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母語的方式學(xué)英文?(上)

2013
2018-10-6 15:29 原創(chuàng) · 圖片24

說一個具體的課堂場景。 

為什么要說這個?因為很有感觸。當我和幾個也在教育領(lǐng)域工作的朋友聊過后,回來路上就一直在想這個事。

想得我心里有點亂,或者再確切點說,想得我開始著急。就是那種一個問題來,我覺得我好像知道一點兒,我很想去表達,很想被聽到,但當注意力真的在我身上時,我又不知怎么去開始。腦袋里很多東西,在那轉(zhuǎn)啊轉(zhuǎn),但我理不出一個頭。

所以我寫下今天這篇文,用的方式是:講述。

......

這篇文的題目是,如何用母語的方式學(xué)英文?但這不是全部。我說的,是關(guān)于課程設(shè)置,關(guān)于教與學(xué)中的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關(guān)于在我們大人那么努力教,孩子那么努力學(xué)的背后,我們,究竟,要教什么,要學(xué)什么?
 

我希望,在我的這種一步一步講述中,會有那么一些點,讓你突然地“啊哈”一下,有明白?;蛘叻催^來,看完后,心里,腦里,有了更多的問題和困惑。

無論哪種,都是好的。因為越說越明,說的人多了,想的人多了,這個事情的輪廓,才會逐漸開始變清晰。

所以這篇文,不是我來告訴你答案,而是通過我的一些講述,我們一起,去找答案。

Social Studies:社科

很早的文里,有對Social Studies做出解釋。如果簡單概括:學(xué)的內(nèi)容,和各種【人的活動】有關(guān)。

比如:

Community——社區(qū)

Why People Move——遷徙

Explorers and Exploration——探險家和探索

Why is Where Important——一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如何影響人,以及人的生活

現(xiàn)在,以Community這個單元做為例子來解釋。
 


 

一開始,孩子們不知道什么是Community。老師在說這個詞時,他們也會跟著說,但對于這個看著有點長的詞,究竟是什么,他們并不知道。

老師也不解釋,而是先放一個視頻,告訴他們,好好看,看你們都能看到什么,讓他們?nèi)ビ^察。

https://v.qq.com/x/page/g07224duqsl.html

看完后,問,在這個視頻里,What do you see? 你們都看到什么?

如果這時孩子是懵的,不知道說什么,那大人去示范。比如,我看到視頻里有很多人。然后逐漸地,會有孩子說,我看到有人賣檸檬,有人在烤面包。 
 

會說,他們穿的衣服不一樣,待的地方也不一樣。之后會有人在剛才這句的基礎(chǔ)上,加一句,他們好像是工作不一樣哎!工作不一樣,待在不同地方,穿的衣服也不一樣。

觀察,仔細觀察,大家一起來。看到什么,就說出來,互相補充,互相Build on. 給到孩子時間,他們看到的點,就會逐漸多。

他們或許還會說:有很多地方,有的房子是這樣,有的房子是那樣,好多人一起。 
 

......

懂我的意思啊,我用我的方式在舉例。在具體的課堂場景里,孩子們會說出很多自己的觀察,很多,很細致,有一些點如果他們不說,我們或許都看不到。

觀察完,老師說,恩,這些人在一起,就是一個Community,有很多人,很多地方,每個人做不同工作。

之后,給出這樣一張圖:

指著圖,簡單說一句:Community是一個地方,有很多人,人在這里生活,工作,還可以進行很多活動,有娛樂的地方。
 

然后,到此打住,不再多說,不再多解釋。說多了,反而會糊涂,直接繼續(xù)之后的內(nèi)容就好。 
 

接著問:那關(guān)于Community,你們想知道什么?想要學(xué)什么? What do you want to learn?

同樣,如果這時孩子還是一片懵,不知道怎么去開始,那大人繼續(xù)做示范。通過示范,說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然后孩子會接連著,也會跟著做。
 

示范,示范,我們自己的示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在課堂上,孩子們問到這些:

1. 一個社區(qū)應(yīng)該有多大? 

