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初中老師,初一到初三,年少青春的孩子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吹锰?,以至于花編這個“一線大白話”話題一出來,我就想寫一寫,可是頭腦中涌出的完全沒有專業(yè)的詞匯~全是——
一、寶爸寶媽們,請盡量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她)!
父母愛孩子,天經(jīng)地義!大家愛的方式各種各樣,寵溺的,放養(yǎng)的,上各種培訓班的……我們都覺得我們 是多么愛他啊,但是親愛的孩子,他(她)知道你愛他(她)嗎?特別當他們越長越大時!他們看到你對他學業(yè)的不滿,對他交友的干涉,對他愛好的剝奪~永遠都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的他,能知道你愛他嗎?
曾經(jīng)有一屆的學生,事兒特多,我越了解越心驚。單單最初粗略了解的這10來個學生,幾乎都是家庭不幸的:離婚的,單親的,留守的,或者家庭內(nèi)部矛盾重重內(nèi)戰(zhàn)不斷的~
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孩子,初一時學習中等水平,初二幾乎是應付作業(yè)而已,初三學業(yè)已經(jīng)無力回天了。說是反正考上高中也沒書可念。他父母離婚,各自組織家庭,都在外地生活。判給爸爸的他,爸爸甩手扔給了爺爺,可是這個爸爸是個不孝子,所以爺爺很討厭這個孫子,每次去拿些生活費(他是寄宿生),就像是討錢。這個孩子幾乎沒有零花錢,以致于他初二這一年幾乎把吃飯的錢用于吃零食,導致初三胃痛。聽到這個,真是令人心痛。
這個爹不疼娘不愛,連祖輩都不管的孩子,算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墒悄切╇p親俱在身邊的就幸福很多了嗎,未見得!忙于自己生意而未跟孩子交流的,動不動就棍棒伺候的,或者經(jīng)常拿某某孩子做對比的,或者讓孩子刷題刷題刷題的……在青春期,孩子們的不滿全爆發(fā)出來,有厭學的,有離家出走的,最多的,當然是沉迷網(wǎng)絡游戲啦。為什么要在家里呆著呢?家里沒有愛,都是要把人逼入絕境的嘴臉……在游戲中聽不到爸媽爭吵,在打打殺殺中可以釋放壓力或?qū)崿F(xiàn)虛擬的自我價值,何樂而不為呢?
愛與陪伴,這才是父母應該給的。如果確實忙于生計沒有時間,也請告訴孩子,無論什么情況,你都愛他(她),一直告訴他(她),讓他(她)深信不疑!讓孩子知道,即使全世界都不在乎他,至少還有一個你!
因為有愛,他才敢闖;因為有個溫暖的家,他才不會選擇流浪街頭。
二、單有愛還不夠,請再給他一點自尊吧——請不要經(jīng)常在別人面前或公共場合罵孩子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過:“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他們覺得自己是有名譽的人,因而更會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父母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p>
初中階段的孩子,最顯著的特征是有很強的自尊心。這時期的孩子已經(jīng)不僅僅滿足于被愛、被保護,他們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他們在受到肯定和贊賞時,內(nèi)心深處會產(chǎn)生強烈的滿足感;在受到批評和懲罰時,會感受重大打擊,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挫折感。
孩子如果經(jīng)常被父母當眾批評、揭短,那么孩子自尊自愛的心理防線就會被擊潰,甚至會產(chǎn)生以丑為美的變態(tài)心理。套用一句話,“你說我笨,我就笨給你看”。而且當著別人的面,會讓孩子覺得特別沒面子。一個沒有自尊的孩子,很容易自暴自棄的。我們年段室里,有時會有班主任請來一些家長交流或解決孩子情況。當然,基本上是“犯了事”的孩子的父母。家長們?yōu)榱俗约旱幕蛘呃蠋煹拿孀?,都會狠狠地批評孩子。那天,孩子也在場,他媽媽就一個勁地說,你怎么這么笨啊~這種題目別人都會做,你怎么都不會……我實在聽不下去了,跟那個家長說,不要當這么多人罵孩子笨了。那個喋喋不休的家長瞬間沉默。那是下課期間,很多老師在,孩子把頭深深地埋下了~
我有個朋友,她說她就是老師眼里的差生家長……有次她又被請到孩子學校,老師當著她的面,對她孩子說:“你考這么少,你舅媽都很沒面子了?!保ㄅ笥延H戚就在該校任教,和該老師是朋友), 朋友忍受住了這種雙重“羞辱”,沒有把這種情緒轉(zhuǎn)嫁給孩子,而是轉(zhuǎn)頭對孩子說:“讀書是自己的事,跟舅媽沒關(guān)系!”
