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兒童早期閱讀理念分享的
第 13 篇
關于如何閱讀圖畫書我們分享了:
第一步:封面和封底開始講故事
第二步:藏在環(huán)襯里的秘密
第三步:文字和圖畫怎樣講故事
今天我們來看:
第四步:文字和圖畫怎樣講故事
看圖畫書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翻頁,你有沒有想過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們不停地翻頁呢?
只有翻頁一幅幅單獨的圖畫才能連起來,形成連續(xù)的畫面,展開故事。我們看圖畫書有點兒像看電影。
圖畫書的創(chuàng)作者知道圖畫書是翻頁的藝術,為了吸引我們迫不及待地往后翻頁,他在文字和圖畫里都做了巧妙的設計。
那么圖畫書的創(chuàng)作者到底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激勵我們產生翻頁的欲望呢?
首先是利用故事的魔力。好看的故事有情節(jié),有懸念,有一個又一個的因果關系。這些因果關系潛藏在故事里會激發(fā)你的好奇心,邀請你參與到故事中。
好圖畫書知道怎樣推進故事,它總是在前面一頁提出問題,后面一頁也可能是最后一頁才告訴你答案。想知道就只能往后翻頁。
除了問與答,重復的情節(jié)也是圖畫書常見的一種吸引讀者翻頁的技巧。
其次是翻頁的設計。大部分圖畫書的人物總是從左邊一頁走向右邊一頁,你要追隨他行進的方向往后翻頁;如果是兩個獨立的畫面,右邊一頁往往比左邊一頁更具有強烈的動感;前面一頁圖畫的右上角或是右下角往往會出現(xiàn)后面一頁場景的小小暗示……
最后是充分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其實翻頁還只是一個動作,真正讓我們把圖畫書那一幅幅單獨的畫面連成一個連續(xù)而又完整的故事的,是我們的想象力——我們是用想象力,填補了圖畫與圖畫之間的空隙。
《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是一本會讓你從頭笑到尾的圖畫書。我們翻頁不是因為它好笑,而是因為它抓住了我們想看別人笑話的心理,巧妙地運用重復這種技巧,把被尿憋急的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推向尷尬的“絕境”,吸引我們往后翻頁。它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結構,懸念迭起,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不讀到最后一頁,絕對猜不出結果。
前環(huán)襯為什么畫成黑色?只有看到后環(huán)襯才會恍然大悟。這是畫家精心設計的。環(huán)襯要前后對比著看,才能看出它們的意思來。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重復。兩個畫面一組,兩個畫面一組……形成一種固定的排列組合,有點類似音樂里的節(jié)拍。讀者期待著這一次次的重復,因為會看到一次比一次更荒誕、更滑稽好笑的場面。
這本書里的重復只有兩個畫面,第一個畫面提出懸念,第二個畫面給出結果,好像即問即答。重復其實就是鑲嵌在大故事里的一個個小小的問答。
第一次重復是英男遇到一只長頸鹿,為什么會在百貨商店的樓梯上遇到長頸鹿?
第二次重復他遇到了蝙蝠,畫家竟然把蝙蝠的小便池倒掛到了墻上,真是幽默。
接下來他又先后遇到了骨頭架子和小妖怪……
這本圖畫書里同樣的情節(jié)一共重復了四次,之后英男終于找到了一個普通的廁所——竟然是一個大迷宮。
正當我們開始同情英男的遭遇時,作者突然告訴我們:
就在那一剎那,英男醒了過來。
“原來是一個夢!”
醒是醒過來了,
可還是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
趕快去家里的廁所!
讀者此時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原來這一切都是夢境!難怪英男會在百貨商店里遇到這么多怪物。
終于可以上廁所了,可是小便池怎么會建在樓梯的正當中呢?管不了那么多了,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尿尿。
我們以為故事講完了,但是萬萬沒想到我們被作者耍弄了。作者始終是故事的主宰,是他在牽著我們的鼻子走,他沒有讓我們失望,在最后一個畫面,送給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等等,廁所怎么會在樓梯上?
