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幼小銜接”,無論是在哪里提起,就會如一顆石頭進入水中,翻起無限的漣漪或浪花,話題可以聊上一整夜,還不斷有種各種說法、想法、情緒在表達,因為不管是正面面臨幼升小,還是即將面臨幼升小的家庭,這都是一個難以跨過的坎,到底如何去做,競爭日益白日化的社會,還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每個父母都仍在尋找答案——
如果是一個優(yōu)秀家長說她的經(jīng)驗,也許你會說那只是個案,不足以服人。
如果是一個老師說她的經(jīng)驗,也許你會說經(jīng)驗尚可,但角度會有偏頗,不懂得家長的心理;
如果是一個優(yōu)秀學生來說他的經(jīng)歷,也許你會說他資歷尚淺,未來還不知曉,不足以信服。
如果是一個兒童教育專家來說,你也許會說理論很好,缺乏實操證明。
校長卓立與孩子們
那誰來說,你會聽聽呢?如果是全國最著名(牛)的“史家小學”的校長來說呢?覺得有沒有說服力嗎?
如果會問“史家小學”有那么牛么?不說官方的說辭,看看網(wǎng)友們的評論:
“我們做過的最美校服,就是史家小學的,我更愿意去相信,這些孩子,從小的審美是不一樣的?!?/p>
“”我記得當時的校長叫卓立,我們平時下課在樓道里面玩兒都能見得著他,用當時小孩子的觀點看完全是個帥大叔,課下也會跟我們聊天。他提出的教育觀點(其實是后來我才知道的)是:尊重孩子。這個校長在學校很有號召力。”
“史家小學一年級是我知道的小學低年級中唯一允許孩子們課間到操場玩耍的學校?!?/p>
“作為史家的畢業(yè)生,我想從史家出去的學生身上都有一種氣質(zhì),但不是‘貴族’,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熏陶?!薄?/p>
正是這些碎片化的評價,讓你更確信學校之優(yōu)秀,而其校長的理念決定了學校發(fā)展的方向。而卓立正是史家小學的第一個校長,如今是北京史家小學的名譽校長,也是50余年一現(xiàn)小學教育生涯的兒童教育專家,目前任北京市潤豐學校校長。
而《歡迎來到一年級幼小銜接家長手冊》,正是出自于卓立校長之手。不得不服其多年的教育經(jīng)驗及教育思考,書中,他所提到的每個說法,你不得不服,你想到問的問題,他面面俱到,嚴謹細致,還頗有文采。整本書里:既有宏觀的教學理念,也有教育細節(jié)的提醒;既有作為校長對教育的思考,也有從心理學角度對孩子成長的探討;既有幾十年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作為前提,又有新穎的現(xiàn)代化教育思考的亮點……讀完后,我深深地呼了口氣——這將是我接下來要一翻再翻,要不斷學習消化的書。
此次,我讀出了重點中的重點:
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什么?“喜歡去上學”
當我們作為父母面對孩子幼升小,還在糾結(jié)是不是讓孩子報個幼小銜接班,還是讓孩子痛痛快快玩完整個暑假;還在思考孩子上一年級到底該做些什么?家長能幫助做什么?是不是一定要好成績才是正道理,還是讓孩子快樂學習,不給負擔……卓校長出來一錘定音地告訴你: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喜歡去上學。
如何理解“喜歡去上學”?書中是這樣說的:一年級,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教育。目標是掌握方法,學習的方法,和這個世界、和他人,和自己溝通的方法;目標也是發(fā)現(xiàn)樂趣,找到學習的樂趣、參與的樂趣、自我實現(xiàn)的樂趣,簡而言之,基礎教育就是“成為人”的教育。知道了教育的大目標,也就知道在一年級這個起點上,我們要做好的事情不過就是能夠讓我們的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來學校。這一年,我們能一起把這件事做到,就很厲害了。
作者卓校長認為:能夠享受到可能學習樂趣的孩子,成績都不會太差,偶爾落下,輕輕提點一下,馬上就回來了。
而如何讓孩子喜歡去上學呢?作者在”劃重點、再叮囑”的總結(jié)中再次強調(diào):想法設法讓孩子適應課堂學習這種學習形式,能夠樂在其中就最好了;幫助孩子盡快地融入校園,參與越多、融入越多、對學校越有歸屬感,孩子就越愛去學校,而樂于“去學校(愛上學),則是”愛學習”的大好機會。
