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編這周號召大家寫走向中文自主閱讀,覺得非常欣喜,一直以來小花生里寫英文啟蒙,英文自主閱讀的文章特別多,干貨也不少,給了我們這些啟蒙比較晚的人很大的啟示和指引,所以孩子的英文道路上可以說是走了很少的彎路。
在這里要好好謝謝小花生這個交流平臺,和許許多多認真細致,無私分享的花友們。
讀書的好處在這里自不多說,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zhí)著。孩子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那就會終身受益。
現(xiàn)在分享一下我們家是如何走向中文自主閱讀的。
我家男寶,上的是私立幼兒園,幼兒園對早早識字這方面抓得非常緊,雖然這個觀念我不敢茍同,但不得不說,孩子確實從中受益。六歲生日剛過我就用紙卡對孩子的漢字進行了測試,當時的識字量大概在1500字左右。
照說這么大的識字量自主閱讀應該不是問題,可他就是愿意聽媽媽講,而不愿自己翻書去看,老母親當時也是非常著急,一方面人肉讀好辛苦啊,特別是有些愛聽的故事,要反復講反復讀,中年老母反復讀這些幼稚的文字,個中的苦不堪言不足為外人道也。
二是還是半年就要上小學了,如果還不抓緊中文自主閱讀,將來上學后的自主審題將會是一大障礙。
著急歸著急,但是各種方法勸、說、講道理都沒有什么用處,忽然有一天老母親靈光一閃,想起小時候聽評書,每每講到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時那抓耳撓腮,心癢難耐的感覺,決心來試他一試。
后來幾天讀書的速度非常慢,到關鍵的時刻來一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明天再講!果然孩子熬不住了,一把抓過書來,自己往后看。
這樣讀了幾天就覺得媽媽講的太慢了,一天講不了幾本,而自己看的速度就快了好多,一天可以看好多本。也就不磨著媽媽講了。但這只是簡單的繪本。
一個月后全家去黃山旅行,順便在上學前把親戚都拜訪一遍,大概需要20天的時間,隨身行李,我挑了三本君偉上小學,想在路上慢慢講給他聽,給未來上小學的生活,打個鋪墊。
君偉上小學: 1年級鮮事多1963人有 · 評價1056 · 書評23王淑芬 著; 賴馬 繪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 2014-03
君偉上小學: 2年級問題多1215人有 · 評價666 · 書評11王淑芬 著;賴馬 繪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 2014-03
君偉上小學:3年級花樣多838人有 · 評價393 · 書評6王淑芬 著;賴馬 繪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 2014-03
這本書簡單的文字,鮮明的人物性格描畫,讓他在書中找到了自己爸爸媽媽的影子,也找到了一些同學的影子
第一次讓他感覺到書中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有了交集,對小學生活也充滿了向往,當時可以說是愛不釋手,20天的時間左左右右翻了好幾遍,接下來說的最多的就是媽媽,還有書嗎?還有書嗎?
回到家中,我把家中的中文書進行了分類,以兩本中文小說搭配一本科普書讓他開始閱讀,最初選的是我愛閱讀中的黃色系列和小小牛頓幼兒館。
我愛閱讀叢書黃色系列(11-20,41-50)(全20冊)3712人有 · 評價2356 · 書評74海豚傳媒 編廣州出版社 / 2008-04
小小牛頓幼兒館1099人有 · 評價712 · 書評13臺灣牛頓出版公司貴州教育出版社
這下算是真正開啟了中文自主閱讀的道路,通過小說,他能體會到文中主人公的真實情感,學會好多做人的道理;科普類的讀物,用他的話來說,這個世界原來如此奇妙,如此豐富,閱讀的效果初次顯現(xiàn)。
九月份上學后,我們一直沒有停住閱讀的腳步,而且孩子基本不挑書,什么都愿意看。一次放學老師對我說,我發(fā)現(xiàn)你們家孩子知識面特別廣,提了幾個問題,全班只有他會回答,比如黃河為什么是黃色的?聲音是靠什么傳播的?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風俗是什么?
而且早早的閱讀使他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很強,數(shù)學應用題中的一些小陷阱,也能輕而易舉地繞過。上學以后成績一直保持優(yōu)秀,也給他自己帶來了很大的自信心!
最后總結一下,中文自主閱讀我家的心得。
一是選與年齡相符的書。一年級孩子最愛看的就是笑話和一些小口水書,有些家長擔心這樣的書沒有營養(yǎng),但讀書跟吃飯一樣,要有營養(yǎng)充足的蛋白質和脂肪,也要有小零食來調(diào)劑,這樣才是豐富多彩的生活。
如果一年級你就讓他讀一些名家的書,我覺得很快就會磨滅他對讀書的興趣,為什么?他沒有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他的思維意識也達不到那個高層面,而且我覺得口水書也未必沒有營養(yǎng),比如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拿有趣的文字來寫出來,這樣對他寫作也會很有幫助。
二讀書要循序漸進。開始要選一些薄的書,一些圖文并茂的書,讓孩子很快讀完,這樣他會覺得有成就感,哇,這么快我就讀了好幾本書了。等他養(yǎng)成了自主閱讀的習慣后再慢慢上一些圖少文字多,稍微厚一點的書就可以了。
三作為家長孩子閱讀的書也要閱讀,這樣方便和他溝通。我發(fā)現(xiàn)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對事物的判斷基本上就是非黑即白,和我們小時候看電影一樣,經(jīng)常問父母,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有時我們倆會討論,這個世界特別是他身邊的人,不能輕易地定義為好人和壞人,比如有的同學愛打人,他是壞人嗎?學習不好的同學就是壞孩子嗎?
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他的妻子和孩子會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等等這些,都有助于孩子在讀書的時候進行多方位的思考。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我們能留給孩子享受終身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