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好??!沒想到我今天會更新吧?哈哈哈!
說一個課堂場景,關(guān)于非虛構(gòu)閱讀。
希望通過這樣的課堂場景還原,可以讓大家逐漸了解到,我在《Change Your Identity 》這篇文里,所提到的"和那些做得好的人學(xué)",具體要怎么來。
話題源于一個討論。
我說Change Identity,非常重要,是各種學(xué)習(xí)的底。因為無論是課程的內(nèi)容設(shè)置,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還是老師對孩子所用的語言,各種,都是圍繞Identity的核心來。
What does a good writer do?
What does a good reader do?
What does a historian do?
What does a musician do?
What does a scientist do?
What does a ______do?
當(dāng)時一媽媽提出一問題,大意是這樣:
在開始一個新項目,或者學(xué)科時,如果不知道要怎么做,要跳出自己的圈子,和那些已經(jīng)做得好的人學(xué)習(xí)。這點Get到了。
但這樣的思路,如果用到對孩子的英語,數(shù)學(xué),編程的啟蒙上,家長要怎么做?難道說,要對比不同的教育機構(gòu),看誰做得好,然后讓孩子去學(xué)?或者,家長先和這些人學(xué),然后回來教孩子?好像有點不實際啊。
我的解釋是:這個學(xué)的老師,不單指就在身邊,可以找到的大活人。
這話聽起來有點別扭,哈哈,舉個例子就好懂。
以孩子畫畫為例。一種做法是,在開始畫前,看繪本,讀故事,比如Jungle主題。
讓孩子去看,故事里的插畫家是怎么畫Jungle 的?有什么特點?
仔細觀察并說出,畫家哪里畫得好?葉子的形狀,樹木間的距離,交錯,葉子上的細節(jié),脈絡(luò)等......也說出,在孩子看來,他覺得畫家哪里可以改進變更好?
類似Peer Review中的A Star & A Wish:做得好的,是Star;可以改進的,是Wish.
……
之后開始畫。如果大人能示范,就示范。如果實在示范不了,讓孩子自己來也行。前提是,確確實實地,有那么一個具體的,孩子可以看到的例子在那里,比如繪本中的這些插畫。
那這時,教孩子畫畫的,就不是我們,而是繪本里的插畫師。
整體思路就是:What does a good illustrator do?
整理與傳遞
為了更好理解我說的,回到閱讀話題。
孩子還小時,或者很多時候,我們會把更多經(jīng)歷放在虛構(gòu)類的故事中,而忽略了非虛構(gòu)(Non-fiction)所能教給孩子的。
非虛構(gòu)是一個很大塊,要說的東西非常多。
我之前提到過,哥大有一讀寫項目:The Reading and Writing Project. 正式開始成系統(tǒng),源于Lucy Calkins教授,以及她的團隊。
通過The Reading Workshop & The Writing Workshop的形式,分年齡,分階段,分文體地,去教孩子們讀與寫。從5歲的KG班,到初中,全部都有整理出。
今天要說的,會跳過大背景介紹,跳過整體思路框架,先以三年級為例,聚焦于若干個Mini-Lesson中的一個很小點:Becoming Experts and Teaching Others from Nonfiction Texts. 如何在閱讀非虛構(gòu)時,成為專家,教會別人。
成為“專家”,教會別人
? 老師:
今天我要教你們,當(dāng)一個good reader在讀非虛構(gòu)時,他們會怎么做?
他們會做很多事。
其中一點,他們會把自己變成一個Expert,對讀到的話題內(nèi)容有了解,然后教給其他人。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biāo),A good reader會這么做:
第一步:Main Ideas + Supporting Details
A good reader會去弄清楚,自己讀的內(nèi)容,主要在說什么?---Main Ideas
有哪些補充細節(jié)?---Supporting Details
第二步:Sound Like an Expert and to Teach Well
A good reader會在自己解釋時,用上解釋的語氣,用上一些手勢。也會在需要時,用手指(The Pointing Finger),指圖片,指插圖,讓聽的人,更容易理解。
現(xiàn)在,我來給你們做示范。
? 安妮的解釋:
這兩步,就是老師在課堂上需要教給學(xué)生的Teaching Points.
