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啟蒙娃來說,很有標志性和紀念意義的一天就是開啟神奇樹屋的那天。跟很多娃娃一樣,經歷了海尼曼三個階段。牛津樹,和raz的G1階段后開始的小豬梅西,內特,女巫溫妮,糊涂女傭等。中間加了些科普類的學樂科普,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
學,然后知不足。
開啟raz K的時候我們開始做raz的quiz,因為上quiz比較晚,所以孩子感覺上是讀文章可以讀懂,做題卻感覺好難。于是我們開啟razG1階段的二刷且做quiz階段。同時慢慢把手頭的其他分級連帶著刷一刷,姑娘特別喜歡的書還會拿出來二刷,甚至三刷。
在此期間認識了很多優(yōu)秀的雞娃媽媽,大家互相探討,互相督促,也是受一些直言不諱的媽媽影響,堅定的加入了做quiz的行列。我們的確是屬于做quiz比較晚的,一般讀到raz G一定要加入quiz了,理解性閱讀才是刷書的目的。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紙質quiz和 star賬號都開始啟動開來。
比如小豬梅西,學樂科普這兩套就是孩子經常自己提出來要作為磨耳朵聽單,每天晚上主動要聽的項目。有段時間每天晚上睡前都要聽一本小豬梅西,有的時候早上吃飯聽的時候,嘴里一邊帶著飯一邊跟著蹦單詞。
讀書就像爬山,越讀越覺得山頂很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母語的重要性會越發(fā)凸顯。娃娃的世界觀的建立,母語的充盈必要性會帶動理解力,所以在學外語之前還是要先把母語夯實一下。二者是互相促進,而不是對立的關系。
所以在這個期間我們增加了中文閱讀的量,識字量不足絕對是學習各種語言的天花板。所以擴大詞匯量一定是重中之重,尤其我們這些五六歲的娃娃。
所以我們的擴大理解能力--->增加中文理解性閱讀--->增大識字量.并因此開啟了國學學習和喜馬拉雅出作品計劃。
這就是我們近期的學習路線了。歡迎大家交流寶貴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