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6歲5個月,從出生讀繪本,閱讀量3萬+本次;5歲10個月開始系統(tǒng)識字,半年識字量2000+;聽音頻故事2000+小時。
語文,我們理解的,是閱讀與表達。
一方面,基礎(chǔ)知識很重要,比如識字才能閱讀,寫字才能寫作,等等,所以基礎(chǔ)教育肯定要做。
另一方面,現(xiàn)在提倡整本書閱讀、海量閱讀,都是為了培養(yǎng)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延伸能力等。
所以,從出生,我們大量地給孩子讀繪本,故事類的,科普類的,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現(xiàn)在又開始讀文學作品,更側(cè)重從底層培養(yǎng)孩子的品格。
用到的資源和具體做法:
1、一年級教材,課文誦讀,識字寫字,認識筆畫和偏旁部首,認識字的結(jié)構(gòu),學習拼音等基礎(chǔ)知識。
2、思維模型的建立,我們會借助泉靈語文課(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有相應(yīng)課程),跟孩子學習一個個思維模型,比如講故事手套、放大鏡小翅膀小沙漏工具、向日葵模型等等,目的是從小學習思維模型,培養(yǎng)更底層的思維方式,為構(gòu)建整體的認知架構(gòu)打基礎(chǔ)。
3、閱讀各類文學作品,至少過四遍,第一遍,睡前我讀給孩子聽,讀完一本召開家庭會議,每人分享一本讀過的好書,爸爸媽媽幫助拓展、給予認知上的引導(dǎo);第二遍,泉靈名著課再聽一遍,思考問題并口頭表達;第三遍,孩子自己閱讀、精讀;第四遍,陪孩子聽名家對這些文學作品的解讀,再深度討論。前兩遍基本同步進行,后兩遍等孩子識字量、理解力和認知達到相應(yīng)水平時進行。
4、自主閱讀繪本、橋梁書、章節(jié)書、兒歌、古詩詞等。特別說明一下繪本,共讀過的繪本讓孩子自主閱讀一遍,孩子本身喜歡,閱讀中又能發(fā)現(xiàn)繪本的美,孩子讀完,做些通識教育(拓展內(nèi)容會參考童行書院100本繪本伴讀的科學好問題和哲思好問題,還有泉靈的學前閱讀課)。
5、科普類繪本共讀,跟隨孩子的興趣,比如這段時間他特別喜歡軍事類和動物類書籍,我們趁機把洗漱之前這段時間固定為共讀科普繪本。
6、聽力積累,從3歲聽音頻故事到現(xiàn)在,用到的平臺有喜馬拉雅、牛聽聽、少年得到,凱叔講故事。之前分享過聽過的音頻故事,這里再整理一些:神奇圖書館、貓爪怪探團、神探邁克狐、美猴王系列叢書、森林密探零零七、小虎愛推理、肖小笑上學記、爆笑蟲子。聽和看是兩種輸入方式 ,有的人是聽覺型,有的人是視覺型,如果聽和看都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在知識的輸入效率上要比單一型學習的效率高,而這兩項是可以同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
每天的規(guī)劃安排:
每天都進行自主閱讀、寫字、睡前共讀科普繪本、文學作品,周一到周五聽泉靈名著,周六周日學習思維模型。
近期讀過的書單:
文學作品:《騎鵝旅行記》《小海蒂》《平安小豬》《夏洛的網(wǎng)》《小王子》《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時代廣場的蟋蟀》《魔鏡》《追蹤真相》《100條裙子》《波普先生的企鵝》《列那狐的故事》《小狗錢錢》《阿凡提的故事》《長襪子皮皮》
科普類繪本:《武器小百科系列》《中國軍事科普繪本海陸空合集》《動物腦瓜里裝的都是啥》《國家地理動物百科全書》《動物的朋友圈》《盛口滿的手繪自然圖鑒》
橋梁書:《小翼龍大冒險》《小妖怪童話故事系列》《怪物旅館》《企鵝機動隊》《神探狗狗》《壞家伙》《屁屁偵探》《神奇糖果》《怪杰佐羅力》《小恐龍可可奈》《臭狗普利》《胡椒罐大樓的小偵探》《長襪子皮皮》《貓咪與國王》《小屁孩樹屋歷險記》
兒歌:韓興娥《歇后語兒歌》《俗語兒歌》《成語兒歌》《諺語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