是否有注意到,老師在說這段話時,有一個細節(jié)。她說,今天我們要學(xué)的,是一個好的Reader在閱讀非虛構(gòu)時,會怎樣怎樣做。通過這么說,讓孩子明白,一個好的Reader,會做什么事,以及如果自己也想成為一個好的Reader,也要對應(yīng)做到這些事。
當(dāng)孩子做到了一個好的Reader會做的,那他自己,也就變成了一個好的Reader。在身份上,在Identity上,發(fā)生改變。
而當(dāng)Identity變了,接下來的那一長串:相信,態(tài)度,能力,行動......都會順連著跟著變。再直白點說,我們一直在尋尋覓覓的內(nèi)驅(qū)力,這就出來了!從心底里的,從根兒上的,內(nèi)驅(qū)力。
在這個過程里,老師的作用是,傳遞,傳遞。通過我的示范,把一個好的Reader具體怎么做,傳遞給到你。從而幫助你也對應(yīng)做到,成為一個好的Reader.
Mini Lesson課,示范的力量
? 老師:
我來給你們做示范。你們看,我找到一本書,Frogs and Toads, Written by Bobbie Kalman,關(guān)于青蛙和蟾蜍。
我會讀上幾頁。在我讀的時候,你們要在旁邊仔細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老師開始讀:
What is frog?
Frogs and toads look similar, but they are different in some ways. A frog has smooth, moist skin. It needs to live close to water. If a frog's skin dries out, the frog will die.
老師在那里Think Aloud,把自己想的,都給說出來。
? 她說:
我讀到這,感覺好多信息啊。
我想到之前有學(xué)過,一個好的Reader,在讀Non-fiction時,當(dāng)覺得腦袋有點滿,便會停下來。伸出一只手,指著手掌問自己,這一段主要說什么?
他們也會指著手指,一個一個看,哪些是Supporting Details?
想到這,我也開始這么做。
我去回看剛才讀的這一段。發(fā)現(xiàn),說的是皮膚。那我就指著我的手掌說,Skin. It talks about skin.
我也發(fā)現(xiàn),這段話說到了青蛙的皮膚是光滑的,濕潤的。那這就是Supporting Details??!于是我指著我的一個手指說,F(xiàn)rog's skin is smooth and moist.
然后我看到,青蛙需要住在水邊,因為如果皮膚干了,它們就會死掉。所以我指著我的另一個手指說,F(xiàn)rog has to live close to water. Because, when their skin gets dry, they will die.
恩,通過伸出我的手,我就理順了這一段都在說什么。
? 安妮的解釋:
上面這個圖,是其他文字的。放到這里來,是為大家有個直觀的場景感。還有一種歸納Main ideas and supporting details的方法:Boxes and Bullets. 這個以后有機會再具體說,今天先把流程給說完。
老師繼續(xù)讀一段:
Frog have small teeth on their upper jaw. They do not use their teeth for biting or chewing. They use them for holding prey. Toads do not have teeth.
老師停下,把自己的想法又給說出來:我讀了好幾句了,那都在說什么?
我繼續(xù)伸出手。掌心的位置,應(yīng)該是Teeth,因為這些信息都在說牙齒.
手指的位置,我覺得是這樣:
一個手指:青蛙的上顎有小牙。
一個手指:青蛙的牙齒不咬斷東西也不嚼,而是用來咬住捕到的獵物。
一個手指:蟾蜍沒有牙齒。
恩,那這段,我也懂了。
? 老師讀完后,和孩子們說:
現(xiàn)在我讀完兩小段,我覺得對青蛙和蟾蜍的皮膚,牙齒,都有一些了解了。那我現(xiàn)在要把學(xué)到的,教會給你們。
你們要看,我是怎么做的。因為之后你們也會像我這樣,把自己讀到的,教給其他小朋友。所以我希望,你們可以很仔細觀察。
? 安妮的解釋:
老師說的這段話,看著好像沒什么,但其實非常重要。當(dāng)她告訴孩子說,你們要仔細觀察,看我在教你們時是怎么做的,其實就讓孩子【跳出具體內(nèi)容,上升到方法】。從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去看,怎么才能把自己知道的,很好地教會給別人?
等到孩子自己獨立進行時,即使讀的話題和老師的不一樣,那也沒關(guān)系。方法一樣,思路一樣,可以對應(yīng)地,直接遷移過去。這就是我反復(fù)說的,教方法,教方法,讓孩子學(xué)到方法,舉一反三,變成工具帶著走!
......
