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家長,大多都找人推薦過書單,或者自己上網(wǎng)搜索過書單。但是,看了一堆書單后,依然還是不知道要怎么給娃選書,面對眼花繚亂的童書,真是逼死選擇困難戶的節(jié)奏。
其實,你缺的不是書單,缺的是自己的選書策略。代代也一直在堅持親子閱讀,到今天為止也是2000多天了。
回顧這個過程,大致有這么幾個階段選書策略,總結了一下,供你參考。
第一階段:盲選
這個階段主要是從大量的童書中挖掘出孩子感興趣的方向。
我不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蟲,當然不知道孩子想什么,但我可以通過細心觀察來發(fā)現(xiàn)。在和孩子大量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從孩子的舉動、表情、言語中發(fā)掘她的興趣點。
這段盲選的階段有這幾個要點:
善用資源
:各種榜單、家長論壇、書店、圖書館、繪本館、講故事的app……這些地方都可以找到大量的書籍,各種書籍多試試。
不怕踩坑
:既然是盲選,那一定有合適的也有不合適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現(xiàn)在家里還有好幾十本不怎么看的書籍。不過,沒有這些沙子,怎么能襯托出珍珠呢?當然,幾十本放在家里閑置成本也確實有點高,這也是要善用資源的一個原因。
兒童視角
:什么意思呢?就是看書的人是我女兒,不是我。不是媽媽覺得你該看唐詩三百首、伊索寓言、鵝媽媽童謠,而是女兒喜歡《五個小怪物》、翻翻書、《Mines the best》?!逗灭I的小蛇》、《A Cat and A dog》……沒有捷徑,沒有捷徑,沒有捷徑,多陪娃看,仔細觀察發(fā)掘。.
部分孩子感興趣的書籍
親子閱讀
: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一條,從起點開始,陪伴發(fā)現(xiàn),在閱讀這條路上成為同路人,而不是一個監(jiān)工。
找到了孩子一個興趣點之后,恭喜你,就找到了突破口。至于怎么才知道孩子感興趣,我想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吧。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深度挖掘,也就是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深度挖掘
在這個階段,順著孩子的興趣點,找類似的書籍,目的是hold住和進一步加深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我家女兒1-2歲很喜歡翻翻書、喜歡有點搞笑的題材;2-4歲較喜歡和日常生活有關的題材以及虛構類劇情性較強的故事;4歲到現(xiàn)在喜歡比較喜歡科學故事、偵探故事、還有公主夢幻題材。
部分孩子喜歡的書籍
這個階段的幾個要點:
多方面挖掘
:兩本書類似不僅限于題材類似,也可能是畫風類似、主題類似、情節(jié)類似、書籍形態(tài)類似……這些方面都是深度挖掘的突破口。
在變化中深入
:孩子的興趣會不斷變化,1個月前讓你反復給她講的書,可能這個月就被冷落了,這也是正常的,跟隨孩子的腳步,不斷深入就好。這不是一條直線,是在曲折中上升的過程。
堅持親子閱讀!
在挖掘到一定階段,我就遇到了一個瓶頸,這也讓我反思前兩個階段,就有了第三個階段。
第三階段:豐富
閱讀就像吃飯,只吃某一種或某幾種會營養(yǎng)不良。可以嘗試一些新的類型。
去年,我讓女兒嘗試聽了一下APP上的西游記,第一次嘗試后失敗了,中間休息了一段時間,女兒主動提出想聽一聽這個故事。到目前為止,西游記來來回回也聽了7、8遍了。偵探題材也是一個新嘗試,也是比較成功的。
這個階段的要點:
這個階段和第一階段有類似之處,
可以遵循第一階段的幾個要點。
其他要關注的要點:
做好嘗試失敗的準備
:既然是嘗試就會有失敗,急于給娃試新的東西反而容易消化不良。一次嘗試不喜歡,可以另挑時機嘗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始終堅持親子閱讀!
如果你覺得很難堅持,可以看看之前寫的這篇:
希望可以給你一些鼓勵。
好啦,育兒是一個理性感性兼?zhèn)涞乃囆g,靠我們的愛和執(zhí)行力來支撐,希望你看了這篇總結以后也可以梳理自己給娃的選書策略,讓我們在育兒這條路上成為學伴,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