 

2. 社區(qū)里的人,是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的? (意思是說,都是怎么成為各自領(lǐng)域里的專業(yè)人士, Become the Professional?)

 

3. 社區(qū)里的樓房,為什么樓頂不一樣?有的尖,有的平?

 

4. 為什么不是所有社區(qū)都有火車? 
 

5. 一個社區(qū)里有公司嗎?有多少?
 

6. 什么樣的社區(qū)會有飛機? 
 

7. 社區(qū)是怎么形成的?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去想,他們想要知道什么。而這些他們想要知道的,會成為方向,帶著他們,讓他們可以很感興趣地,繼續(xù)往下學(xué)。

這時老師也可以拿出那種大的Chart Paper,邊說,邊記錄。等都學(xué)完后,再一起回頭看:有沒有一些答案,是我們已經(jīng)知道的?或者,又出現(xiàn)了新問題?

說到這,你或許會慌,會想,?。窟@不就讓問題一茬接一茬,沒完沒了嗎?都要回答嗎?如果孩子還是不知道,那要怎么辦?

......

我們要明白的是,沒有哪個單元的學(xué)習,可以一下子把所有東西都學(xué)完。有問題不怕,還有以后的日子不是嗎?我們做的,不是問題來,我們直接解答掉,然后結(jié)束;而是,帶著問題,去找答案。

學(xué)習是動態(tài)的,沒有止,一直在進行。這些問題,這些孩子自己問出的問題,他們會記下,會在他們的腦子里。而這個要找的答案,不一定在之后的什么時間節(jié)點里,就會被找到。


社區(qū)中,那些幫助我們的人
 

從剛才這個圖里我們有看到,一個Community,實際有三部分:

People:人

Places:地方

Activities:活動。工作,玩,娛樂。

那接下來的滲透方式,就可以一塊一塊來。
 

先說People,社區(qū)中的人。

而說到People,就要說一個概念,Community Helper,在社區(qū)里,幫助大家的那些人。

在介紹這個概念時,也不多解釋,直接和孩子說,我們來看一個視頻,這個視頻里會提到一個詞,Community Helper,我們來看,什么是Communit Helper?

......

在jr.brainpop.com上,有一個視頻,專門說Community Helper,列出很多例子。
 




提到警察,醫(yī)生,老師,藥劑師,還有救護車的工作人員等。 
 

最后一個場景是,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子的風箏掛到樹上,那個機器人就去幫助拿下來,然后小女孩說:啊,你也是一個Community Helper??!

通過看視頻,孩子們會懂:一個Community里,有很多人,但每個人的工作都不一樣。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工作,幫助別人。 
 

這里,雖然輸入的是英文,但大家不要忘記,在中文的場景里,關(guān)于【不同人,做不同工作,我們每個人,通過我們各自工作,來幫助其他人】,關(guān)于這一點,在中文的場景里,這些孩子,或多或少,是懂的。 

也就是說,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這個背景知識。所以這個時候,直接給到他們這樣一個視頻,他們是可以大概理解的。

究竟理解多少?沒有辦法給出一個百分比。但如果我們問孩子,他們會告訴我們說,看得懂。 
 

而這個,不是英文的問題,不是語言,在其中起作用的,是他們已經(jīng)有的背景知識,Background Knowledge.

所以,需要把視頻里的一些詞,提前學(xué)一遍,等知道了都是什么意思時,再去看視頻嗎?不用那么來,直接給到就好。

因為孩子在中文的場景里,已經(jīng)有了一些背景知識,而這些背景知識,在新的語境下,可以遷移,幫助他們來理解。


真實場景中,誰在幫助我?
 

通過視頻,孩子對Community Helper 有了概念,大概會知道,Community里幫助其他人的人,都是Community Helper. 
 

之后,把孩子帶到真實的場景中,去所在小區(qū),街區(qū)走一圈。比如超市,去找,在超市這個場景下,我們可以看到哪些Community Helper? 

