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樂器到底有多大的益處?談兒童精細運動發(fā)展,運動可不僅只有跑跳爬

2018-6-27 23:01 原創(chuàng) · 圖片9

經(jīng)常有家長問:為什么幼兒園每個班級里都放置了那么多音樂器材,僅僅是因為為了發(fā)展孩子們的聽覺系統(tǒng)么?當然不是,玩樂器的好處多多,但今天我要重點說一個玩樂器的好處之一是很好的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Fine motor skills), 

這個單詞也許有些家長都沒有聽說過,每次提到運動,映入腦海的都是那些大動作,例如 跑 跳 爬,認為這些訓練才是孩子們的運動,其實遠遠不僅如此。中國老話說“手巧心更靈“,既然那時候并沒有大量科學依據(jù)來支持這個觀點,可是從現(xiàn)在的眼光看,這句諺語說的卻是完全正確的。 
 

什么是兒童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指個體主要憑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主要包括抓握動作,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握筆、繪畫、書寫和生活自理動作技能,還包括手的靈活性、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雙手協(xié)調能力。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人體的每一個器官、每一塊肌肉,都在大腦皮層中有著相應的“代表區(qū)”,而手指的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占據(jù)著較為廣泛的區(qū)域,這些區(qū)域的神經(jīng)中樞都是由神經(jīng)細胞群組成的。當一個人的雙手從事精細、靈巧的動作時,能夠激發(fā)這些細胞群的活力,使動作和思維的活動能保持有機的聯(lián)系后相互對應。 

因此,手的動作越復雜,越能積極地促進大腦的思維功能。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力發(fā)展體現(xiàn)在手指尖上。” 

孩子玩樂器到底有多好? 

在兒童學玩樂器的過程中,需要孩子手指動、耳朵聽、眼睛看、腦子想……這就發(fā)揮了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的綜合作用,刺激了腦細胞的發(fā)育,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力、理解力、聽辨力、記憶力、想象力等,促進了孩子整體智力的發(fā)育。 


美國哈佛醫(yī)學院和波士頓大學教育研究所共同進行了這一研究。 他們發(fā)現(xiàn),與從未學過樂器的孩子相比,有樂器學習經(jīng)歷3年的孩子在聽覺辨別和手指靈巧方面更突出,詞匯和非語言推理能力也更好。 



怎樣評估孩子是否良好的發(fā)展和掌握了精細動作技能? 
我查閱了一些國內網(wǎng)站對兒童精細動作發(fā)展的介紹,我很驚訝,很少有文章提及這一方面,可是在澳洲這一發(fā)展指標卻是很受老師關注的,幾乎每次為孩子們寫observation,都會提及是否活動同時促進了fine motor skills。以下的內容是我在搜狐教育和專業(yè)兒童智能測評機構得到的信息,介紹的文字確是極少的且不細致的。學前兒童是發(fā)展精細運動的重要時期,寶媽們一定要多多重視啊。 

嬰幼兒精細運動發(fā)育的關鍵年齡 

5個月 

能自己主動用手抓物 



7個月 

可用拇指及另外2個手指握物體并且可以將積木在雙手之間傳遞 



9個月 

拇指能與其他手指相對 



12個月 

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較小的物體 



15個月 

能搭2-3塊積木,能全手握筆,并能自發(fā)亂畫 



18個月 

能搭3-4塊積木,能幾頁幾頁的翻書,能用小線繩穿進大珠子或大扣子孔 



24個月 

搭6-7塊積木, 



30個月 

能搭8-9塊積木,模仿畫水平線和交叉線,會穿褲子、短褲和便鞋,解開衣扣 



36個月 

能搭9-10塊積木,能臨摹“○”和十字;會穿珠子、系紐扣、 
(來自搜狐教育) 
下面是我在國外專業(yè)教育網(wǎng)站上下載的一份 fine motor skills checklist,介紹會更詳細一些,家長們可以對應年齡段的不同為自己的寶貝們一一對比。 
 



好,英文好的寶媽們可以直接看英文,我也進行了翻譯,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有倆項及倆項以上都很困難,請及時聯(lián)系兒童智能發(fā)展理療師。 
0-6月 
當有物品放置在手里,可以有意識的抓 
試圖拿到物品和抓物品 
6個月時,可以準確的抓到想要的物品 
3個月時可以用倆個手掌支撐物品,5個月時一只手掌可以支撐物品 
可以發(fā)現(xiàn)掉在他們視覺范圍內的物品。 

6-12月 
可以拿到在嘴里的食物,甚至試圖抓舉其他東西放在嘴里 
顯示出很好的松放物品 
可以用大拇指和一根指頭拿起物品 
傳遞物品從一個手上到另一個手上 
將兩個立方體握在手中,兩個物體一起放在身體的中線。 
用指頭戳或者指物品 
1-2歲 
可以搭建三小快的小積木 
把圓圈放在棍子上 
可以翻書(一次倆到三頁) 
轉紐扣 
畫畫時候整個胳膊都在運動 
獨立吃飯(最小的幫助即可)。說到這里我說個題外話,請家長們不要總是喂孩子們吃飯,我聽過很多身邊的朋友倆歲左右了還在喂飯,聽到澳洲孩子倆歲都可以吃完,自己把飯盒放進冰箱了,國內家長們很驚訝,說他們怎么會用勺呢?其實這是孩子倆歲生理上就可以掌握的精細運動,因為媽媽們過于愛惜寶貝,照成他們自身得不到很好的訓練。 

試圖發(fā)出聲音去交流他們的需要。 
把勺子放進口中。 
獨立拿起杯子并且喝水。 
把不同的形狀放進形狀模型里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 

2-3歲 
串三到四個珠子 
可以搭建五到六塊的積木 
搭積木時候在塔中復制一個簡單的彩色塊序列。 
可以一頁一頁翻書 
用剪刀 
用大拇指和其他指頭合作拿住蠟筆 
大部分活動可以持續(xù)用一只手 
模仿圓形,垂直和水平筆劃。 
吃飯無需幫助 
完成插入積木 

3-4歲 
用九個積木堆積木塔 
重復積木設計多至六塊 
打開拉鏈袋子和午餐盒子 
分辨出細線 
重復花圈或者模仿畫叉 
用非主導首去幫助和穩(wěn)住物體 
可以在線上穿一串小珠子 
在圖片周圍用剪刀剪裁 
倆只手合作一起刷牙或者洗頭 
獨立穿衣包括大扣子,襪子 鞋子等(小扣子排除) 
4-5歲 

沿著一條線持續(xù)剪下去 
設計自己的樂高Duplo模型 
用三腳架抓握法支撐住筆 
在線內或者圖片內涂顏色 
寫自己的名字 
會查1-5的數(shù)字 
重復抄寫字母 
獨立脫衣或穿衣(除了鞋帶) 
獨立嘗試畫出一些圖案 
完成8到12片的內扣拼圖 

 

那什么活動可以促進孩子們的精細運動呢?在家里就可以做起來

大家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翻繩活動么?這是個很好的促進孩子精細運動的活動,而且隨時在哪里都可以親子互動







謝謝你閱讀我的文字,歡迎關注公眾號:澳洲學前老師熊熊夫人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8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