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孩子學英語,做英文閱讀,除了故事小說文學,到底該讀些啥呢?
其實,閱讀并沒有一定之規(guī),鼓勵孩子廣泛涉獵就好。但如果要尋求一個和未來升學、考試有關的知識閱讀框架,跟著英美學科體系走,是一個簡便的選擇。
美國的中小學教育有個特點,就是知識面鋪得很廣,但并不常在一個點上走得特別深。他們的教育思路是:讓孩子理解基本概念,看到方方面面,然后再選擇適合自己興趣和能力的方面,去大學或研究院深造。這也是為什么SAT這類考試中天文地理無所不包。
所以,要適應這些,還真得把閱讀面打開,各種素材都要讀一些!具體來說,讓孩子多接觸英美主要學科相關的閱讀,作用會比較直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學和技術
Mathematics 數(shù)學
Social Studies 社會人文
Arts 藝術
zui近,我看到一套書,準確來說,是美國教育出版社 Evan-Moor 出版的 Nonfiction Reading Practice ,就是根據(jù)美國學科體系編寫的非虛構閱讀強化訓練練習冊。
注:Non-fiction Reading 也叫非虛構閱讀,也就是知識性、信息性、科普性比較強的書或文章。根據(jù)美國教育部發(fā)布的閱讀Framework,孩子的非虛構閱讀占比,到四年級要至少達到50%;高中畢業(yè)前,要達到70%。
這套練習冊,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基本反映了美國1-6年級的孩子在知識性閱讀上都要涉獵哪些方面的內容 ... 必須說,還是讓我很開眼界的,你會覺得美國孩子的知識面,真比咱們成人還廣!
下面,就以書中的內容為例,來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美國孩子閱讀有多“雜”!
社會人文
Social Studies
一年級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叫歷史,歷史是怎么呈現(xiàn)的 ...
二年級孩子,知道“世界文化名勝”后面的故事,以及構造知識 ...
三年級孩子會讀到很多地理知識,比如著名的66號公路是怎么回事 ...
四年級孩子會讀到有趣的歷史事件,比如,美軍在二戰(zhàn)中使用的納瓦霍密碼(Navajo code),其中的秘密 ...
五年級孩子,多學科開始交融,比如藝術如何反射歷史,音樂、文學、建筑 ...都在記錄一個個過往的故事。
六年級孩子的知識會更深入,比如,古巴比倫國王的漢謨拉比法典是怎么回事 ...
科學和健康
Science&Health
一年級孩子接觸基礎的科學概念,比如物質的形態(tài),形態(tài)如何轉化 ...
二年級孩子需要知道很多自然常識,比如,食物鏈(food chain)是怎么work的 ...
三年級孩子學習人體和生理知識,比如人類的聽力系統(tǒng)是如何工作的?
四年級孩接觸到更多的自然知識,比如海嘯是怎么形成的?
五年級孩子的科學學習持續(xù)深入,比如了解萬物的生命周期 ...
六年級孩子和科學哲學初次相遇,亞里士多德這樣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開始進入孩子的視野 ...
數(shù)學
Math
美國孩子的數(shù)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數(shù)學概念和現(xiàn)實應用緊密結合。比如,一年級孩子會讀到“支出”與“儲蓄”的關系,用“金錢”認知數(shù)學...
二年級孩子會讀到為什么日常生活中處處有分數(shù)概念( fractions) ...
三年級孩子讀到怎么用模型完成工業(yè)設計,比如汽車設計...
四年級孩子會讀到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廣泛的應用。比如symmetry(對稱性)和asymetry(不對稱性)在建筑中是怎么得到美好的體現(xiàn)的 ...
五年級孩子讀到商業(yè)世界里數(shù)學是怎么發(fā)揮作用的,比如如何計算公司成本、利潤...
六年級孩子會讀到數(shù)學發(fā)展史上的“經(jīng)典故事”,比如數(shù)學家怎么從兔子繁殖中發(fā)現(xiàn)了偉大的“斐波納契”整數(shù)數(shù)列的(黃金分割數(shù)列)...