給到孩子那種硬夾板,Clipboard,  給到寫東西的紙,帶上筆。讓他們?nèi)ビ^察,去仔細看,看到了哪些Community Helper,就把當時的場景畫下來,寫下來。 
 

畫,不多說。寫,Try your best to sound it out,  盡自己最大努力,把單詞的音給拉長,給拼出來。少一個字母,多一個字母,拼得不對,沒關(guān)系,關(guān)鍵是,要表達。




大點兒的孩子,可以寫句子,寫段落,但也不是當時馬上就要寫。而是,觀察,記錄,感受,為之后的寫作找素材。


 

從超市回來后,孩子們會分享自己所看到的。一,練習了表達。二,練習了傾聽與提問。比如一個孩子在說時,另一個孩子有了問題,想知道更多細節(jié),那行,問出來。說,問,表達,幾個人一起,把這個幫助其他人的畫面場景,理出來。

除此外,還有一個點:同一場景下,每個人所看到的,會不同。然后就發(fā)現(xiàn),這些人在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啊!于是,就有了Responsibility的概念,工作不同,職責不同。


是與不是,以及Why? 
 

之后,把內(nèi)容往上加一層。

作為Community Member,有時會很Helpful,有時則不會。給到孩子一些場景,讓他們?nèi)ヅ袛?,是否Helpful. 
 

舉例:

Katie stopped at a stop sign and waited her turn. 
 

Katie 在紅燈時,停下。等綠燈了,再走。

問孩子:Is Katie a community helper? Is she helpful? 
 

孩子會說,是啊,是啊。

緊接問一句:What makes you say that? 你為什么這么說?那這時,孩子就要說出自己的理由,比如,這樣大家就會有秩序,不會亂。 
 

......

再比如,一個誰誰誰,在公園里見到垃圾撿起來,進行回收。問,是Community Helper 嗎?Is he helpful? 

孩子回答,并說出自己的理由,What makes me say that?  
 

一個一個場景來進行。說完,想完,貼到對應(yīng)方框里。

感覺怎樣? 如果說Community Helper這個話題是個大拼圖,那在經(jīng)過視頻,經(jīng)過觀察,經(jīng)過在真實的場景里體驗,以及,經(jīng)過大家一起討論,思考,互相說,是不是會感覺,這樣的一張拼圖模樣,在逐漸地,呈現(xiàn)出來?逐漸地,有變清楚?

一層層遞進,一層一層往上加,讓畫面一步一步變清晰。

Cause and Effect:因與果

現(xiàn)在孩子了解了Community Helper的概念,也了解了什么行為Helpful,什么行為則不是。那把內(nèi)容再往上加一層,變成:在一個Community里,因為有了誰誰誰,所以會怎樣。

那這時,就要引入因果的概念:Cause and Effect. 
 

…... 
 

在引入這個概念時,一開始也不立馬就去解釋Cause and Effect 是什么什么意思,不解釋。
 

為什么不解釋?

假如,我們忘記自己在說英文,假如,我們此刻就在我們所熟悉的中文場景里,想:在孩子還小時,當我們說到因果,他不懂,我們那時是怎么做的?

我們是去解釋的。我們會用很多例子去解釋,而不是,用另外一種語言去翻譯。想下這個過程,對不對?我們是去解釋的,而這些解釋,在下面這些例子里,可以體現(xiàn)。

左邊:我們乘車時系安全帶,騎車時戴頭盔,這個是Cause。那看右邊:會幫助到我們什么? 
 

孩子說:會讓我們安全。 
 

他們說完后,我們把他們的話重復(fù),或者重新組織,再說一遍,同時寫在右邊方框里。結(jié)束時,說上一句,This is the effect. 
 

像這樣:

People wear seatbelts and helmets, so they can be safe. 
 

說完后,把那個箭頭描重畫一下,加一句,This is the effect.

繼續(xù):

左邊:小孩子去當志愿者,給需要的人發(fā)吃的。那右邊:他們這么做,會幫助到我們什么? 

孩子繼續(xù)表達說,這樣有的人就不會餓到了。好,聽到想法,我們幫忙去組織語言。

怎么叫做幫忙去組織語言?
 