也許在這種場合中,你做不到像她一樣冷靜和勇敢,那就保持沉默吧,或是跟老師就事論事處理問題,千萬千萬不要在孩子的傷口上再撒把鹽了,如果不幸再加上陳芝麻爛谷子,那這以后的爛攤子(孩子賭氣、厭學、絕食、離家出走)……不是還得由你來收拾嗎?
一個孩子知識多寡,在我看來,遠不及他(她)的爸爸媽媽給予他(她)的恰當?shù)膼蹃淼弥匾绻袗?,有自尊,相信這個孩子帶給社會的也更多的是正面的能量!
三、你的孩子讓你放一萬個心嗎?還是請你密切關(guān)注孩子的動態(tài)吧!
初中孩子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fā)展方面都出現(xiàn)顯著變化,這導致他們煩惱增多,孤獨感壓抑感增強,他們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需要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但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向同伴傾訴而不是父母,所以此時父母更應該密切關(guān)注孩子動向,避免孩子在叛逆期走錯路走歪路。
這里特別特別提醒一下乖乖孩的父母!
有些孩子比較安靜、聽話,生活學習均不需要家長操心,許多家長就樂得輕松,忙自己的事去了。其實表面的風平浪靜,有可能暗潮涌動吶,若等觀察到,怕已經(jīng)回天無力了。
我有個親戚的孩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乖乖孩。父母在他三年級時把他放心地交給老人,雙雙出去打工了,孩子六年級畢業(yè)后才回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強,學習成績很好,是考重點高中的料,他爸媽說起他,滿臉都是驕傲。他上初二時,父母忙著開公司,裝修房子,又叫來爺爺幫忙。等孩子上了初三,媽媽忙完了房子,發(fā)現(xiàn)平時靦腆、一聲不吭的孩子早戀了,而且陷得極深。大庭廣眾之下與女朋友手拉手,中午則把教室門關(guān)上,單獨與女生不知道在里面干啥。氣急敗壞的媽媽軟硬兼施,并與女生家長配合,也無力拆散這一對小鴛鴦。
最后當然是中考考得很差,媽媽為了不讓他們在一起,把他弄到別的縣市讀高中。結(jié)果開學不久女生就甩了他,他趕回來質(zhì)問無果后大哭一場。他爸媽擔心他會想不開,但最后他接受了這一事實。我們都以為天下太平了,皆大歡喜,誰料三年后聽說他考入本地一所大專,老百姓眼里混混們呆的學校吧,真是令人唏噓啊。
媽媽一直責怪自己在孩子最關(guān)鍵的一年去裝修房子,原本以為自己家的這個“好孩子”還是會按部就班地學習、生活,而疏于關(guān)心和照顧。這個敏感時期的孩子缺乏溫暖和愛護,只能到同伴中去尋找,再加上青春萌動,很容易在異性中找到共鳴,從而早戀。
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每天抽個十來分鐘,再不濟也可一周一兩次與孩子聊聊同學,聊聊老師,聊聊社會,也可以聊聊當年的自己,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思考,也許那些他難以啟齒的煩惱就在此灰飛煙滅了,而不必向外尋求一些不可靠的幫助。
有個學生,應該是我教過最聰明的,學習很輕松,數(shù)理化經(jīng)常得獎,寫起小說來也是很有看頭。涉獵頗廣,我曾家訪過,書架上的書種類頗雜,還有架顯微鏡,這在當時當?shù)厥菢O少見的。就是這樣一個讓人省心的學霸,高中脫離了父母的懷抱,當了寄宿生,居然沉迷網(wǎng)絡不能自拔,直到高三才收了下心。只能說是上天厚愛,考上了南開大學。但是,但是,他居然重新回到游戲之中,曠課曠課掛科掛科,最后無法畢業(yè),拿了個結(jié)業(yè)證書回家。我們聽說后簡直扼腕嘆息啊 !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牽動著你的心,雖然未必事事參與,但該出手時就出手,該干預時要干預,不要想著孩子的良好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凡事已上了正軌了,你可以好好歇一歇了??汕f不要這么想!
