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mily Learning》這本書里,作者講到:
科學(xué)啟蒙就是認真對待孩子的“what?how?why?”
承認自己不知道是必要的!
“I don't know“are inevitably followed by “l(fā)et’s find out!”
傳遞給孩子兩個重要信息:
沒有人能夠知道所有的知識;學(xué)習(xí)是一件終身行為!“Family learning is not subjected based or even topic based,rather,it is driven by interest alone!”
小甜妹現(xiàn)在2歲10M,自從2歲語言認知大爆發(fā)以后,科普的引導(dǎo)完全是follow興趣,簡單回顧了一下興趣路徑,挺有意思,在對一個主題深入了解同時,會不斷的開枝散葉:
在對恐龍癡迷的路上,除了恐龍,還會遇到生命演化,逛museum得看英文的麻麻,還要面對十萬個問什么,內(nèi)心很奔潰啊???♀?!自我學(xué)習(xí)是必須的!
總結(jié)完恐龍和娃一起學(xué)-Dinosaurs,總結(jié)個生命演化,主要為自己理清思路,內(nèi)容來自維基百科,進行了大簡化,添加了一些英文專業(yè)詞匯,熟悉一下,防懵圈!
生命演化歷程
Life history theory
此表盤展示地質(zhì)學(xué)時間及地球歷史事件
??冥古宙Hadean??
開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結(jié)束于38億年前,以月球的東海撞擊事件為結(jié)束時間(約為38.4億年前),這也是內(nèi)太陽系的后期重轟擊期的結(jié)束標(biāo)志。
??太古宙Archean??
1-始太古代 Eoarchean
2-古太古代 Paleoarchean
3-中太古代 Mesoarchean
4-新太古代 Neoarchean
35億年前最后共同祖先(Last universal ancestor,縮寫為 LUA)(原核生物 prokaryote)出現(xiàn),屬于單細胞生物,分化出細菌 Bacteria及古細菌 Archaea。細菌發(fā)展了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的原始模式,但最初不會產(chǎn)生氧。這些生物透過電化學(xué)梯度產(chǎn)生三磷酸腺苷。
33億年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藍菌 Cyanobacteria 出現(xiàn),它們以水為還原劑,并排出氧。氧首先將海洋中的鐵氧化,產(chǎn)生鐵礦石。氧在大氣層的濃度上升,對很多細菌都有毒(26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
??元古宙Proterozoic??
1-古元古代Pt1 Paleoproterozoic
2-中元古代Pt2 Mesoproterozoic
3-新元古代Pt3 Neoproterozoic
差不多所有生物都用相同的三羧酸循環(huán)及氧化磷酸化來使用氧。"runaway icehouse”效應(yīng)[12]造成休倫冰河時期Makganyene(24~21億年前)。
出現(xiàn)復(fù)雜細胞,出現(xiàn)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5.42億年前發(fā)生埃迪卡拉紀末期滅絕事件End-Ediacaran extinction。氧氣的累積使臭氧層可以形成
??顯生宙Phanerozoic??