除了學習,一年級一定要著手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很多父母都在想,到底孩子要掌握多少知識才能跟上一年級的學習節(jié)奏,作為資歷元老級的校長則認為,一年級的知識其實并不難,而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相對更為重要。因為一年級的開始,是一個契機:發(fā)現(xiàn)孩子的意識習慣,發(fā)現(xiàn)父母自身的意識和習慣。好的要好好保持,希望更好;不好的,在引導糾正孩子的同時,父母要反省自己,或者現(xiàn)行改正。好的習慣養(yǎng)成,是將來更好學習、更好融入校園的基礎。
關于良好的習慣,作者提出了幾點:
學會對自己負責:即照顧我自己在學校的生活。例如生活上:喝水、上廁所、好好吃午飯等,這些以前幼兒園保育員所做的事情,現(xiàn)在一年級的孩子要學會自己來做,自己對自己來負責;以及學習上,讓孩子清楚:我的學習我負責。家長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yè)不拖延、作業(yè)自我檢查、合理安排時間等?!耙欢ㄒ嘈藕⒆颖任覀兿胂蟮哪芨?。你不給他對自己負責的機會,今后也許他就真的不想對自己負責了?!?/strong>
有條理地收納整理:一個干凈利落的環(huán)境,會有人更愿意坐下來。因此,一年級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引導他們學會管理學習相關的物品,堅持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書包,記住老師要求明天都帶什么作業(yè),準備什么東西,慢慢地都記好;整理好自己的書桌,讓孩子桌子上美歐多余的東西,學會把所有的東西放在自己該待的地方。孩子每天面對自己堅持整理收納的環(huán)境,感覺賞心悅目,也就愿意保持下去。
最后,要讓孩子保護自己的意識,非常重要。校園即小社會,總會有矛盾和問題,而一年級是孩子進入社會的第一步。賣出這一步,孩子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絕對不能少,其中包括人身安全、交往安全、運動安全和交通安全。作者對交往安全著重提出來,因為校園欺凌時間,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教育熱點。對此,家長要提前預防,“即使沒有機會實際地演示給他看,但是當你和他一起分享故事、討論新聞、旁觀事件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傳遞給他你的態(tài)度和教導?;蛘吣闫鋵嵅唤?jīng)意,但孩子依然取得”,并且還提出了預防和面對,家長要做的幾件事情,例如督促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幫助孩子交到好朋友,留意孩子反常舉動等等。
尊重孩子,這是孩子更優(yōu)秀的關鍵詞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不惜一切代價想對孩子好,然而卻很少問問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卓校長指出,那些看起來很棒的孩子,家里都做了同一件事情:尊重孩子。如何尊重孩子,多聽聽他的想法,尊重他,從讓他自己決定房間的墻面是要貼海報還是貼地圖,從問問她放學后是先放松還是先寫功課;尊重孩子,要懂得給孩子的才藝和進步創(chuàng)造炫耀的機會,讓孩子知道你因為他而驕傲。
這三條主線絕對是重點中的重點,如果家長能幫助孩子做到,一年級孩子的狀態(tài)一定非常好。除了這三點大方向,書中還在講述了很多教育細節(jié)上的問題——你想要了解的,或者你需要了解的,作者都一一作了詳細的講述:
例如:如何和老師溝通?有哪些技巧?一年級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又需要做到哪個程度?了解那些看起來很棒的孩子,家長還做了什么?如何才能讓孩子在同學中更受歡迎等等。而且,作者每論述的一個方面,都做了一個總結(jié)“劃重點、再叮囑”,父母再沒有時間,也不要錯過卓校長所一再叮囑提醒的事項,最后還給家長開始小學生、父母以及親子共讀的書單。實在是太了解我們父母的心理了,正所謂既給了填肚的“魚”,又給了如何做的“漁”。
總之,面對孩子幼升小,這本書如雪中送碳,給了我最好的指導,治愈了我的焦慮與迷茫。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迎接新的生活。
文/范恒杏
更多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