力的問題了,其實是個人認知問題。那這種思想的形成,我覺得比較能立竿見影的還是讀一些哲學,或者說思想家的作品。

如果還要再分的話,高一需要大量、深度閱讀;高二要開始考慮一些應試技巧、寫作能力的東西。

比如,高二的時候是有必要搞一搞議論文寫作的,把議論文寫的更像樣。

這時候的寫作,不是完全以瞄準高考為目標,不是一篇篇去寫高考作文,而是真正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把你高一積累下的那些基礎,你有的思想,哪怕是別人種在你腦子里的思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形式可以很多樣,寫周記啊、參加學校辯論賽啊、參加演講賽啊等都可以。這是真實的表達自己,跟考試沒什么關系。

圖片
上海杯辯論華語錦標賽的參賽高中生們,圖片來自中國青年報

然后到高三,有前面能力提升和思想基礎后,就可以一門心思刷題搞考試了,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比別人可能要厲害多了。

所以高中基本上是干這些,那么初中的話呢,其實也很類似。

初中各階段重點

剛才說,初三一樣需要通過刷題去解決應試問題。

那么就意味著初二的時候你要把寫作的問題大體解決掉,到初三再解決中考那篇作文,是鐵定來不及的。

那么再往前看,你就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初一初二的時候開始跳脫出小學作文的思路,跳脫出范文和模板,嘗試寫出真情實感,表達自己。

圖片
花友 @大水蘿卜 家孩子的作文,當時上中學的孩子考取了年級第一,全區(qū)第七名

另外,需要開始學習一些寫作技巧,可以適當上一些課,或者在學校多參加各種寫作活動,比如寫主持稿啦,參加作文比賽,寫日記、周記等都OK(我以前開玩笑說過,你哪怕寫個情書,真情實感地表達,也比你寫一篇純粹應試文強)。

因為初二又要搞數(shù)學了(可以通過短時間脈沖就能直接上去的東西,就放在后面),所以初一也是最好的讀書時間。

怎么讀?領域一定要寬,有興趣的部分就往深了去讀。如果身邊能有人討論,比如和家長、老師聊聊,那就最好了。

小學各階段重點

回到小學,也是同樣的邏輯。小學低年級(1-3年級),孩子能讀什么就讀什么,能讀多少就讀多少,這個時候只要孩子讀得懂,沒有不好的東西。

但是要注意一點,就是稍微平均分布一些,不要孩子讀來讀去永遠都是那些漫畫書,沒什么營養(yǎng)的東西。垃圾食品不是不能吃,但是吃多了呢,主要是會占據(jù)有營養(yǎng)東西的空間,就是這里要稍微篩選一下。

圖片
截圖來自小花生App閱讀記錄功能,可以幫助判斷閱讀類別是否平衡, 點擊下載?? 小花生APP

到初高中反而沒這個問題了,初高中因為閱讀深度下去了,凡是有深度的書,基本上都算是好書,讀不到太多“垃圾”。這個需要家長把把關,但還是量是最要緊!

一二年級呢,基本功還是要有的。

首先是寫字。從這個時候就要養(yǎng)成好好寫字的習慣,并且盡量把字寫漂亮。練字這個事兒不要到初中再搞,來不及的。小學一二年級剛拿筆寫字的時候,剛開始正經(jīng)交作業(yè)的時候,就得把字認真練起來。

圖片
圖片來自花友 @小強的祖宗,孩子一年級

從古至今,科舉考試過程當中,寫字都是第一要務,都是最重要的事兒。

然后低年級階段不要去搞閱讀理解,反而應該來搞寫作。

因為你到后面會發(fā)現(xiàn),四年級以后的閱讀理解不是對文章內(nèi)容不理解,而是理解了以后,沒法用好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做好閱讀理解題,最終其實還是表達問題。

二年級開始,看圖寫話是很要緊的。讓孩子“我手寫我心”,還要培養(yǎng)他的觀察能力,以后寫作文都很需要的。

這里提到的觀察能力不是通過日常觀察大人形成的,是通過看圖來形成的。因為寫作上的觀察,是給孩子一個局限的范圍,在圖里面觀察。

怎么做呢?要讓孩子盡可能大膽的寫,寫得越多越好,不要給他什么限制。最好一篇看書寫話能寫個600字、800字,說明他腦袋里有很多細節(jié),有很多想象。而且讓這樣寫多了之后,他不會懼怕寫作。

圖片
圖片來自花友 @福星媽媽 ,孩子二年級

四年級以后,再讓孩子正式接觸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當有了二三年級好的文字表達基礎之后,四年級開始做閱讀理解,孩子會發(fā)現(xiàn)是很順的:看看標準答案的思路,他基本上也就知道應該怎么去表達了,當表達沒有問題的時候,出來的答案不會太差。

這個是(解決小學寫作、閱讀兩大難題)效率最高的方法。

甚至如果孩子閱讀能力沒問題的話,我覺得到了四年級閱讀理解都可以再放一放,就把寫作基礎認真都夯實了,五年級后直接給他上偏技巧型的閱讀理解都行,畢竟這些刷題的東西其實很快就能上來(提分)。

古詩、文言文
如何提前積累...