其實,不管多大多乖多自覺的孩子,內(nèi)心里都住著一個魔鬼。你想讓它控制住你精心培養(yǎng)多年的孩子嗎?如果你的回答是‘‘NO’’,那么,請你密切關(guān)注孩子的動態(tài)吧!
四、青春期!青春期!青春期!請把孩子當大人看?。ㄌ匾?,另起一點說)
孩子的第一逆反期在2~4歲期間,多在3歲左右,這似乎是我們能控制住的年紀。第二逆反期出現(xiàn)在小學末期至初中階段的10~11歲至15~16歲,突出表現(xiàn)在青春發(fā)育期。這個年紀,你有把握控制住嗎?
兩個逆反期都聚焦于獨立自主意識的增強,向控制方要求獨立自主權(quán)。都出現(xiàn)成長和發(fā)展的超前意識,第一反抗期兒童具有“長大感”,第 二反抗期的兒童具有“成人感”。第二反抗期所要的獨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獨立,要求社會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關(guān)方的控制。
許多家長無視孩子的“成人感”,繼續(xù)用權(quán)威威壓孩子,把孩子視為被動的受教育者和被塑造的對象。無視孩子對獨立自主的需求,家長的權(quán)威感在這個非常時期受到碾壓那就再正常不過了。
同事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例子!
至今提起女兒,他們總是后悔不已……
據(jù)他們說,女兒除了小時愛哭外,其它病痛什么的都很省心。到了初中,才對她的中不溜秋的成績有所擔心,為了能讓她考上好高中,夫妻倆一合計,決定讓孩子初二留級一年。結(jié)果女兒就是不同意,堅決不同意。他們想留級對孩子的未來有利,而且孩子還小,還不懂得利害關(guān)系,這時候就該由父母來為她導航把脈,當然,休學留級也有很繁瑣的程序要走,爸爸剛好有職務之便,不用白不用。
于是乎,女兒反對無效,屈服于父母的安排,但她堅決不在本校讀書,認為留級是很沒面子的事!不好意思見到原來的老師和同學的!這樣,她休學及初三那年,就由爸爸安排轉(zhuǎn)到別校就讀了。
從此,家無寧日,這孩子的叛逆就沒有停止過,母女倆見面就吵,夫妻倆提到女兒就生氣。原來預想的成績沒有因為多念一年而提高,反而因為留級而直線下降。父母對此無可奈何,自己釀的苦果自己吞。中考考得一塌糊涂,還不愿意在本校高中就讀,父母只好又托關(guān)系聯(lián)系學校。高中也無心學業(yè),父母著急,只好勸她去學美術(shù),謝天謝地,她居然還比較喜歡。因為本校的美術(shù)藝考生上線率很高,于是她高三那年回來讀書??墒牵尤灰ギ敿乃奚?,爹媽住的地方與寄宿生樓是隔壁,咫尺距離不肯回家睡覺,只在午晚飯時回家吃飯,就是這么一點時間,家里也是雞飛狗跳吵架摔打聲不斷的。一時之間在同事之中也成了笑談。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jīng)有獨立自主意識,同事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成人對待,以為自己可以代替孩子做主,以為憑著父母的經(jīng)驗可以一眼望穿的好事,孩子也必定俯首接受。可是,這樣一個原本事事順你意的孩子,怎么會爆發(fā)出如此大的能量來反抗父母,這是任誰都想不到的。忽略了孩子成長期對自我意識的保護,受傷害的豈止是父母??!
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牽掛,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察言觀色之外,更要把一些選擇權(quán)交給孩子,不要以不懂事或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還多為由剝奪孩子的知情權(quán)、選擇權(quán)、自主權(quán),如果你一意孤行,也許, 你收獲的不是感激,而是永遠的永無止境的責怪……
有人說,父母之愛不是對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場得體地退出;還有人說,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不管如何,在他蹣跚學步時,你牽著他的小手;在他勇敢前行時,你用目光把他的背影深深凝望。在他得意時,你做那個熱烈鼓掌的觀眾;在他失意時,請獻上肩膀讓他依靠……既不占有,也不退出。
不缺席孩子的成長,不過分干涉孩子的未來,讓孩子成為你最貼心的伙伴,讓你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倚靠!
其實社會很復雜,我知道,一個孩子的成長 有許許多多的因素,一不小心,多少年的家庭教育都白搭了 ??墒菍τ诤芏嗟陌职謰寢?,我還是只想到以上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