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學英語之對比

2020-11-20 13:13 原創(chuàng) · 圖片3

我,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生人。相比于2016年出生的我兒,我學英語的時間比他長多了。但要論水平,我四歲時可遠遠不如他。因為不管是從接觸英語的年齡、環(huán)境、方法、設備……各方面娃都比我強。      
 

1. 年齡

我是初一開始學英語的。開學前跟著一位英語老師學了26個字母,算是0.0005基礎入學。初一后半程學了新概念,老師是兩個大學生和一位英國外教。不得不說這三位老師的理念挺超前的,非常注重聽說。我們上課時不停地練習發(fā)音,下了課大家伙也圍在一起free talk。更難得的是英國外教還會漢語!近二十年前,八十八線小城有一位會說流利漢語的英國老師,現(xiàn)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特別感謝這三位老師幫我打下英語聽說基礎。

娃就不一樣了,他知道世界上有英語這門語言是在兩歲半。接觸得早,語音優(yōu)勢就特別、非常、無可爭議地十分明顯。記得研二有次課專門探討成人和幼兒學外語的優(yōu)劣,雖然有些問題學術界至今仍有爭論,但幼兒時期的辨音本領是無可辯駁的。不過就算早早接觸了,后期沒有環(huán)境也白搭。所以語言環(huán)境就是接觸外語之后應該考慮的第二個問題。

2. 環(huán)境

我學英語那時候是沒有英文環(huán)境的,僅僅靠每周一兩次的外教課遠遠遠…遠達不到自然習得所需要的浸潤程度。不過聽英語磁帶的行為算是有一點點點…點模擬語言環(huán)境,雖然都是課文,跟原版音頻差著十萬八千里,但聊勝于無。

到了我娃這兒,我深知除了把他擱國外時時刻刻接觸這門語言才能真正塑造語言環(huán)境、達到真切浸潤之外,其他方式都不行。不過還是那句話,聊勝于無——原版音頻聽起來,日常用語說起來,語言環(huán)境比我那會兒強太多了。

3. 方法

我當年學英語的方法就是背課文、做題。不過因為有學新概念的經(jīng)驗,我知道多聽的好處。先聽課文磁帶,后來聽電影原聲,到了碩博士階段又加上了聽寫國際新聞和閱讀原版書。背單詞一直到高二都不存在,學語法直到考研前也不存在。但不得不說,背了單詞之后更扎實了,學了語法之后仿佛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偏個題,在此要誠摯感謝張劍和張劍鋒老師以及他們團隊編寫的黃寶書!)不過,應試英語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很多生活用語不會說。比如減速帶、隔離墩、扭腰器…這些都是我后來在親子英語中學的。

娃就不同了,方法化于無形——聽力先行+口語交流。可其實一開始,我娃是讀比聽領先的。這也賴我,一是沒注意娃認字特別快,二是聽得少,三是沒跟上口語交流,四是工作一忙就放羊…一來二去就造就了讀書流利聽力抓瞎的新世紀聾啞英語。

但聾啞英語也有優(yōu)勢:識字。聽力詞匯可以轉化為閱讀詞匯,閱讀詞匯當然也可以轉化為聽力詞匯?。〗?jīng)過小半年操作,娃已經(jīng)妥妥走上了聽力拉動閱讀的道路,奈斯。

4. 設備

我當年應試英語學得不錯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設備支持——索科復讀機。 

六年級暑假去某商城買的,我除了用它聽英語也聽了很多流行歌曲。我實在太喜歡這個復讀機了,直到我有了mp4和耳機式收音機都沒舍得淘汰它。質量是真的好,我讀大學的時候用起來都沒有任何問題。  

相比之下,娃的設備比我高端多了——點讀筆、手機、液晶板、iPad、pencil、kindle、傾聽者…… 


就連我也沾了娃的光,不但用點讀貼做了七本書,還天天抱著傾聽者聽親子英語。設備跟上了,效率也就提高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老師誠不欺我。      
 


回應4 舉報
贊10
收藏3
5年前
我們也是認字特別快,聽力水平遠不及閱讀能力。
5年前
小蘑菇頭滴滴 我們也是認字特別快,聽力水平遠不及閱讀能力。
多聽一聽 很快就反超了
5年前
每個寶寶不一樣,學習了
5年前
旖笑只為旎 每個寶寶不一樣,學習了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特點,互相學習??
發(fā)布

推薦閱讀

你看大櫸樹
你看大櫸樹
2016
作者熱門日志
回顧娃的數(shù)學啟蒙路(補全版)  贊109 · 收藏700 · 評論57
從A到I:raz一年  贊52 · 收藏315 · 評論22
回顧娃的數(shù)學啟蒙路(2)  贊39 · 收藏232 · 評論17
刷無定法:分級學習總結  贊29 · 收藏120 · 評論29
推薦一些與Jounery to the west差不多的書  贊15 · 收藏64 ·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