你會發(fā)現(xiàn),剛才的規(guī)劃里沒有提到古詩詞文言文這兩個語文學習里的大模塊,因為把它單獨拎出來,連貫著看會更清晰。

先說古詩詞學習... 

詩詞的背誦,應該從小學之前就要有,而且是要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幫他形成語感。背什么?《唐詩三百首》,或者是《千家詩》(這個需要稍微精選一下)。

圖片

反正目標就是300首,除非你家家學淵源,否則,一個普通孩子、未來也不一定從事這個領域工作,300首足夠了。如果孩子還有興趣,愿意背更多,那是他自己的事了。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四年級之前,應該把300首古詩背下來,這個應該不難,因為你有四年時間才300首詩,就算花三年時間,也就是3天背1首,這個真不難的(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孩子讀完一年級,300首詩已經(jīng)在肚子里了)。

四年級后,大概也就再記個100來首宋詞就足夠了。孩子有這400來首基礎,應付答題綽綽有余。所以這個部分是我說的需要提早解決的,不能到你到初一再去背詩,意義不大。

然后是文言文學習 ...

正經(jīng)學文言文,我建議是三年級以后才開始,不用提早。當然我說的這個文言文是指比較正式來學文言文啊,讀讀《論語》這類不算。

 

題外話:《論語》也沒必要單作為國學的內(nèi)容,很正經(jīng)的一字一句去學,除非你家里就有人教。小學階段就當金句來看,有精彩的,有重要的,抽兩句出來了解一下就行了。

古文言文,建議從《世說新語》開始入門。

圖片

需要注意的是,古文入門時得慢,不要一下子就去追求讀的難讀的多,踏踏實實。我們自己《世說新語》節(jié)目就做了4、5百段,如果能踏踏實實跟下來200段,大概也就是一年的積累,文言文就算是入門了。

繼續(xù)往下學,就開始讀一些《古文觀止》,或者一些文言文小段落的精講(外面也能找到這些書)自己去讀。

時間抓得緊,可能在初一的時候就已經(jīng)把初中課本上的重點篇目都背完了,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提前進《史記》了。而且這個時候也剛好,因為和初中《中國歷史》課是正好咬合的,但在文言文能力上,你是完全超前了。

圖片
左為《史記》“高祖本紀”,右為初一歷史課本中關于漢高祖部分的介紹

這就是我覺得完美的狀態(tài),一方面超前記住不少,一方面又有人給你解釋。所以你看,大語文是融會貫通的,很多家長只看到了其中超前的部分,沒看到背后的原因。

這么學,當孩子到高一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語文考試里的文言文已經(jīng)不用操心了,因為他基本都能讀下來了,能騰出來大把時間了。

理想狀態(tài)下,文言文的部分,三四年級入手,然后持續(xù)不斷的用功到高二,把高考之前的文言文全部搞定。

規(guī)劃部分,大概就這些了。

中小學語文學習
那些“小卻棘手”的問題...
小花生問,平哥答

1、語文學習往往和閱讀關聯(lián),但孩子時間實在有限,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做到更有效閱讀呢?

 這個問題根源上說是因人而異,有些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不是太長,有效閱讀就會比較困難,引導的方法就不一樣,包括選書、閱讀環(huán)境等等,今天要細談是來不及了。

但我可以分享一個非常好用的小方法,即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時,可以要求他讀書時拿支筆圈劃,不動筆墨不讀書。

因為,最簡單的有效閱讀就是一邊讀、一邊進腦子里了。什么叫進腦子里了?拿支筆,圈圈畫畫,腦子里就會進去這些圈畫的東西。

圖片
圖片來自花友 @泰妮媽媽,孩子一年級

但圈劃時,先不要急著做摘抄,太花時間,也會影響閱讀的興趣和效率??梢栽囋囎尯⒆幼鲞@兩件事:

1、圈好詞好句,這個是孩子最有感覺的。

2、做一點批注,當孩子自己覺得“誒這個寫的很有意思!這個針對我胃口,太好玩了!”那就鼓勵孩子把感受寫在旁邊,跟作者在書上對話。

批注可長可短,短的也許就兩個字“好玩”,或者看到一段美食描寫,寫一句“我也餓了”,這就很好,表示孩子讀進去了。畢竟我們的目標不是他的批注如何,而是有效閱讀嘛。

所以保證孩子閱讀時拿支筆,然后讀完書后家長檢查。一本書讀完翻一翻啥都沒圈,“天曉得你干了什么”,是吧?

圖片
圖片來自花友 @Moly悅讀時光

2、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理解還是做不對,是什么原因呢?可以怎么辦?

