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扒,這套大熱的“海淀古詩文神器”,我真的不會給娃買

2017
2014
2022-1-10 23:11 原創(chuàng) · 圖片7

寫在前面: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無敵大薇薇”,主張通識教育,從語言到全學科,從三觀到批判性思維,幫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為積極的終身學習者。

這一年多來,我?guī)缀趺恐芏笺@出版社,每天看得最多的,就是各類童書。

作為童書研究者和作者(我的語文教輔書開春出版歡迎屆時捧場),以及講書達人老母親/剁手狂,我最不看得兩件事:

好書價值被低估,明珠蒙塵!

部分微商和自媒體,不看書就跟風吹!

關于好書,上周我給大家整理過一個我的年度TOP書單,這幾個標準:好上手、真管用、家長和娃都喜歡,讀了有收獲。書單戳這里看《我的年度TOP中英文書單,還有講解視頻》。

好吧,這篇文章就來干一件得罪人的事。八一八最近這幾個月火的一塌糊涂,但其實并不適合大多數(shù)人的一套書吧。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可能到手就是落灰閑置專用。

我知道你猜出來了,沒錯,人稱海淀小紅書的《中華古詩文誦讀》。北大出版社,名師坐陣。

圖片

這套書詩文300余篇,覆蓋課內(nèi)外。專業(yè)性、權威性、準確度,沒問題。

但是作為被捧到神壇位置的兒童用書,什么最重要?實用性啊?。?/strong>對不起,這套書到手你就知道,上手著實不易……

換句話說就是:家長沒法講、孩子不愛看,基本用不上。

當然,你可以反復播放音頻,并讓孩子誦讀。至于娃有沒有興趣?是否愿意?背下來以后對于提升成績以及古文素養(yǎng)是不是真的有幫助?可以回想并參考我們這一代當年在學校吭哧吭哧讀背古詩文的場景。

圖片

為此,我特意錄了個視頻,詳細說說為什么。

PS:視頻里展示的這套書是我借來的,我們團隊另外位閱書無數(shù)的小學四年級媽媽買的,到手以后告訴我:你說的對!


為了避免有的人斷章取義,我再補充一下:

1、老讀者都知道我的觀點,孩子從小接觸古詩文是非常必要的事,表面艱深的古文也沒問題。

要不然我也不會出古詩文課,不會給小娃講《馬說》、《出師表》、《岳陽樓記》這樣的古文;

不會給孩子講諸子百家、竹林七賢、講杜甫和安史之亂、講韓愈和古文運動、講北宋神人范仲淹。也不會有出版社邀約出書。

2、古詩文誦讀,我主張興趣先行,事實上,磨耳朵和興趣是不沖突的。

磨耳朵也不僅僅是反復播放原文音頻。而是如何把艱澀的東西講清楚,把古文字詞句意融入講解,把人物和時代、歷史融合,讓孩子也能理解。

3、有我還比較認可的,自己本人和孩子古文素養(yǎng)不錯的自媒體人推薦這套書。注意前提:人家自己是有相當基礎的,孩子也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引導的不錯。

如我在視頻里說的那樣,普羅大眾確實并未普遍具備這個能力。離開家長的引導和有趣講解,大部分孩子拿到這套書也很難開心閱讀。最多是找到自己熟悉的翻看,主動持續(xù)讀新內(nèi)容的可能性不大。

4、誦讀是古詩文學習中必要的環(huán)節(jié),能讓有基礎的孩子感受文字之美。但不能解決古詩文學習的問題。

基于這點,什么“海淀家長人手一套”、“古詩文神器”……這一類的定語,就沒必要加在這套書前面了。

圖片

當然,已經(jīng)入了這套小紅書的,也不用后悔被割韭菜,我簡單和大家說說這套書的用法:

1、當工具書;

有一些拿不準字詞讀音的,來翻這套,因為專業(yè)度準確度是沒問題的。當然,畢竟只有300來篇,里面中小學選篇并不多。不過作為素養(yǎng)提升,讀到了一些相關選篇,可以用作參考。

2、孩子有一定古詩文基礎的,可以從中找到熟悉的篇章,先讀起來,翻看作者信息(雖然確實很籠統(tǒng)吧)和譯文,再砸實了弄熟悉。

3、基礎更好的,可以適當選擇娃不抗拒的篇章來磨耳朵、誦讀,不要僅僅追求“背誦”,而是理解+背誦。

什么?費媽?那是必須的!這種書都買了,還怕啥費媽?!

圖片

這也是為什么我現(xiàn)在給娃選書都一定要看到書本身才行。而給大家找書,得我自己讀下來,甚至帶娃讀起來,才會推薦的原因。

很多書確實看推文真的不錯,一堆號都在推薦,想不動心都難。

但是只有真正到手,才會知道到底能不能用起來。說實話,比起開扒書,我更看不慣的,是不管書的實際價值和用法,一味跟風的部分營銷號和微商。當然,也許他們是真不懂。

不說了不說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回應10 舉報
贊3
收藏10
3年前
我有電子版,看過后決定不給我娃看了
3年前
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段時間關注的很多公號都推一樣的書。一開始覺得那肯定是書好才會都推薦,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那么白了,身邊有人買的,就等著使用反饋再說??
3年前
我已經(jīng)買了,拿到我自己先把第一本朗讀了一遍。雖然我是985本科+碩士(理科),不看翻譯也不能完全理解每個字的意思,但那種抑揚頓挫的感覺特別舒服
3年前
以前我也特別注意古詩文一定要懂,一定要解釋,最近一年我的觀點有所轉變,誦讀很重要,但不一定要在完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學校有自己編的經(jīng)典誦讀讀本,老師就要求孩子們反復讀,直到背會
3年前
這套新版的小紅書,名字改了兩個字,就是“誦讀”,可見,編者出發(fā)點也不是理解。我計劃從寒假開始讓孩子讀起來,重點是誦讀,能理解多少就隨緣吧
3年前
謝謝分享????????????
3年前
我們從子集開始讀了,寒假讀到11篇了,先讀熟了再背誦
3年前
我們讀了一個多月,現(xiàn)在讀第二本,沒要求背誦,就熟讀,沒想到80%都會背了,而且大多數(shù)都是理解的,真是應了古話:書讀百遍,而義自見。書好不好,自己認真讀了才知道,不要聽別人說。喜歡這套書配套音頻,名家朗誦的,字大且注音,有注釋,有譯文,不懂的典故可以自行百度。
3年前
潔靜精微7086171262 以前我也特別注意古詩文一定要懂,一定要解釋,最近一年我的觀點有所轉變,誦讀很...
對的,正解
3年前
tatamummy 我們讀了一個多月,現(xiàn)在讀第二本,沒要求背誦,就熟讀,沒想到80%都會背了,而且...
我家也差不多,一個寒假斷斷續(xù)續(xù)讀了二十多篇。不是順序讀下來,是選的比較容易懂的古文,暫且略過了古詩。萬事無絕對,書絕對是好書,拿到手用不起來又不肯下功夫,就不能說人家書不好或者不推薦。學習就是硬橋硬馬下功夫的事情,難啃的骨頭有時候更有營養(yǎng)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無敵大薇薇
無敵大薇薇
201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