……糟糕!……
可是,已經晚了。
這一次他才真正醒來。原來之前的都是夢。他竟然尿床了。作者太會講故事了,夢里還套著一個夢。這樣好看的故事,就是有一百頁,你都會想往后翻頁。
對比前面的黑色環(huán)襯,你知道作者的用意了吧?前環(huán)襯代表夢境,后環(huán)襯說明已經從睡夢中醒來。
好的圖畫書就是這樣,邊邊角角都滲透著作者的精心設計。
《圖書館獅子》推動我們往后翻頁的力量不再是簡單的問答與重復,而是靠一個好故事自身的魅力。
什么叫好故事?好故事都有一個好開頭,一開頭就會牢牢地抓住讀者的心。
好故事的開頭就像是講故事的人拋出的繩索,一下子就能緊緊地套住你,把你拉進故事里。我們愛看故事,是因為故事里的世界是一個創(chuàng)造出來的世界,現(xiàn)實世界里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它那里都可能發(fā)生。
《圖書館獅子》這個故事里,獅子竟然會被允許留在圖書館里,理由是他沒有違反規(guī)定。這個邏輯似乎很荒唐,讀者要看的就是這種不符合邏輯的事情。
我們一直都在討論故事,也即文字,是如何吸引讀者往后翻頁的,其實,圖畫也會助我們一臂之力。
館長麥小姐摔斷了手臂,躺在地上爬不起來。她讓獅子去叫圖書管理員馬彬先生,獅子立刻就跑向了大廳。
這時,畫家在文字框里插進了一頭狂奔的獅子,他是在向右一路疾奔,所以我們的視線也會追隨而去,手,情不自禁地就把這一頁翻了過去。
前面兩個例子的故事都是用一段段文字串聯(lián)起來的??梢菆D畫書中沒有了文字,敘述故事的重任完全落到了圖畫上,該如何講述一個連貫的故事呢?
為了讓讀者看懂一本沒有字的圖畫書,畫家就要在圖畫上猛下功夫,不但要讓圖畫開口講故事,還要讓它們活動起來,用人物的動作吸引讀者的視線從左看到右。同時,他還會給出一幅幅圖畫之間的關聯(lián)細節(jié),讓每個畫面都具有一種“把你送到下一頁”的功能。讀者要做的,就是用想象力來配合畫家,用想象力把一個個畫面串聯(lián)起來,說出故事。
《灰袍奶奶和草莓盜賊》就是這樣的一本書。相比于有字的圖畫書,無字書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它里面的人物的動作性非常強,他們很少安安靜靜地坐在畫面里,總是一個勁兒地向前方猛沖。他們的前方,其實就是圖畫書的右邊,也就是我們翻頁的那一邊。
下面這個畫面是這本書的一個小小的高潮。一場激烈的追逐戰(zhàn)在街角展開。草莓盜賊撲向灰袍奶奶,差一點點就要被抓住了。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灰袍奶奶縱身撲向了一輛黃色的巴士?;遗勰棠棠芴用摬葺I賊的藍色魔爪,沖進巴士嗎?性急的讀者可能已經掀起書頁的一角要翻頁了。
下一頁腳踩滑板的女人和草莓盜賊撞到了一起。灰袍奶奶逃過一劫。畫面的右上角,有一輛巴士開走了。它就是灰袍奶奶上的那輛車,它們是同一輛巴士,這是在同一個畫面上表現(xiàn)時間推移的一種手法。被安排在右上角,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承擔把我們引入下一頁的任務。對后面的故事情節(jié)做一個“隱秘”的暗示,這樣的設計是畫家常用的一種引誘你往后翻頁的技法。
下次我們一起來了解圖畫書閱讀的
第五步 反復多看幾遍
參考資料:
《圖畫書這樣讀》 彭懿 2018.10 接力出版社
▼
精彩過往
▼
公眾號:迦糖有益
新浪微博:迦糖有益
藝術和孩子只有一本繪本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