這里面大概會有兩種情況。

一般家長跟我說,“哎呀,我孩子從小讀了很多書,然后閱讀理解不行”,我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讀的書可能質(zhì)量有問題,或者是不是有效閱讀。我們就要往這上面去找原因。

假設確實是有效閱讀,讀的書質(zhì)量也都不錯,但是四年級還出現(xiàn)這個情況,那么基本唯一可能性就是,閱讀理解題的表達方式,和你讀書所形成的表達方式不在一個路子上。

這種情況是很好解決的,稍微多做點題,多看一些標準答案就好了,不過不是總結套路,而是總結答案的表述習慣

圖片
圖片來自花友 @賴賴養(yǎng)成記 

3、孩子提筆忘字,或老是寫錯字,怎么辦?

寫字這個事兒,第一,你要會寫就得先會認是吧,認字關得過扎實了;第二,不能偷懶,該查字典一定要查。

結論就是這個,當然原理呢,有孩子心理上的一些原因,我們在這兒先不說吧。對了,學校的默寫作業(yè),還是要認真完成,逃不掉的。

4、有沒有比較適合孩子讀的有趣的文言文讀物?

這個問題其實是回答不了的,文言文一定有門檻,還真沒有“有趣的文言文”這個品類。

要么你就只能找市面上的什么文言文訓練的故事了,里頭都是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海這樣的小段,但是低年級也讀不懂。

所以我還是覺得,得先入門了,有一定的基礎,如果孩子還有點興趣,然后才會去多看這些東西吧,等到孩子認知能力到了這個程度,他也不會覺得“后羿射日”這個文言文多有趣...

學古文、文言文的邏輯,是從簡單到到難的路徑問題,不是興趣問題。

5、看到平哥也在教書法,有一個經(jīng)典的“爭辯”,想聽聽平哥的想法:練字,到底應該先軟筆再硬筆,還是反過來?

這兩個的邏輯是完全不同的,我是認可先軟筆再硬筆的。可以簡單解釋一下 ...

硬筆和毛筆的區(qū)別是什么?是筆頭的軟硬,毛筆頭的軟,導致它寫出來筆畫是粗的,而硬筆的筆畫是細的,所以看起來是軟硬區(qū)別,本質(zhì)上是筆畫粗細區(qū)別。

圖片
圖片來自花友 @ 皺巴皺寶 ,孩子7歲

粗的筆畫,變化就可以比較多,細的筆畫就沒有變化,如果我的筆畫細到只有0.1毫米,那就基本寫不出任何變化來了。

用毛筆給人家提匾額,一個字寬一米,這樣寫出來的,筆畫一定是很講究的,對嗎?而硬筆是最缺少變化的,等到以后轉(zhuǎn)毛筆給你加各種變化的時候,孩子根本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兒。

再退一步說,如果一上來寫的就是變化比較多的軟筆,比如我寫一個橫,要點有七八個,這七八個要點我寫毛筆必須都記住,但是我以后毛筆不寫了,我不想成書法家,但我記住了哪怕只有三四個要點,放到硬筆里邊來,都能寫得漂亮了。

圖片
花友 @胡蘿卜加大棒 家的小朋友就是軟筆先行,也能練出了一手好鋼筆字。孩子10歲

另外還有一點,直接進硬筆太容易變成畫畫了,這是我們現(xiàn)在使用硬筆的習慣導致的,孩子最早拿起的筆都是蠟筆、水彩筆一類,握筆姿勢都是不對的,這個時候你讓他硬生生的用硬筆寫漢字,他就是在畫畫,所有筆畫的起承轉(zhuǎn)合都沒法跟他講。

所以先通過毛筆入門是最好的。

6、最后,關于中小學語文學習,你觀察下來有哪些是“大家經(jīng)常做,但卻是最不該做的事”?

這個真有很多呀,刷題、背《論語》,讀《弟子規(guī)》等都是啊,這些都好像立竿見影,其實是飲鴆止渴、貽害無窮。

其中我感覺最害人的是“套模板寫作文”。

《作文選》其實是個好東西,但是我每次和家長分享,都不敢推薦,因為一推薦就會有家長拿著《作文選》出來,要求孩子寫成這樣,然后就全完了。

實際上呢,《作文選》挺好的,它是個素材寶庫。

圖片
某作文選,非推薦

因為每個孩子能經(jīng)歷的事情是有限的,一本《作文選》上有100篇作文,就有100個孩子不同的經(jīng)歷,有100個不同的素材,這些素材都是可以寫成好文章。

更何況素材背后可能還有100種不同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可以激發(fā)你共鳴的,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當中用起來,這個不是抄,是去補充自己的閱歷不足。

但要真正用好這些內(nèi)容,實際上挺難的,因為低齡段孩子他自己也沒有這個意識,所以其實還是重在平時去做閱讀的積累,等孩子能力、思想的程度都已經(jīng)到那個水平了,再拿出這類書,也許會有奇效。

-THE END-


閱讀原文 回應1 舉報
贊50
收藏415
2年前
工作了才發(fā)現(xiàn),語文不僅關系到高考,最主要還是整個人生的精神境界在哪個層次…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