1 -古生代Paleozoic
寒武紀大爆發(fā)Cambrian Explosion產(chǎn)生了所有現(xiàn)今動物的主要的門,其成因仍然存疑。以三葉蟲Trilobita為主的節(jié)肢動物是最主要的門。脊索動物 Chordata的皮卡蟲Pikaia可能是人類的祖先。
第一個脊椎動物甲胄魚Ostracoderms 出現(xiàn)。
第一次生物集體滅絕: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
第一個原始植物從綠藻演化[25]并移至陸地上。
第二次生物集體滅絕:泥盆紀后期滅絕事件Late Devonian extinction
第三次生物集體滅絕: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已知的地質(zhì)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物種滅絕事件,90%的物種滅絕,曾普遍分布的舌羊齒植物群幾乎全部絕滅。早古生代繁盛的三葉蟲全部消失。
2-中生代Mesozoic
恐龍時代。初龍類Gymnosperm 分化成為鱷魚Crocodilia、恐龍Dinosauria及翼龍目 Pterosauria。在合弓綱Synapsida 中,演化出哺乳動物 Mammalia的首個先軀獸孔目 Therapsida。
第四次生物集群滅絕: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發(fā)生。
海中的爬行動物包括魚龍類ichthyosaur及蛇頸龍類plesiosaur興盛。
恐龍從滅絕事件中存活過來,并成長為巨大的體型。
人類及老鼠的最后共同祖先出現(xiàn)。
3-新生代Cenozoic
第五次生物集體滅絕: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將差不多一半的動物物種(鳥類除外)消滅,可能是因小行星撞擊揚起銥微塵覆蓋整個地球,引起氣候變冷所致。
哺乳動物多樣性和體型增加。
最早的真靈長類首次于北美洲、亞洲及歐洲出現(xiàn)。
始祖象 Moeritherium 出現(xiàn),有長的鼻,但沒有象鼻或象牙。
猿Hominoidea從非洲遷徙至歐亞大陸,成為了長臂猿Hylobatidae及猩猩。
人類祖先從長臂猿形成。
猩猩、大猩猩及黑猩猩都是屬于人科,人類則屬人族。
人族出現(xiàn)黑猩猩的大小的地猿,并且站立行走。
更新世Pleistocene
斯劍虎 Smilodon 出現(xiàn)。
地球最后(最近一次)的地磁反轉(zhuǎn)Recent geomagnetic reversals.。
人類與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的共同遺傳祖先出現(xiàn)。
第一個人類從海德堡人演化及在非洲出現(xiàn)。
第六次生物集體滅絕:全新世滅絕事件開始,超過100種大型哺乳動物消失,可能是因世界人口暴漲所致。
全新世Holocene
斯劍虎滅絕。
佛羅勒斯人及猛犸象 Mammoth滅絕。人類首先畜養(yǎng)印度狼。所有現(xiàn)今的狗都是屬于狼。
開始種植植物,在近東耕種。
公元2019,世界人口超過70億。
全新世滅絕事件仍然繼續(xù),最近50年更有上升趨勢……
地質(zhì)年代歌
新生早晚三四紀,六千萬年喜山期;
中生白堊侏疊三,燕山印支兩億年;
古生二疊石炭泥,志留奧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薊長城,海西加?xùn)|到晉寧。
注釋:
1.新生代分第四紀、新近紀和古近紀,構(gòu)造動力屬喜山期,時間從6500萬年前開始。
2.中生代從2.5億年前開始,屬燕山、印支兩期,燕山期包括白堊紀、侏羅紀和三疊紀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疊紀內(nèi)。
3.古生代分為早晚,二疊紀、石炭紀、泥盆紀屬晚古生代,屬海西期;志留紀、奧陶紀、寒武紀在早古生代,屬加里東期;震旦紀、青白口、薊縣、長城紀在元古代,震旦屬加里東期,其余屬晉寧期
4.震旦紀——很早以前,在我國(特別在北方)就發(fā)現(xiàn)在古老變質(zhì)巖系(即前震旦亞界)之上,含有豐富化石的寒武系之下,發(fā)育了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沒有變質(zhì)的或變質(zhì)程度很低的沉積巖系,其中除含有大量藻類化石外,很少發(fā)現(xiàn)其他生物遺跡,當(dāng)初就把這套地層命名為震旦系,其時代稱震旦紀。震旦是中國的古稱。中國是震旦系發(fā)育最好的國家,地層完整,剖面清楚,分布廣泛。因此,我國很早就把震旦系列入我國地質(zhì)年代表中。
把維基百科的資料整理了個文檔,加了前面一部分的專業(yè)英文詞匯,后面的細節(jié)太多,以后再說??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Pvs_37BUjj6M1KJ5Mm23zQ 提取碼:4eb7 復(fù)制這段內(nèi)容后打開百度網(wǎng)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