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道德標準里,分享一直被認為是美德,所以在小R的成長之路中,分享一直是被強調的話題。小R在兩歲之前,別人拿了他的玩具,沒有反應,就好像不是他的東西,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小R開始拒絕別人觸碰他的東西,有時甚至動手打人。雖然我們和小R講分享的重要性,嚴厲批評,但都收效甚微。
前兩天讀書讀到兒童自我概念的發(fā)展,深受啟發(fā)。書中講非常小的學齡前兒童對自我的概念都是與具體的屬性和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們會花很多時間來維護對物品的權利。這種對物品的爭奪并不是自私的表現(xiàn),而是自我發(fā)展的跡象。兒童的自我界定越是強烈,他們的占有欲就越強烈。所以可以把幼兒的這種占有欲看作是堅持己見,要鼓勵他們進行協(xié)商,而不是堅持分享。
從新的角度再去看小R的行為,我可以心平氣和地和他溝通,并以不同的思路給小R建議,小R也表現(xiàn)出了接受的傾向,不會像以往很煩躁,甚至走開。
因為理解,所以尊重。