老師把自己讀的這一頁,放到架子上,讓孩子們可以看到。當(dāng)然,不一定必須是大書,我是為解釋這個場景感。
老師拿出一張大表,上面寫著,要怎么做,才會Teach well.
帶著孩子一條一條看:
為了教會別人,我們首先要知道主要說了什么,以及,有哪些補充細節(jié)。
要用解釋的聲音,語氣,讓自己Sound like an expert.
要用手勢,幫助別人更好理解。
在需要時,用手指,指圖,指圖表,幫助自己做解釋。
……
?老師:
你們在聽時,和這個To Teach Well的表進行對照,看我哪里做得好,哪里要提高。
老師清了清嗓子,把身體坐直,示意自己要開始了!
? 她說 :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青蛙與蟾蜍》課堂。今天我要教你們一些關(guān)于青蛙和蟾蜍的知識。
第一點,我想告訴你們,青蛙的皮膚有點特殊,是光滑的,濕潤的,和蟾蜍身上那種粗糙的皮膚不一樣。
老師邊說邊伸出自己的胳膊,給孩子們示意,什么是Smooth Skin:看,像這樣的,我們自己的皮膚就是Smooth Skin.
所以,青蛙要住在離水很近的地方,這樣它們的皮膚才不會變干。
老師伸出手指,指著圖片里青蛙住的地方說:
你們看,這是池塘,有很多水。青蛙住的地方,要有水,這點很重要,因為如果皮膚變干,它們就會死掉。
說完這些,老師頓了一下,繼續(xù):
第二點,我想告訴你們,青蛙和蟾蜍的牙齒。
青蛙的上顎有小的牙齒。
老師指著自己的上顎牙齒說,我們的牙齒是用來咬斷東西,嚼東西,但青蛙的牙齒不這樣。它們的牙齒不做這些,而是,只是用來咬住自己捕到的獵物。
說完,老師示范出用牙齒咬住東西的樣子。
◆
歐了,那到這,關(guān)于怎么去 To Teach Well, 老師示范完。
?她說:
Readers, 等下你們也會變成老師,把自己知道的,教給其他人。那在觀察我示范的過程中,你們注意到了什么?Turn and talk.
孩子們就兩兩一組,開始說啊說啊說,把自己看到的說出來。
如果是在家里,就孩子自己,那我們和孩子說就行。讓他回想,從我們的示范過程中,都觀察到什么?
等討論得差不多了,老師示意孩子們安靜,把自己聽到的一些討論,說出來。
?老師:
我聽到你們說:When a teacher is teaching, or when an expert is teaching, they often try to pop out some main ideas for listeners.
把自己要教的點,總結(jié)出來。比如,第一點,說的是皮膚。第二點,說的的牙齒。
你們注意到,在說完總結(jié)后,要去說細節(jié)。注意到,我的語氣,聲調(diào),我在用一種 Explaining Voice 在和你們做解釋。
你們也注意到,我有在用我的手指指配圖,指皮膚,指牙齒,來幫助你們更好理解。
恩,你們觀察得很好。那你們來看這個表,To Teach Well,給我一個Star, 哪里做得好?也給我一個Wish,哪里可以再提高?
......
? 安妮的解釋:
當(dāng)我曾經(jīng)這樣示范時,得到的一個反饋是:I wish you could use more gestures. 我希望你可以用到更多的手勢。哈哈哈!
這樣,一邊,老師在示范。一邊,孩子也不是被動接收,而是自己有參與。
他們?nèi)ビ^察,他們通過對照 When an expert is teaching, what do they do?的角度,去對老師的表現(xiàn)做評估。
看這里,看這里,When an expert is teaching, what do they do? ......和《Change Identity 》那篇文里說的,是不是就對應(yīng)上了?
What does a good writer do?
What does a good reader do?
What does a historian do?
What does a musician do?
What does a scientist do?
What does a ______do?
甚至還可以有更多:
What does a good hook (the beginning) look like?
What does a great ending look like?
What does a good information writing look like?
What does a good narrative look like?
What does a good documentary look like?
怎樣?一連串的,都有聯(lián)系上不?