科技
Technology
一年級孩需要知道科技在生活中的基本應用,比如飛機如何上天 ...
人類很想移民過去的“火星”,科學家是如何探索的 ...
三年級孩子讀科技在農(nóng)業(yè)中的應用,比如農(nóng)耕工具的科技含量是怎么一步步提高的 ...
四年級讀到更多的科學史,比如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是怎么發(fā)生的 ...
五年級孩子會了解科技的各種相關職業(yè),比如工程師在做什么 ...
六年級孩子讀到喬布斯的生平,對影響科技史的人物有基本了解 ...
藝術
The Arts
藝術也是美國孩子的學校必修課,閱讀中也包含很多藝術話題。一年級孩子會了解各種藝術形式(art form),比如“陶瓷”是怎么回事兒 ...
二年級孩子會讀到藝術和科技的結合,比如高速攝影的神奇用途 ...
三年級讀詩歌,比如這首著名的十四行詩《新巨人》...
這首詩的作者是美國詩人艾瑪,1903年這首詩被刻在一塊銅板上并安裝在自由女神像的底座內
四年級孩子了解藝術家生平,比如貝多芬的一生和價值 ...
五年級孩子讀到如何欣賞現(xiàn)代藝術,這些作品到底是藝術,還是垃圾?
六年級孩子對藝術和社會歷史的交融有所了解,比如這些著名的廣告設計中有哪些藝術元素值得關注 ...
知識面這么廣的閱讀訓練,怎么做?
這套 Nonfiction Reading Practice, 就是美國教育出版社 Evan-Moor 根據(jù)美國學科體系編寫的非虛構閱讀強化訓練練習冊,兩大特點:
閱讀題材特別廣泛,和學科學習結合得非常緊密;閱讀訓練的方式設計上,很科學,也很好用。
下面,我就以四年級(G4)中一個單元 Structual Engineers(結構工程師)為例,帶大家來看看這里的閱讀訓練方式 ...
每個話題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開頭,都會有一頁關于這個主題的 Visual Literacy,圖文配合的形式展示了這個主題的重點信息,讓孩子在閱讀之前對這個話題有個直觀的認識。
接下來,列舉了這個單元中孩子會接觸到的重點單詞。
這個部分很好用,我們在閱讀虛構類文章時,生詞常常是大問題,閱讀之前預習下這些生詞,可以大大提高閱讀的效率,孩子也會更有信心。
好,下面要正式開始讀了。這套書在練習編寫中的特色,是每個話題下都選編了三篇難度不同的文章。
這三篇文章,在閱讀難度、知識深度上都有梯度進階。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同閱讀水平和興趣的孩子,選擇到自己能讀、感興趣讀的文章。
比如,這是本單元第一篇文章,孩子會了解到結構工程師是一份怎樣的工作。
這是第二篇,文章內容和第一篇有少部分相似,但很明顯可以看出,這篇文章在文字量和表達方式上都比第一篇要難一些。
這是第三篇,孩子會讀到在高樓大廈的建立過程中,如何運用數(shù)學知識?
每篇文章之后,都有一頁閱讀理解練習:有選擇題,也有開放題...
不過不用擔心,題目大多數(shù)都有答案,孩子自己就可以邊練邊檢查。
各種思維導圖工具,跟著用起來!
每本書zui后的附錄中,都附有各種思維導圖工具。比較特別的是,這些工具尤其適合用在非虛構類閱讀中。舉幾個例子吧!
比如,讀“人物傳記”時可以用這份 Famous Person 工具表梳理著名人物的重要事件...
比如,讀歷史類文章時可以用 Chain of Evants 梳理事件的發(fā)展進程...
讀科學類文章時,可以用 Same or Different 表格梳理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
這套書的排版是單頁可撕的設計,每次閱讀中選取合適的工具紙,邊讀邊記,對于練習各種閱讀理解技巧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