就是把孩子說的意思,用正常的英文給表達出來,然后孩子就懂了,他就會知道,這句話原來是這么說的。 如果需要,也可以讓孩子跟著說一遍。

這跟在中文場景里,我們?nèi)ゼm正孩子的說話方式,是一樣的。比如,他們用中文說一個什么事,沒說對,但意思我們get到了,然后我們會幫助他,把正確的表達給說出來,讓他跟著說,而不是現(xiàn)場立馬去教什么語法,連詞冠詞,第三人稱單數(shù)等......對吧?是這個過程吧?

那同樣道理在這里,去示范就好了。通過我們的示范,把一個Structured Sentence,自然地,滲透給孩子,就像當初我們教他們說中文那樣。
 

所以剛才這個例子,就可以說:

Kids volunteer at a food bank, so people will not go hungry.  
 

說完,寫完,把那個箭頭再次描重畫一下,加一句,This is the effect.

再繼續(xù):

鄰居們一起工作,撿垃圾. Okay. Who do they help? How can they help the community? 
 

孩子說,會讓環(huán)境干凈,整齊,漂亮啊......

重復(fù),把他們的話重新組織,邊說,邊寫,然后最后強調(diào),This is the effect. 

…... 

那這么一輪下來,對于什么是Cause,什么是Effect,基本上,孩子就已經(jīng)可以理解了。不要忘記,他們在學(xué)一門新的語言時,不是從零起步的,他們是帶著在另一個語言場景下所積累的背景知識過來的。 而這個背景知識,可以遷移,幫助他們?nèi)ダ斫狻?nbsp;
 

再說一遍?。『⒆釉趯W(xué)一門新的語言時,不是從零起步的,他們是有背景知識的。他們在之后的學(xué)習過程中,這些在另一個語言場景下所積累的背景知識,會幫助他們?nèi)ダ斫狻?/p>

所以,我們?nèi)ソ忉尵秃昧?,不是翻譯,不是翻譯,而是解釋。就像他們學(xué)中文那樣,不懂,我們會想辦法解釋,而不是用其它語言去翻譯。

......
 

在實際上課時,等第三個例子說完,說到Cause and Effect時,就有孩子喊出來說:這個是因果!

沒有翻譯,通過解釋。在場景中,用上很多例子,幫助孩子把自己已經(jīng)知道的,進行對應(yīng)和連結(jié)。

現(xiàn)在,明白了社區(qū)里有不同人,每人有不同工作,又明白了因與果,那繼續(xù)往上加:

In the community, when we have a …. 
 

在一個社區(qū)里,當我們有誰時,結(jié)果會怎樣...

 

比如,有消防員,好,This is the cause. Then what’s the effect?孩子說,我們會很安全,他們會教我們怎么去滅火。

或者,有醫(yī)生,我們會健康,會幫我們檢查身體;有寵物醫(yī)生,動物會健康,小的動物可以很順利地被生下來,等等等。 

來比較下前后兩個例子:

在最初提到Cause and Effect時,說到右邊,說的是,Who can they help? How can they help the community? 通過Help,去連結(jié)。

等孩子明白了Cause and Effect時,到了右邊,就可以直接問,What's the effect,那這時,他們也會懂。
 

看到了嗎?一點一點往上加,一層一層,去Build on. 
 

......
 

那之后呢? 之后再怎么往上加?

我把之后的部分,整理在下篇里。上篇寫到這,我們之后見!

End 

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

jr.brainpop.com

teacherspayteachers.com

youtube.com

Sarah Paul | My Community 


回應(yīng)9 舉報
贊76
收藏406
7年前
一直有關(guān)注你的公眾號,竟在小花生也看到你了! 小驚喜,支持一下!
7年前
是的,如果從小開始,這樣的辦法是最好的。只是公立學(xué)校的孩子沒有這么多時間這樣去引導(dǎo)孩子。
7年前
期待更多教學(xué)經(jīng)驗分享,特別感謝??
7年前
特別感謝分享
6年前
謝謝分享 好文章呀
5年前
謝謝分享 好文章 受教了
5年前
這個方法可真好。
5年前
謝謝分享,學(xué)習了
4年前
謝謝分享(*°?°)=3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安妮何
安妮何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