那這個,就是 Identity,就是What does a _______do? 在具體領(lǐng)域,看那些好的例子,好的示范。
以具體的例子為示范,做到他們有在做的事。即使做不到他們那么好,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學(xué),一點一點,逐漸學(xué)。
在這個過程里,我們大人的作用是:成為橋梁,把那些做得好的例子,通過我們的示范,傳遞給孩子。
我在之前的很多文里,都有提到這些詞:傳承,接力,創(chuàng)新。
那些在我們之前的人,是有給我們留下東西的。所以,那些好的東西,那些好的總結(jié),我們就通過我們的示范,傳遞給孩子。
讓孩子積極地參與
老師示范完后,開始進入Actively Engage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積極地參與。
這里說的積極參與,像我很早說的那樣:I Do---We Do ---You Do.
我先示范,I Do.
示范完后,我?guī)е阋黄?,We Do.
等你熟悉后,你來自己做,You Do.
所以Actively Engage,就是We Do的環(huán)節(jié)。
可以用的方式是:
喊上一同學(xué),和老師一起,讀上一小段。按照剛才的方式,歸納大意,找出細節(jié),把自己學(xué)到的,像一個Expert那樣,教會給大家。
也可以是,老師再找一段文字,重新示范。不過在示范時,在一些地方停下來,讓孩子告訴自己,接下來應(yīng)該怎么做?
方式不少,都很靈活。
等Wo Do進行完,也都領(lǐng)會了,就可以放手讓孩子各自去讀【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了。歸納大意,找出細節(jié),以一個Teacher,一個Expert的身份,兩個兩個一組,把自己知道的,教會給對方。
自主閱讀的前提
寫到這,多說幾句。有時會看到說:什么時候,孩子才可以做到自主閱讀啊?
講真,看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時,我心里會著急。一下子說不完,而要解釋清,得用上很多很多的時間。
因為在我知道的一些場景中,即使是大點的孩子,比如初中,有時也會有這種Read Aloud, Think Aloud環(huán)節(jié):老師讀,孩子聽。
老師讀,孩子聽,這是看到的表面。
但實質(zhì),實質(zhì),是老師對要教的一個Teaching Point,做示范。
要教一個點了,就去示范。孩子學(xué)會了,行,你們自己去做。
再教一個點了,再去示范。孩子學(xué)會了,行,你們自己去做。
......
我們大人不教,孩子怎么會呢?
所以,自主閱讀是否可以很好進行,不單取決于孩子自己,也取決于我們大人,教得是否足夠多。當(dāng)我們可以把這些要教的點,這些在閱讀時,What does a good reader do?一個點,一個點,逐漸教給孩子時,就像給到他們工具箱一樣,有各種工具,各種方法。
當(dāng)有了Tools and Strategies,孩子們,才可以,也才會,自己獨立地去解決一些問題。而不是,突然做了一個什么事,三下兩下地,然后就發(fā)現(xiàn),孩子可以自主閱讀了!
......
我們也問自己,我們真的可以自信以為,一個孩子對書,對閱讀的愛,本是天生,是自帶,而不是通過后天的一點一點培養(yǎng)嗎?
說了這么多,希望大家有明白,故事類也好,非虛構(gòu)也罷,實質(zhì)要教的,都是,都是,What does a good reader do?
What does a good reader do when they read narratives?
What does a good reader do when they read non-fiction texts?
What does a good reader do when they read fantasy novels?
What does a good reader do when they read historical fictions?
要教的,要靠我們自己,一點一點去教的。而這些點,是什么,怎么教,來自哥大讀寫項目的老師們,全部全部,都有整理出。
那這塊我就說完了。今天說的過程,是Mini Lesson環(huán)節(jié).
而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的Mini Lesson,走的都是同一個框架:
1. Connect:去連結(jié)。從已經(jīng)知道的東西開始,建立連結(jié),引出新的內(nèi)容。
2. Teach:去示范。具體怎么做,一步一步,示范出來。
3. Actively Engage:讓孩子積極地融入。
4. Link:和之后的學(xué)習(xí),進行掛鉤。讓孩子懂得,這是一個方法,一個工具,可以一直用,而不是只停留在今天學(xué)的具體內(nèi)容上。
這一篇,我說的是其中第二步,To Teach,以及簡單地過了一下第三步,Actively Engage.
來日方長,以后更詳細的內(nèi)容,會逐漸展開。
說到這里。祝好!
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
asbtal.weebly.com
brightstarbedtimestories.com
clipart-library.com
edweek.org
heinemann.com
onfunzone.com
photo by Oscar Keys on Unsplash
readingandwritingproject.org
Units of Study for Teaching Reading: Reading to Learn: Grasping Main Ideas and Text Stru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